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53篇
  免费   3173篇
  国内免费   2703篇
耳鼻咽喉   358篇
儿科学   1115篇
妇产科学   507篇
基础医学   4942篇
口腔科学   606篇
临床医学   9143篇
内科学   6608篇
皮肤病学   928篇
神经病学   1097篇
特种医学   1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2492篇
综合类   17051篇
预防医学   3293篇
眼科学   448篇
药学   6718篇
  57篇
中国医学   5063篇
肿瘤学   1947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033篇
  2022年   1172篇
  2021年   1412篇
  2020年   1554篇
  2019年   1768篇
  2018年   884篇
  2017年   1613篇
  2016年   1816篇
  2015年   1895篇
  2014年   2507篇
  2013年   2391篇
  2012年   3279篇
  2011年   3462篇
  2010年   3029篇
  2009年   2981篇
  2008年   2998篇
  2007年   2973篇
  2006年   2913篇
  2005年   3128篇
  2004年   2501篇
  2003年   2421篇
  2002年   2038篇
  2001年   2100篇
  2000年   1407篇
  1999年   1417篇
  1998年   1431篇
  1997年   1406篇
  1996年   1271篇
  1995年   1250篇
  1994年   947篇
  1993年   610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及其对心肌间质和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SC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和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n=8),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心室内插管、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情况。结果与SC组比较I/R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同时心肌MMP-2蛋白明显升高,而心肌胶原含量下降并伴随左室心功能下降;IPTC组在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的同时,心肌MMP-2蛋白也明显降低,而心肌胶原含量、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高于I/R组。结论 IPT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性介质TNF-α和IL-6的释放以抑制MMP-2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间质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姬松茸多糖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水平,血CD4+、CD8+T细胞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以及胸腺、脾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姬松茸多糖组大鼠体质量,血CD4+、CD8+T细胞计数,胸腺、脾指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糖,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姬松茸多糖可干预糖尿病大鼠多项免疫指标,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白细胞介素(IL)-10及IL-17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3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21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DO mRNA、IL-17及IL-10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患者IDO mRNA及IL-10下降(P0.05),IL-17升高(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中IDO减少,诱导IL-17分泌增加,IL-10分泌减少,IDO的减少可能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机体树突细胞IDO的分泌有望为COPD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56-2257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化疗开始之日开始加用艾迪注射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有助于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经皮17-β雌二醇凝胶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人工替代周期行FET的患者138例,其中口服戊酸雌二醇组(A组)68例,经皮17-β雌二醇组(B组)70例。观察两组黄体酮给药当日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水平,黄体酮给药前雌二醇用药总量及用药持续时间,FET妊娠结局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黄体酮日两组子宫内膜厚度[A组(10.42±1.16)mm,B组(10.79±1.2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黄体酮日血清雌二醇水平(741.34±585.36)pmol/L明显低于B组的(1 750.22±1 390.56)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用药总量A组(70.13±19.21)mg明显低于B组的(99.65±6.04)mg,而用药持续天数(12.60±3.02)d则明显高于B组的(11.13±0.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相比,B组(40.6%和69.1%)均显著高于A组(29.0%和46.8%)(P0.05);两组的周期取消率及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17-β雌二醇凝胶可以有效应用于FET中的人工替代周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清肺汤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 w后血清IL-2、s IL-2R含量。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8.33%,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w后,治疗组s IL-2R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IL-2R与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5;r=0.40,P0.05)。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具有确实的临床疗效,极大程度地降低血清学s IL-2R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对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CAS)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H型高血压伴C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H型高血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脉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超声检测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应变值、斑块应变率]、动态血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血清斑块稳定性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总胆红素(TBil)]、血浆Hcy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改善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IMT、斑块应变值、24hSBPCV、24hDBPCV、Lp-PLA2、Hcy、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斑块应变率、血清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4/45),对照组为11.1%(5/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通脉汤能够促进H型高血压伴CAS患者Hcy和血压下降,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低氧刺激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与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变化与异同,探讨其在CRSw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68例CRSwNP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5.2±12.5)岁(xˉ±s,下同),患者的鼻息肉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CRS-NP组),下鼻甲黏膜纳入慢性鼻窦炎下鼻甲组(CRS-IT组),并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进一步分成嗜酸粒细胞浸润及非浸润两种类型,即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组(Eos-NP组,n=34)、非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组(Non-Eos-NP组,n=34)、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患者的下鼻甲组(Eos-IT组,n=20)和非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患者的下鼻甲组(Non-Eos-IT组,n=20);同期25例鼻窦囊肿或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组(n=25),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2.8±10.2)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黏膜上皮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低氧刺激0、24和48 h后各组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L-17A、IFN-γ和TNF-α的差异;免疫荧光、固态光源高内涵与免疫印记实验检测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HIF-1α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向方差分析作为主要统计学方法。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7A和TNF-α在对照组中表达最高(光密度值分别为0.37±0.03、0.53±0.02),IFN-γ和HIF-1α在Eos-IT组中表达最高(光密度值分别为0.47±0.03、0.39±0.02)。未接受低氧刺激时,IL-17A与TNF-α在对照组中水平较低;低氧刺激48 h后,对照组的IL-17A与TNF-α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未接受低氧刺激时,Eos-NP组分泌的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13.7±1.3)pg/ml比(11.1±1.6)pg/ml,P<0.05];低氧刺激48 h后,IFN-γ在对照组和Eos-NP组中的分泌量没有显著区别。对照组与CRS-IT组表达的HIF-1α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增加,Eos-NP组与Non-Eos-NP组表达的HIF-1α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减少。对照组与CRS-IT组HIF-1α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CRS-NP组HIF-1α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结论低氧刺激下,CRSwNP患者的鼻息肉、下鼻甲与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17A、TNF-α、IFN-γ的分泌以及HIF-1α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呈现不同的亚细胞定位,提示其可能参与了CRSwNP发病相关基因的转录与调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8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PTN患者11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与拉莫三嗪组(n=59)。对照组以奥卡西平治疗,拉莫三嗪组以拉莫三嗪治疗,均治疗90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焦虑评分(SAS)、抑郁评(SDS))及睡眠情况(PSQL)、健康状况评分,检测血清β-Ep、VIP、TNF-α、IL-1β等疼痛因子,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拉莫三嗪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3%vs. 69.49%,χ~2=7.468,P=0.006)。治疗后,拉莫三嗪组VAS、SAS、SDS、PSQ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8.178、17.825、17.522,P均=0.000),健康状况评分8项均高于对照组(t=10.113、13.917、13.038、12.837、15.226、13.446、13.012、13.057;P均=0.000)。拉莫三嗪组血清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t=7.073,P=0.000),VIP、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7.937、11.066、11.536,P均=0.000)。拉莫三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8%vs.22.03%,χ~2=7.169,P=0.007)。结论拉莫三嗪治疗PTN可抑制疼痛因子生成,缓解或解除患者疼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