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并发皮下积液的患者资料,同时搜集性别、民族相同、年龄相差3岁内未发生皮下积液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配对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在一周内,手术操作均为同一医生和同一组护理人员,进行1∶2配对。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民族、手术时间、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口类型及既往病史、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对是否发生术后皮下积液的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影响分析,糖尿病(OR=1.886,95%CI:0.379~11.502)、淋巴结转移(OR=4.845,95%CI:1.465~16.342)、生物蛋白胶的使用(OR=0.302,95%CI:0.135~0.675)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可能性是无基础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886倍、4.845倍。使用生物蛋白胶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可能性是不使用生物蛋白胶的0.302倍。乳腺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口类型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合并有基础疾病、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易发生皮下积液。使用生物蛋白胶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可能性降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口类型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乳腔镜切除乳康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钼靶筛选乳腺纤维瘤20例,肿瘤住于外上象限7例,内上象限4例,内下象限3例,外下象限6例.在局麻下,采用乳晕入路,建立皮下隧道,电刀、超声刀等对乳腺纤维瘤进行切除,常规术中冰冻切片.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70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3-10ml,平均为5.5ml.术后住院时间1-2d,平均1.5d.无术后出血、淤血、毒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乳晕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经乳晕乳腔镜切除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改变了传统手术方法,有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美容、整形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27例52眼,用对比敏感度测试仪分别测试术前及术后1wk最佳矫正视力下的对比敏感度值。测试分为明视、明视眩光、暗视、暗视眩光四种模式,每种模式测试1.5,3,6,12,18c/deg五个空间频率。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CL植入术后1wk裸眼视力4.8558±0.6960,术后1mo裸眼视力4.9519±0.1513,术后3mo裸眼视力4.8865±0.5929。术后1wk;1,3mo裸眼视力较术前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术后明视、暗视、明视眩光、暗视眩光四种模式下空间频率为1.5,3,6,12,18c/deg对比敏感度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植入ICL后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的处理方法,以及早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7例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的临床资料,按外伤后治疗时间早晚分为2组:伤后10d以内组和10d以后组。泪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给予局部抗生素点眼,冲洗泪道和泪道置管、泪小管吻合术、激光泪道成形术等相应手术治疗,以患者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指标。采用χ2检验分析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0d以内组16例经治疗,15例泪道通畅;10d以后组11例经治疗,5例泪道通畅。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应引起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足够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gemistein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胞膜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探索使用genitein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方法:兔晶体上皮细胞培养,应用Casnctllie改良法检测不同浓度genistein及bFGF作用后,兔晶体上皮细胞膜TPK活性的变化;同位素掺入法检测gemistein及bFGF作用后,兔晶体上皮细胞胞膜及胞浆PKC活性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后兔晶体上皮细胞TPK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genistein可抑制bFGF诱导的TPK活性升高,genistein对PKC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抑制bF(求诱导的PKC活性升高。结论:gerristein在体外可通过抑制生长因子激活的蛋白激酶活性升高而抑制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7.
刘芳  孔珺  张劲松 《眼科研究》2007,25(4):273-276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集落实验和四唑溴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染料木黄酮作用12、24、48、72h后对LECs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人LECs周期的影响及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12.5、25、50、75mg/L组对细胞集落形成均有抑制作用(P〈0.05),随质量浓度增加,集落形成率减少。作用12h、24h组质量浓度75mg/L、48h组质量浓度12.5、25、50、75mg/L以及72h组各质量浓度对LECs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质量浓度的增大,S期细胞明显增多。作用12h、24h诱导凋亡不明显;48h组12.5mg/L组出现凋亡峰,50mg/L组凋亡明显;72h组6.25mg/L组出现凋亡,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增加。结论不同质量浓度的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LECs的增生,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作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浓度可诱导人LECs凋亡。  相似文献   
28.
29.
波前像差仪测量近视患者低阶像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波前像差仪与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3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屈光状态结果的对比观察,探讨波前像差仪对低阶像差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06/2005-09来我院进行LASIK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67例100眼,分别应用波前像差仪、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对其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向测量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波前像差仪、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3种方法测得的球镜度数分别为-6.18±2.77,-5.80±2.80,-5.88±2.72D;柱镜度数分别为-0.73±0.57,-0.75±0.59,-0.72±0.56D;散光轴向中位数分别为66.00°,45.50°,27.50°,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62.75° ̄11.25°,160.00°~4.25°,161.00°~5.00°;等效球镜度分别为-6.55±2.90,-6.17±2.91,-6.24±2.81D;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波前像差仪在准确测量眼高阶像差的同时,能够准确地测量近视患者的低阶像差。  相似文献   
30.
染料木黄酮对实验性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对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24眼兔眼白内障术后模型,分为对照组12眼和实验组12眼,实验组术中灌注液加入染料木黄酮。观察术后兔眼角膜、前房、后囊膜情况,术后2个月处死实验动物.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裂隙灯下角膜、虹膜等组织无明显差异,术后2个月对照组6只兔眼出现不同程度周边部后囊膜混浊,3只兔眼出现瞳孔中央部后囊膜混浊;实验组2只兔眼出现周边部后囊膜混浊,2只兔眼出现瞳孔中央部后囊膜混浊。后囊膜PCNA染色阳性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3.5,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对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