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分析6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9例顽固性AVNRT的心电生理特性及临床特点,探讨治疗顽固性AVNRT安全、有效的消融策略。方法:对AVNRT患者,常规取下位法消融,若无效,可逐渐将大头消融电极上移,选择在希氏(H is)束与冠状静脉窦口(CSO)中点或稍上方,甚至带小H波放电,消融中在X线下严密观察大头电极是否移动,以防误蚀H is束;对房室结双径路(AVNDP)合并房室旁路(AVAP)者。我们均先消融AVAP后再消融AVNDP。结果:普通组68例为单一慢-快型AVNRT,顽固组9例AVNRT中,2例分别合并隐匿性左后间隔AVAP和右侧隐匿性AVAP,1例房室结三径路。结论:对顽固性AVNRT的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应特别强调将X线解剖部位与腔内局部心内膜电图结合起来判断,选择安全有效的靶点图应为小心房(A)波大心室(V)波,A波碎裂,且A波宽度≥68m s,A/V比为0.1~0.25,无H波或H波≤(0.02±0.03)mV。若采用下位法、中位法消融无效,可采用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方法,以避免在上位法消融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之一。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死亡率高。现就ADA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心导管介入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所致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意义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和分析608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出现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措施。结果:本组病例中共出现急性低血压并发症59 例(9.37% ),其中PBMV 48例(48/350 例)、RFCA 6例(6/203例)、冠状动脉造影术5 例(5/44 例)。临床特征:迷走神经反射性调节障碍45例,包括血管穿刺、术后拔管压迫止血13例,术中一过性心率减慢、烦躁、冷汗32例,急性心包填塞4 例,心包积液5例;术后返回病房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伴呕吐3 例,迟发心包填塞1例,腹膜后轻度血肿伴阑尾炎1 例。45 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在60 m in 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10 例在60~120 m in 内,病情缓解,2 例经外科心包减压修补术,病情改善,2例经抢救6 h 以上,心率、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1 例行急性阑尾切除术后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所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多为神经反射调节障碍所致,发作突然,进展快速,极具危险性。若不及时抢救,后果严重,一旦确诊应立即行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报道应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70例老年前期及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疗效。 方法:70 例患者中,男18例,女52 例;36 例为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例伴有轻度二尖瓣叶钙化或瓣下结构的病变,均采用改良lnoue单球囊法行PBMV。 结果:70例中67例成功,失败3 例,其中1例为术中急性心包填塞,2 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后即刻,左房压、肺动脉压下降,瓣口面积增加,心功能改善。42例患者随访(52.4±24.5)个月,1例出现再狭窄,1 例原因不明猝死,1 例因二尖瓣反流行瓣膜置换术,其余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只要患者条件适宜,技术操作适当,对年龄≥50 岁伴轻度二尖瓣或(和)主动脉瓣反流,瓣膜钙化或瓣下结构病变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也可安全有效地施行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人不同性别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子束CT检测中国人男女不同性别的冠状动脉钙化的检出率。 959例患者用C 150EBCT扫描冠状动脉 ,分析冠状动脉钙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男女随年龄增加 ,其钙化检出率均增加 ;无症状女性在4 0~ 4 9岁组 ,50~ 59岁组冠脉钙化发生率显著增加 ;无症状男性随年龄增加其冠脉钙化检出和积分成比例增加。中国人男女性别间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近年来,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转变,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主动的炎症性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脂质被动浸润。文中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e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18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者,其中12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为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63例,另6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IL-6/IL-10、TNF-α及hsCRP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CS:6.38±2.52 ng/L vs 1.62±1.71 ng/L,P<0.01),各亚组间进一步比较(AMI:4.84±8.74 ng/L,UA:2.57±2.87 ng/L,对照:1.62±1.71 ng/L,3组间比较,P<0.05);IL-10均高于对照组(AMI:17.56±2.08 ng/L,UA:16.84±2.74 ng/L,对照:15.69±1.78 ng/L,P<0.05),但AMI和UA2组间无明显差异。