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91.
快速右室起搏建立动物心力衰竭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动物模型 ,选择太湖梅山猪 12只 ,采用快速 (2 30次 /分 )右室起搏 4周 ,之后改用 190次 /分的频率维持右室起搏 4周。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 ,观察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心功能参数。结果 :快速起搏 4周后 ,所有猪均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衰的表现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壁变薄、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明显下降 ;心导管检查结果示肺动脉压、右房压、肺动脉楔压升高 ,而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动脉压降低 ;在以 190次 /分维持 4周后 ,上述参数仍保持稳定。结论 :快速右室起搏可建立稳定、持久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尿酸水平与阵发性心房纤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性.方法 114例PAF患者按入院时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303 μmol/L,57例)和低尿酸组(≤303μmol/L,57例),通过定期随访并根据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确诊PAF复发,分析PAF复发与术前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平均随访19个月,45例患者复发.高、低尿酸组复发率分别为43.86%和35.09% (P<0.05).PAF复发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337.26±94.21) μmol/Lvs.(303.19±77.18) μmol/L](P<0.05).Cox多因素分析校正性别、体重指数、三酰甘油及高血压后,高尿酸组的复发风险大于低尿酸组(RR=1.005,95%CI为1.001-1.009,P=0.017).结论 术前血清尿酸水平高的PAF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F患者129例,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影响RFC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评估NLR对AF术后复发的影响,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NLR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经过平均15个月的随访后,共40例(31.0%)复发,其中阵发性AF复发25例(24.8%),持续性AF复发15例(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以NLR的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从低到高的复发率分别为5(15.6%)、8(24.2%)、9(28.1%)、18(56.3%),存在显著差异(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女性、左房内径(LAD)、持续性AF和NLR是AF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将NLR以四分位数纳入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高水平NLR会增加术后复发的可能(HR=3.917,95%CI:1.363~11.257,P=0.011)。ROC曲线评估NLR对AF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所有AF患者中AUC为0.701(95%CI:0.597~0.805,P0.001),阵发性AF患者中AUC为0.675(95%CI:0.543~0.806,P=0.009),持续性AF患者中AUC为0.80(95%CI:0.625~0.975,P=0.007)。结论高水平NLR与AF行RFCA术后复发相关,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AMI合并Ⅲ度AVB患者(AMI-AVB组),并随机选择35例AMI患者(AMI组),比较临床特征;另选择与AMI合并Ⅲ度AVB每例患者相同梗死部位的AMI患者共35例作为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冠脉对照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结果 AMI-AVB组与AMI组比较,前者患者年龄大、下壁及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比例高;AMI-AVB组与冠脉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前者病变于RCA开口及近段比例高;AMI-AVB死亡病例多与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室速室颤有关.结论 AMI伴Ⅲ度AVB患者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积极的血运重建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后适应组(25例)在行PCI时于血流开通即刻接受后适应治疗,对照组(18例)接受常规PCI.2组患者均于PCI后定时取静脉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入院时和术后24 h取静脉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入院时和术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第7天行心脏超声和SPECT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后适应组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280.7±120.0)∶(374.9±146.8)U/L,P<0.05],其CK-MB曲线下面积也较对照组小[(6 125±2 136)∶(8 643±3 779)%,P<0.05].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2组无明显差异[(5.0±2.8)∶(4.8±2.2)mg/L,P>0.05],但术后24 h后适应组该浓度低于对照组[(6.1±4.8)∶( 9.6±5.0)mg/L,P<0.05].后适应组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者较对照组多(88%∶55.6%,P<0.05),术后第7天后适应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55.04±11.23%∶47.81±7.78%,P<0.05),而室壁运动计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27±0.22∶1.44±0.30,P<0.05).SPECT半定量分析显示术后第7天时后适应组心肌缺血面积、心肌坏死面积和坏死缺血比分别为(27±15)%、(14±11)%、(46±29)%,对照组分别为(37±14)%、(25±11)%、(67±20)%,2组比较,分别为P<0.05、P<0.01、P<0.05.结论:急诊PCI中运用缺血后适应处理能改善心肌灌注,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大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阵发性Af患者择期行环肺静脉隔离术,根据Af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5例)和未复发组(23例);同期选择窦性心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所有患者在窦性心律下于术前、术后24h、1个月和3个月时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峰)、肺静脉收缩期波(S峰)、舒张期波(D峰)、心房血流逆向波(PVa峰),并计算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结果:①左心房大小: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消融术前LAVmax和LAVmin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在术后24hLAVmin均增加(均P<0.01),LAVmax无明显变化;未复发组术后1个月时LAVmax、LAVmin均减小至正常(均P<0.05),术后3个月时未再进一步减小,而复发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恢复至术前大小。②左心房功能: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消融术前LAEF和A峰值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术后24h左心房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1个月时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左心房功能指标较术后24h均明显增加(均P<0.01),2组PVa峰、S峰和D峰值均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均P<0.05),LAEF和A峰在未复发组增加至正常水平(P<0.05),而在复发组仅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个月时左心房功能指标较术后1个月时均未再有明显变化。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可以逆转阵发性Af造成的左心房大小和功能异常,而且长期对左心房大小和功能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SAVM)中的疗效.方法 对8例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识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部分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临时起搏器及冠脉造影.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CVVH治疗并监测治疗前后心率等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变化及透析距临床诊断时间、透析速度、容量、持续时间等参数比较.结果 CVVH治疗后24 h 8例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低血压、休克症状改善,HR在48 h、72 h改善明显(P<0.05),RR于CVVH后24 h即有明显改善(P<0.05),WBC于72 h改善明显(P<0.05),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例高钾血症透析后纠正,2例于CVVH停止治疗后3 d因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死亡.结论 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行CVVH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探讨运用导管栓塞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太湖梅山猪12头,麻醉后经右侧股动脉送入造影导管用明胶海绵栓塞左前降支(LAD)第二对角支分叉远端,致前壁心肌梗死,直至心电图、冠脉造影证实心肌梗死形成。结果:所有动物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导管栓塞术,2头术中因室颤死亡,2头因穿刺失败改用另侧股动脉或颈动脉途径。结论:应用导管栓塞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为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