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郁型迟发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肝郁型迟发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试验组给予口服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安全性和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4个疗程(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愈显率分别为66.67%(16/24)、37.50%(9/24),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GAGS评分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随访2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为8.33%(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58%(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病例。【结论】 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郁型迟发型痤疮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蒲公英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探讨蒲公英在治疗湿疹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脾虚证和湿热证)进行辨证论治,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公英;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两组均外用川百止痒洗剂,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4%,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6%,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且临床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公英在亚急性湿疹的治疗方面,可较好地抑制细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现察活血消银片对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活血消银片,对照组20例口服消银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中微血管密度的改变,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活血消银片与消银片对血瘀型银屑病人皮损中微血管密度改善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患者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消银片可明显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这可能与银屑病的复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活血消银片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消银片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以及皮损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消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消银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浆中VEGF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银片对降低患者血浆中VEGF的含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LVFX/CMC)微球并检测其在大鼠体内结肠靶向释药的性能.方法:色谱柱:KromasilRKR100-5C18(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溶液(2080),柱温:50℃,激发波长:295 nm,发射波长:495 nm,流速:1.0 ml/min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LVFX/CMC微球(含40 mg左氧氟沙星)及等量左氧氟沙星溶剂灌胃,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LVFX/CMC微球和左氧氟沙星(LVFX)灌胃后大鼠胃、小肠、盲肠、结肠及血液中药物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灌胃后LVFX/CMC微球组5 h盲肠、结肠药量分别达(3.394±0.197)和(1.873 ±0.216) mg,远高于LVFX组的(0.489±0.123)和(0.078±0.002) mg (P<0.01).在9 h时LVFX/CMC微球组盲肠和结肠药量仍分别达到(1.580±0.234)和(0.713±0.073) mg,明显高于LVFX组的(0.105±0.023)和(0.054±0.016) mg (P<0.01).LVFX/CMC微球组血药浓度于5 h后达到最高,而LVFX组1 h后即达最高血药浓度峰.微球组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药量在7、9 h时段均明显大于胃和小肠内的药量.结论: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在体内实验中的释放符合结肠靶向释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6.
探讨竹黄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采用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银屑灵冲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另0为45%和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和80%,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伤局部菌落计数、血浆内毒素、局部组织和血浆TNF-a水平,以及后两组浸泡后72h局部组织和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后6h起微球组和原料药组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浸泡后48h起微球组菌落计数较原料药组更低(P〈0.01)。微球组于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于浸泡后6~48h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在浸泡后6~24h局部组织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12~72h、原料药组在海水浸泡后12~48h血浆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升高较原料药组缓慢,并能在72h内维持较高的抗菌药浓度。微球组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也较原料药组平缓。结论 该药物微球如局部应用于海水浸泡伤口,可缓慢释出抗菌药物,发挥抑制局部感染、减少局部组织继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例37岁女性患者,因"心悸消瘦1个月,肝酶明显升高"入院,入院诊断为"甲亢、肝功能损伤"。入院后,给予该患者口服甲巯咪唑行抗甲亢治疗,10 d后复查肝功结果显示肝酶升高,遂停用甲巯咪唑并行131I同位素治疗,之后再次小剂量给予甲巯咪唑,发现患者肝酶急剧升高。临床药师根据患者既往检查指标,对患者整体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考虑可能是甲巯咪唑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药师结合诊治指南明确药物性肝损伤规范诊断,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经停药及保肝治疗10 d,患者肝酶恢复正常予以出院。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丹白涂膜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涂抹丹白涂膜剂,每晚1次;对照组涂抹2%氢醌乳膏,每晚1次.治疗3个月后评定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的面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失水值(TEWL)、黑色素量.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8.0%,对照组为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EWL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EWL值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1个月时显著增加、TEWL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TEWL值较治疗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EW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黑色素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白涂膜剂治疗黄褐斑比2%氢醌乳膏疗效更优,且对患者皮损部位的皮肤屏障功能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方  王海  刘皋林 《中国药房》2002,13(3):172-173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 ,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免疫抑制剂一般可分为类固醇类药物、抗代谢药、T淋巴细胞抑制剂、抗体类免疫抑制剂4大类 ,且许多新型免疫抑制剂也相继问世。本文拟就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类固醇类药物类固醇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有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此类药物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包括防止和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 (延迟性过敏反应 )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