IL-6/IL-10比值高于对照组(AMI:0.27±0.48ng/L,UA:0.22±0.17ng/L,对照:0.10±0.09ng/L,P<0.05);TNF-α高于对照组(AMI:44.56±30.62 pg/ml,UA:41.12±24.34 pg/ml,对照组:28.61±17.52 pg/ml,P<0.05),但AMI与UA间无明显差异;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AMI:25.5±29.5 mg/L,UA:9.93±11.05 mg/L,对照:4.02±4.29 mg/L,P<0.05);ACS患者中,IL-6与hsCRP成正相关,(r=0.395,P<0.05);IL-6与TNF成正相关,(r=0.249,P<0.05)。结论 IL-6/IL-10、TNF-α及hsCRP水平变化和AC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对其斑块的不稳定性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AVNRT)是临床上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之一,其解剖基础为房室结双径路(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hysiology,DAVNP)。近年来研究发现DAVNP的慢径路区域分布有丰富的迷走神经,影响DAVNP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性质。深入了解迷走神经与DAVNP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有效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旨在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PCI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80例ACS患者成功行PCI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63.6±12.4)岁]和对照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3±12.6)岁]。对照组于PCI术前、术后只给予ACS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后静脉应用CrP治疗5 d。监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钙蛋白T(troporin T,c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n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1.2(10.3~168.2)pg/ml vs 32.4(10.5~96.8)pg/ml,P<0.01)];而血清MDA、LDH、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2(1.00~7.84)pg/ml vs 3.67(0.58~9.82)pg/ml;156.2(84.0~703.5)U/L vs 176.5(94.0~983.7)U/L;11.0(5.0~104.0)U/L vs 14.5(5.0~196.5)U/L,P<0.01)];2组术后血清中cTnT及NO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1.25(0.01~8.5)ng/ml vs 1.37(0.01~9.2)ng/ml;165.5(22.5~437.7)μmol/L vs159.6(20.3~414.4)μmol/L,P>0.05)]。结论 CrP对ACS患者PCI术后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在二尖瓣狭窄 (MS)合并心房颤动 (Af)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观察 12 5例MS合并Af患者 (Ⅰ组 )与 2 2 5例MS伴窦性心律患者 (Ⅱ组 )的PBMV成功率、PBMV后血流动力学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变、远期随访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成功率分别为 96 %(12 0 12 5 )和 99 6 %(2 2 4 2 2 5 ) (P <0 0 5 )。 (2 )PBMV后即刻两组左心房压力与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 (P均 <0 0 0 1) ,Ⅰ组前者降值 <Ⅱ组 (P <0 0 5 )。 (3)PBMV后近期两组二尖瓣口面积 (MVA)明显增大 (P均 <0 0 0 1) ,组间无差异 ;两组左心房内径 (LAD)明显下降 (P均 <0 0 0 1) ,Ⅰ组下降值 <Ⅱ组。 (4)远期随访两组再狭窄率分别为 17 0 %(8 4 7)和 6 9%(4 5 8) (P <0 0 5 ) ;两组死亡率分别为 4 1%(2 4 9)和 1 7%(1 5 9) (P <0 0 5 ) ;两组MVA与LAD均仍较术前明显改善 ,但Ⅰ组较Ⅱ组差 ,且Ⅰ组MVA较术后近期结果缩小 (P <0 0 5 )。 (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 8%及 10 7%,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 5例体循环栓塞者均发生于Ⅰ组。结论 PBMV在MS合并Af者中成功率高 ,再狭窄率低 ,疗效确切 ,但较窦性心律组差 ,需注意防止体循环栓塞 ,故对合并Af者更应严格病例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有症状患者的起搏参数优化和程控。方法:门诊随访患者324例,随访时根据患者向医生陈述的痛苦表现,如心悸、胸闷等症状,判定为有症状患者138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5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84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检测情况进行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X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在有症状患者中,共检出心房起搏障碍9例(DDD 9例)心房感知障碍2例(DDD 2例);心室起搏障碍13例(DDD 3例,VVI 10例);心室感知障碍12例(DDD 5例,VVI 7例);不适合工作状态31例(DDD 28例,VVI 3例);房性心律失常50例;室性心律失常1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长R-R间期3例。结论:起搏器植入后需定期随访,通过对其参数的测试、调整和优化,既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患者临床症状的产生,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