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为研究新近发现的大肠埃希菌(E. coli)Ⅵ型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制备与之相关的三种重要蛋白AaiC、CRP和OmpA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分泌蛋白AaiC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ET-22b或pQE80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E. 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使用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应用AaiC抗体检测E. coli RS218菌株分泌蛋白。结果 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在E. coli中高效表达,免疫得到AaiC、CRP和OmpA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aiC抗体检测证实RS218菌株能够分泌AaiC蛋白。结论 成功制备了E. coli三种重要蛋白AaiC、CRP和OmpA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出RS218菌株分泌AaiC蛋白,为进一步研究E. coli Ⅵ型分泌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以及E. coli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不同状态下CYP3A和GST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不同状态大鼠CYP3A和GST活性变化差异。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氢化可的松组肌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组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正常组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血清T3、T4、TSH、COR、E2、T水平及肝、小肠CYP3A及肝和血浆GST活性。结果:地塞米松组肝CYP3A和GST活性均显著升高,而氢化可的松组仅GST活性显著升高;2模型组大鼠小肠CYP3A和血浆GST活性未见显著变化。结论:糖皮质激素诱导不同状态下药物代谢酶CYP3A和GST活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3.
仙茅体内代谢过程与药物代谢酶CYP3A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仙茅体内代谢过程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3A(CYP3A)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机体CYP3A活性变化对仙茅性-效表达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组和利福平组。利福平组每天灌胃给予200mg/kg药物混悬液,正常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d,第8天每组各取6只大鼠一次性灌胃仙茅水煎液(20g/kg)后,分别于20、50、90、180min时眼眶取血测仙茅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血药浓度,其他大鼠断头处死,取肝、小肠、肾测定CYP3A活性。结果:利福平组大鼠肝微粒体CYP3A活性明显升高(P0.05),小肠、肾微粒体CYP3A活性有升高趋势;利福平组大鼠各时间点血药浓度均低于正常组,且在20、50、9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利福平诱导后大鼠肝微粒体CYP3A活性升高,而苔黑酚葡萄糖苷血药浓度明显降低,说明仙茅体内代谢过程与药物代谢酶CYP3A相关。  相似文献   
164.
中医药理论十分注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在中医文献学考察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层层递进,探索性分析了阳虚证畏寒肢冷的实质,并比较了中、西医学对此问题的认识,为阳虚证实质研究提供思考。首先回顾了《黄帝内经》有关"阳虚"的概念,梳理了"阳虚—外寒—冬季"概念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阳虚证患者的畏寒肢冷与冬季时健康机体在外之阳气不足的表现非常相似;接着,参考健康机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改变原理,以体表组织血流量(热量)的减少类比冬季时的机体"外寒"状态;进一步,分析归纳造成体表组织血流量(热量)减少的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得出结论:阳虚证畏寒肢冷的可能实质是疾病造成的体表组织血流量(热量)减少,已知的病理性因素有心衰、循环功能障碍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后,"以方测证",发现许多温里药及补阳药具有或强心、或扩张外周血管、或升高体表温度的药理作用,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165.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总结和分析10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探查取活检术21例(20.6%),平均生存72d;外引流术18例(17.6%),平均生存8.3个月;手术切除加吻合术63例(61.8%),平均生存25.7个月.手术方式包括肝外胆管癌切除、肝方叶切除加肝外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加肝外胆管癌切除、肝内胆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等。结论术中胆道切断端应行冰冻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治性切除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效果比单纯外引流好,对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分析门诊用药咨询地点由开放式窗口变更到独立空间后对药学咨询质量的影响,以此探讨医院门诊部在房屋空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为药学咨询投入场地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对比某院门诊用药咨询中心设立后和设立前同期开放式窗口药学咨询的服务记录,就患者教育方式、咨询人群一般信息、咨询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地点变更为独立空间后,药师采用的患者教育方式多元化,场地的变化未导致咨询人群构成比的变化,但是在咨询问题的内容和药学服务时间上都有极显著的变化(P<0.01)。结论:咨询场地的转变,为患者用药的安全、准确、适宜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提高医院满意度。因此门诊有必要设立具有独立空间的用药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167.
中成药处方点评是推动医院合理应用中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其中,重复用药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其判别依据较为多样,评价标准尚未统一。针对此问题,本文梳理中成药处方分析中的重复用药点评现状,论述其中的四大关注点,包括判断适应证是否重复、组方药味是否重复、是否属于同一功效类别、是否含有特殊组分(毒、烈性饮片和化学药物),并细化探讨各依据的不同细则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复用药判别条件的组合化趋势,尝试设计了包含7项指标(适应证、药味数目、功效类别、特殊组分、药品数目、给药途径、患者病情)的重复用药评分量表和相应阈值。最后,探讨了中药相须相使的配伍文化对重复用药的潜在影响,寻找并分析真实世界的重复用药案例。综合以上内容,探索中成药重复用药的标准与尺度,为合理用药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8.
传统的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理论是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常见内容,但中医药界对其认识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围绕这一论题,综合古今理论和实证文献,分别列举了"中成药处方点评是否应坚持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理论"的正面支持和反面质疑观点。其中,正方论据主要从收载以上配伍禁忌国家药典的权威性,相反配伍在七情中的重要地位,配伍增毒机制的现代科学阐释,以及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高发现状4个方面展开;而反方论据主要包括传统配伍禁忌理论的数字迷信和哲学演绎特征,相反配伍被曲解的"非毒"原义,临床选药用药向来的"非绝对禁区"主张,以及现代中成药基源、剂量、炮制、制剂等特殊性内容4部分。综上,建议开展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争议的去粗取精,重视含毒性饮片中成药的安全用药,结合分类管理,尝试给出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点评的标准与尺度。  相似文献   
169.
中成药适应证不适宜是处方点评的常见问题,也是安全、合理用药最基本的内容,具有根植于中医药诊疗体系的特殊性.理论上看,适应证点评相当于判别等式"处方诊断信息=中成药功能主治"是否成立,但实际的影响因素却复杂且深刻.本文旨在逐一梳理可能造成中成药适应证不适宜的潜在原因,包括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项内容的"被放大"和"被缩小"、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处方诊断信息的规范性和隐形语言等因素,并挖掘更为内在的由中医"异(同)病同(异)治"的治疗特点、中西医学的混合表达而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现状,提出中成药处方适应证点评的5大关键环节和应用技术,并简要分析中成药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相关法律问题.综上,尝试厘清中成药适应证不适宜的若干根本原因,并提出规范处方点评的标准和尺度.  相似文献   
170.
国内妊娠期妇女服用中药比例高、品种多,但安全风险尚未明晰,合理用药存在疏漏,理应通过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加强药物遴选,保证用药安全。本文围绕这一重要问题,首先汇总了有关妊娠期使用中药的主流认识:一方面,古今文献记载了大量妊娠禁忌药,且多组证据指向了妊娠期使用中药的危险性和未知风险;另一方面,"有故无殒"理论鼓励着临床实践创新,而药食两用药材也佐证了部分中药的安全性。然后,对其中存在的历史局限性、用药人群差异化、用法用量规范化等矛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立足于临床工作实际,从基础、技术、关键、未来4个方面,通过构建中药安全性分级体系、实施"辨证辨量辨毒"的全覆盖点评、重视事前审核和用药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中成药处方点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