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97篇
  免费   8801篇
  国内免费   5405篇
耳鼻咽喉   256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291篇
基础医学   2748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13119篇
内科学   3704篇
皮肤病学   1056篇
神经病学   615篇
特种医学   1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958篇
综合类   42859篇
预防医学   10280篇
眼科学   365篇
药学   26980篇
  96篇
中国医学   84770篇
肿瘤学   1380篇
  2024年   780篇
  2023年   2776篇
  2022年   2716篇
  2021年   3604篇
  2020年   3257篇
  2019年   3191篇
  2018年   1432篇
  2017年   2799篇
  2016年   3102篇
  2015年   3892篇
  2014年   8242篇
  2013年   7668篇
  2012年   9978篇
  2011年   11130篇
  2010年   10102篇
  2009年   9860篇
  2008年   10585篇
  2007年   9186篇
  2006年   8867篇
  2005年   9639篇
  2004年   9963篇
  2003年   10976篇
  2002年   9454篇
  2001年   8600篇
  2000年   6451篇
  1999年   4581篇
  1998年   3731篇
  1997年   3355篇
  1996年   2883篇
  1995年   2751篇
  1994年   1913篇
  1993年   1214篇
  1992年   1091篇
  1991年   1088篇
  1990年   1104篇
  1989年   1020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利用OMIM数据库,C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的相关靶点以及抗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抗炎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并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采用GOLD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炎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淫羊藿与抑郁症相关的12个活性成分,30个作用靶点,5个关键抗炎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生物过程65个,细胞组成4个,分子功能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1条,其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9个;分子对接验证淫羊藿苷与关键抗炎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揭示了淫羊藿通过抗炎靶点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网络作用于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淫羊藿抗抑郁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优化新生脉散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及UniProt数据库查询优化新生脉散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CHF相关靶点,通过OmicShare网站分析并结合Cytoscape-v3.6.0软件构建优化新生脉散方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根据类药性(DL)、口服吸收利用度(OB)、参数评分(Scorecutoff)筛选出与CHF相关的潜在化合物85种及靶点89个,其中,化合物有quercetin、luteolin、kaempferol等,靶点包括SCN5A、ADRB2、NOS2等。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的GO条目共497个,主要参与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及缺氧、炎症反应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得到139条,主要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 优化新生脉散方治疗CHF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优化新生脉散方治疗CHF的潜在复杂机制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理念,对甘草从化学成分有效性和可测性的角度进行Q-marker的初步预测。方法基于文献整合及数据分析对甘草Q-marker的来源范围进行筛选,通过网络药理学进行成分有效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产地15批甘草药材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运用模式识别方法筛选出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进一步确定甘草的Q-marker。结果文献研究确定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为甘草Q-marker的主要来源范围;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甘草苷、甘草酸等成分在"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具有高连接度,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建立15批甘草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明确了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等5个成分为主要标志性成分;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4个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成分含量具显著差异,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可作为甘草Q-marker。结论以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作为甘草Q-marker的来源范围,通过网络药理学(有效性)结合多产地甘草药材定性定量(可测性)研究最终确定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4个成分可作为甘草潜在Q-marker科学合理,为甘草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当归四逆汤中单味药白芍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白芍水煎液和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明确成分传递规律;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白芍的Q-marker。结果建立了15批白芍水煎液和15批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并各指认其中5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潜在的2个活性成分、8个核心靶点、13条关键通路,表明白芍主要通过这些成分、靶点、通路发挥作用,初步预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白芍潜在的Q-marker。结论研究分析预测的Q-marker,为白芍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白芍功效关联物质的研究及作用机制的阐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基于网络药理学吴茱萸致肝毒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筛选吴茱萸主要肝毒性成分,预测毒性成分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依据TCMSP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Pharmmapper服务器、UniprotKB数据库筛选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并预测肝毒性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吴茱萸毒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中筛选得到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芳樟醇、1-甲基-2-戊烷基-4(1H)喹诺酮、辛弗林、柠檬烯等147个潜在毒性成分,涉及靶点F2、PIM1、MMP13、MAOB等49个,经建立网络连接,细胞代谢、催化活性、刺激反应等通路可能与肝毒性作用相关。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吴茱萸中的多种潜在毒性成分可能通过多个靶点与细胞代谢、催化活性等通路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产生肝毒性,为后续进一步深入验证吴茱萸肝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6.
郑媛 《新中医》2020,52(20):141-143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疗法在麻醉用药后静脉炎预防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麻醉用药的患者84 例,根据预防静脉炎时用药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每组均42 例。常规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中医组接受中药贴敷治疗,比对2 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发生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中医组静脉炎发生程度不良率低于常规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疼痛程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疼痛发生率为7.14%,常规组为30.9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护理满意评分比较,中医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疗法在预防麻醉用药后静脉炎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并且能减轻静脉炎发生的程度,缓解了疼痛程度,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7.
吴怡  张云玲  孟严琴 《新中医》2020,52(13):163-165
目的:观察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的综合护理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后出现便秘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进行干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均较干预前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两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化疗后便秘患者,可以改善便秘症状,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吴云平  施春芳  陆凌君 《新中医》2020,52(8):163-16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药湿敷治疗模式后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抽取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4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即采用对照方案的为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治疗护理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4周、8周后,2组肢体FMA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研究组同时点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干预,2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为95.83%,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