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65篇
  免费   11547篇
  国内免费   4786篇
耳鼻咽喉   357篇
儿科学   3125篇
妇产科学   558篇
基础医学   4974篇
口腔科学   283篇
临床医学   48972篇
内科学   30312篇
皮肤病学   748篇
神经病学   10621篇
特种医学   70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4篇
外科学   10729篇
综合类   97715篇
预防医学   20989篇
眼科学   933篇
药学   48659篇
  500篇
中国医学   31363篇
肿瘤学   3475篇
  2024年   1124篇
  2023年   4051篇
  2022年   4800篇
  2021年   6806篇
  2020年   8074篇
  2019年   8633篇
  2018年   3591篇
  2017年   8021篇
  2016年   8318篇
  2015年   9460篇
  2014年   17464篇
  2013年   16739篇
  2012年   19692篇
  2011年   20925篇
  2010年   19209篇
  2009年   17712篇
  2008年   18700篇
  2007年   17704篇
  2006年   15702篇
  2005年   16624篇
  2004年   14994篇
  2003年   15677篇
  2002年   11173篇
  2001年   9601篇
  2000年   6727篇
  1999年   4609篇
  1998年   3834篇
  1997年   3131篇
  1996年   2229篇
  1995年   1775篇
  1994年   1176篇
  1993年   695篇
  1992年   613篇
  1991年   570篇
  1990年   352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早期有创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ALVF)对患者缺氧及生命体征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100例ALV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发病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早期通气组),50例发病后首先给予无创通气,1h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晚期通气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动脉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 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p H。结果:早期通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开始治疗时PO2、Sa 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0. 5h、1h、3h后早期通气组患者PO2、Sa O2水平显著高于晚期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开始治疗时RR、HR、MAP、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h后早期通气组患者RR、HR显著低于晚期通气组,MAP、p H显著高于晚期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给予ALVF患者有创通气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应用阿替普酶、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31例ACI者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以阿替普酶溶栓)和观察组16例(加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情况及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cy水平、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应用阿替普酶、依达拉奉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瘫痪患者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脑梗死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2周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4周后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FMA、NIHSS、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周FMA、BI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瘫痪患者不同时机康复介入治疗对效果影响显著,对于脑梗死瘫痪患者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40例为常规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的40例为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比较两组血压;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并监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肽(BNP)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 <0. 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 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 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旦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心脏功能,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比不同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择期手术的40例为对照组,发病后6h内进行手术的4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蛋白(S100B)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较择期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良好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6.
目前,国内外肝移植学界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机制阐释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但为获得长期生存仍需长期乃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即使如此,临床上AR仍时有发生,并导致相当一部分受者移植肝功能丧失,更重要的是受者术后还受到感染、肿瘤和其他一系列不良反应及沉重经济负担的影响。因此,为肝移植AR机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更全面深入阐明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内在机制,进而依据新的机制研制出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势在必行。本文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肝移植AR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其PTGD后不同时间段行LC治疗的时间间隔分为三组,A组26例:4周内,B组22例:4~8周,C组20例: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等具体情况。结果:A组与B、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总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8.46%)>C组(35.00%)>B组(4.55%)(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PTGD后间隔4~8周行LC治疗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分为联合组和丁苯酞组,每组58例。丁苯酞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共治疗14d。比较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血清caspase-3、Bax和Bcl-2含量和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丁苯酞组,ADL评分高于丁苯酞组,TNF-α和CRP水平低于丁苯酞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aspase-3、Bax含量低于丁苯酞组,血清Bcl-2含量高于丁苯酞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丁苯酞组的75.86%(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所引起的损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正>急性附睾睾丸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根据病史、体检及超声等辅助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一般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活血化瘀、卧床、抬高阴囊和局部理疗等保守治疗,多能治愈,导致睾丸坏死的患者临床较少见~([1])。本研究对1例急性精索附睾睾丸炎致睾丸坏死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母儿结局。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7-12间收治的73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病时期分析,孕早期0例,孕中期13例,孕晚期52例,产褥期8例。以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不同严重程度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47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5例。以病因学分析,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1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19例。高脂血症患者更易发生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不同时期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白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不同程度患者血清脂肪酶、随机血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胆源性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