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戊己丸提取物不同配伍的肠外翻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伍比例时在肠道中的吸收动力学的变化,说明方剂配伍的规律性。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将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组成不同配伍的9个组方,通过体外肠外翻模型和LC-MS分析手段,观察方中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芍药苷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以各代表成分的Ka为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同一成分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趋势大致相同,但不同成分之间的吸收趋势变化较大。多指标归一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表明,黄连在各肠段吸收贡献度最大,确定了其君药地位,制吴茱萸和土炒白芍次之,为臣药。在各个肠段的最优配比组合(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为:空肠12∶6∶12,回肠12∶6∶6与12∶6∶12,结肠12∶6∶12。结论戊己丸各代表成分在肠道中吸收动力学过程,随方剂的配伍比例不同而变化,其在肠道吸收的最优配伍组合为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6∶3∶6。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高黏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肺心病高黏血症患者120例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进行常规抗炎、吸氧、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右旋糖酐、红花注射液静滴并联合放血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22.55,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治疗肺心病同时采用右旋糖酐、红花注射液静滴并联合静脉放血以改善患者高黏血症,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及肺组织中Th17与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OPD的关系。方法选取入院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收集痰液,支气管镜活检留取标本。以ELISA方法测定痰液上清及组织匀浆中的IL-17浓度,Western blot测定活检组织人类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对活检组织匀浆RORγt蛋白含量与肺功能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肺组织病理学状态与实验分组高度吻合。诱导痰中IL-17浓度在健康对照组、稳定COPD组、急性加重COPD组依次为0.56(0.02~1.02)ng/L、0.74(0.44~1.78)ng/L、2.62(1.63~4.51)ng/L,活检匀浆中IL-17浓度分别为4.01(1.82~9.39)ng/g、6.26(3.89~13.81)ng/g、16.38(5.85~91.66)ng/g。Western blot支气管匀浆RORγt蛋白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稳定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组依次为0.301±0.083,0.575±0.126,0.914±0.133,3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ORγt蛋白含量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肺组织炎细胞浸润明显,痰液与肺组织IL-17水平增高,肺组织RORγt表达增多。Th17、IL-17在COP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估数字化视网膜照相术(RetCam)进行眼底检查的实用性及对ROP诊断的有效率。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112例早产儿运用间接眼底镜和RetCam同时进行眼底检查,以间接眼底检查诊断ROP的结果为“金标准”,记录RetCam检查眼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RetCam共检出各期ROP 46眼,其中间接眼底镜检查证实有ROP 43眼,RetCam诊断ROP的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99.4%,1例ROPⅠ期漏诊,RetCam与间接眼底镜对ROP诊断的一致率为97.3%。结论:RetCam是一种有效的ROP的诊断新方法,可推广应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0):774-776]  相似文献   
105.
靳红旗  董宇  武文亮  黄鹏 《武警医学》2011,22(11):994-995
异位甲状腺临床比较少见,它包括迷走甲状腺和副甲状腺,而副甲状腺肿瘤更为少见,易被误诊,笔者报道1例颈部副甲状腺腺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并评价物理检查、MRI检查对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6年4月因单侧膝关节外伤、初诊怀疑为单纯膝关节韧带断裂或伴有半月板损伤而需入院手术的患者115例,于入院时分别行MRI检查及物理检查,后者包括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并于3日内对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各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准确度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 经关节镜检查证实,115例患者中确诊为ACL完全断裂的有41例,物理检查和MRI检查比较,灵敏度为95.1%、92.7%,特异度为87.8%、97.3%,阳性预测值为81.3%、95.0%,阴性预测值为97.0%、96.0%,准确度为90.4%、95.7%,阳性似然比为7.80,34.33,阴性似然比为0.06,0.08. 结论 在诊断ACL完全断裂方面,MRI与物理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专业规范的物理检查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在l临床实践中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对阿魏酸及丹酚酸B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相互影响,进而探讨阿魏酸和丹参多酚酸联合用药。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阿魏酸组(0.5 mg·kg-1)、丹参多酚酸组(以丹酚酸B计给药50 mg·kg-1)、阿魏酸与丹参多酚酸联合组(阿魏酸0.5 mg·kg-1、丹参多酚酸以丹酚酸B计给药50 mg·kg-1),尾静脉注射药物,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浆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采用UPLC测定血浆中丹酚酸B和阿魏酸的药物浓度,分别利用WinNonlin 6.2软件和SPSS软件求算动力学参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面考察了线性方程、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及回收率等在内的方法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样品处理方法稳定可靠。经药代动力学及统计软件分析显示单用与联合用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清除率(C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等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魏酸和丹参多酚酸联合用药显著影响药效成分阿魏酸及丹酚酸B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两药联用抑制阿魏酸的分布、加快清除、缩短作用时间;丹酚酸B情况与阿魏酸趋势相同,但影响要小些;通过比较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药动学参数,联合用药有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8.
脂质组学是近年来提出并兴起的一门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是代谢组学的重要分支。由于脂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因此脂质的组成和比例之间的变化,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从而引发一系列代谢性相关疾病。本文将对脂质组学在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基础、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新发现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脂质组学在中医证侯、病机的研究及药物研发等方面提供研究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9.
离子色谱法测定中药类保健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加酸蒸馏的方法将供试品中的亚硫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硫,用双氧水吸收并氧化为硫酸根,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供试品溶液中的硫酸根。以20mmol·L-1 KOH溶液为淋洗液,经Ion Pac AS-11-HC(250mm×4mm)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 SO2-4质量浓度在0.1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饮液和固体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和92.9%,RSD分别为6.0%和6.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度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的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缺氧3h、6h、12h、24h、48h、72h条件下培养视网膜M ü l l e r细胞,A O/E B染色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缺氧3h、6h、12h、24h、48h、72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10%、13%、17%、23%,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结论 为了确保缺氧条件下一定的活细胞数量,排除过多的细胞凋亡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 ü l l e r细胞的研究应选择凋亡细胞20%以下的缺氧时间(48h内)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