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21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3篇
中国医学   2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观察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功能连接模式的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10例,脑卒中后非失语症患者10例为非失语症对照组,健康中老年人21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f NIRS采集8min的静息态数据,并选择与语言相关的关键脑区,包括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Broca区、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STG)、颞中回(middle temporal gyrus,MTG)、Wernicke区、角回、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作为感兴趣区,分别与全脑做相关分析,获得各组的脑功能连接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完全性失语症组全脑语言网络功能连通性和连接比下降,其中连接比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在左侧DLPFC-右侧SMA、左侧DLPFC-右侧Wernicke、左侧MTG-右侧MTG、左侧SMA-右侧Wernicke、左侧DLPFC-左侧SMA、右侧DLPFC-左侧SMA、左侧SMA-右侧SMA间的功能连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较于非失语症组,完全性失语症组表现出左侧MTG-左侧角回间功能连接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全脑语言网络的功能连通性与连接比以及关键语言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模式存在异常,相关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引起脑卒中后语言功能减弱的原因之一。其中左侧MTG-左侧角回间的功能连接可能为关键功能连接,左侧MTG和角回有望成为针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新的神经调控靶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脑皮质梗死慢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灰质体积的改变及其与语言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方法 82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氟西汀组、联合语言训练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我国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ABC)标准评定语言功能及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抑郁情况,2组进行比较。结果 2组语言功能均提高,联合语言训练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2组治疗后SDS、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语言训练组改善更明显。结论氟西汀联合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言语训练,联合组予以tDCS联合言语训练。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西部失语症测试(WAB)评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图片命名测试结果,并通过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分级评价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00%(37/50)(P<0.01)。干预前,2组病人WAB评分、CADL评分、MMSE评分和图片命名测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病人WAB各子测试评分、CAD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P<0.01),图片命名测试中训练和未训练图片的正确命名数均明显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tDCS联合言语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病人言语功能、日常生活交流能力和认知功能,激活、协调大脑神经网络系统,改善病人命名泛化效应和固化效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对比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口语命名障碍与语言功能恢复的关系,探讨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损伤的环节。为预测失语症的语言功能恢复和失语症的亚分类提供有益的方法。方法选出16例口语图形命名得分相近的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分别进行图形写名、听觉词/图匹配、视觉词/图匹配、听觉图/词核证、视觉图/词核证各项任务检测。2月后根据语言自然恢复程度的不同分为无明显好转组和好转组,比较无明显好转组及好转组上述各项语言命名任务间正确得分有无差异,分析影响语言恢复的机制。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检验两项任务间的得分差异用Wilcoxon分析方法,患者间及多项任务间得分差异比较应用KruskabWaUis分析方法。结果语言功能恢复较差的11名患者是源于中心语义系统受损严重,另外4名语言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源于语音输出系统受,两组在听觉词/图匹配、视觉词/图匹配、听觉图/词核证、视觉图/词核证各项任务上得分差异性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损伤环节可能不同:中心语义系统受损者比语音输出系统受损者,语言功能恢复要差,因为语义层高于语音层。  相似文献   
26.
失语是脑血栓患者常伴有的症状 ,因血栓栓塞了大脑优势半球语言中枢区血管所致。失语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 ,而且造成患者沟通障碍 ,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我科自 2 0 0 2年以来收治失语症脑血栓患者 84 3例 ,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思维智力正常 ,只是因病丧失了原有的表达能力 ,致使患者对失语反应很强烈 ,极易产生急躁、压抑、无耐、悲观等情绪。首先护士要理解失语给患者带来的致残性打击 ,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语气要十分友善 ,注意保护患者自尊 ;耐心聆听患者不清的言语表达 ,疏导其急躁情绪 ,使患者…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失语症患者语句听理解的特点与难度,我们使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汉语版对72例失语症患者进行了检查,对其中听理解测验中的8个是否疑问句的听理解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8.
强制性使用疗法在慢性失语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大部分言语自发性恢复发生在脑卒中后最初几个星期内[1],到第一年底即完全结束,这一观点现在已遭到怀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强制性使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therapy,CIT)对慢性失语症患者进行训练,研究取得的进展可能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和正确地认识慢性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因为一些慢性失语症患者在经过了短期强化训练或长期训练后其结局明显不同。本文试就CIT在慢性失语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失语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检查76例脑梗死失语症患者失语的类型及特点。结果:病灶位于皮质25%,皮质下67%,皮质及皮质下8%。完全性失语10%,运动性失语57%,感觉性失语5%,不完全混合性失语8%,皮层下失语综合征7%。结论:研究脑梗死失语症,除考虑病灶因素外,还要注意分析梗死所致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利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汉语版的百分量表,对105例汉语症患者进行测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对不同类型的失语症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作用,并可观察各语言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