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258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股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国产可吸收螺钉和解剖支持型接骨板联合固定治疗股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按N eer分型为Ⅳ型,AO分型为C3型,均采用国产可吸水螺钉和解剖支持型接骨板联合固定治疗。结果25例中有23例患者得到随访,24例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术后5天行灌注冲洗,愈合。无膝内外翻及膝关节疼痛影响行走者,总体疗效满意。结论股骨髁间骨折绝大多数为高能量损伤,往往是直接暴力所致。股骨髁支持接骨板和可吸收螺钉的联合应用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经术中置于受压神经根旁的硬膜外管注射给药,探讨利美达松+利多卡因加速患者根性症状恢复的作用。结果:1、给药2小时治疗组的疼痛分数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P<0.05),之后各时相点治疗组的疼痛分数均非常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P<0.01);2、给药后48小时治疗组的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P<0.05),给药后7天治疗组的疼痛分数非常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P<0.01);3、未发现与用药和置硬膜外管有关的并发症。作者对神经根周围注射利美达松+利多…  相似文献   
103.
骨科学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医学教育的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骨科在外科系统占有着重要地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内容抽象难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员临床带教成为学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临床带教和形象的讲解辅以影像学资料将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并更好的掌握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04.
骨科医疗教学工作大量涉及局部解剖学知识,由于骨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和手术分类复杂,要求骨科医师必须具备丰富扎实的解剖学基础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教学密切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本人深刻认识到局部解剖学知识对骨科医师的重要性,逐步积累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经MED治疗的45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45例患者共93个椎间盘进行了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4.8d,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45ml,术后随访3个月至40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1.6%。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MED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相对于单节段的MED手术,术前定位和术中操作更困难,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全面的术前分析,辅以熟练的手术操作,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成本逐年攀升,而顺应循证医学原则实施的临床对照研究和卫生经济学分析也与日俱增,但对其治疗模式的探讨仍无确定性结论,传统治疗模式和新兴治疗理念的并存使得大部分临床医生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面临困难的选择。本文将高龄患者定义为WHO界定的老年( 75岁)以上的患者,纳入依据在于该人群髋部骨折的治疗集中体现了当前的学术争鸣。文章针对这部分患者人群的术前病理状态、基于获益/风险比的治疗选择、基于损害控制的外科技术、围术期加速康复等环节,从笔者所在学科的治疗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近期发表的若干专家共识和荟萃分析进行阐述,解读了目前领域内一些新观点、新认识,也提出了对当前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误区的理解,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损害控制与加速康复提供参考意见。该意见根据循证医学可信度划分为Ⅴ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初步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常规参数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0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急性肝炎(AH)组、慢性肝炎(CH)组、肝炎肝硬化(LC)组和重型肝炎(SH)组,对照组由16名健康人组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麴仪检测所有被测试者的血常规参数,并同期对其中179例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蛋白(LN)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其脾脏的长径(SPL)及厚度(SPT),研究上述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H组、LC组和SH组患者的R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组、LC组的MCV显著高于对照组,MPV和PDW在各病毒性肝炎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RDW与其HA、LN、SPT、SPL成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RDW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郝勇  周跃  潘勇  初同伟  王卫东 《重庆医学》2008,37(2):139-141
目的 研制用聚内消旋乳酸(PDLLA)制成椎间融合器,通过动物实验,考察其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的基础.方法 通过光镜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脊柱融合的不同阶段,使用可降解椎间融合器引起的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材料本身的力学强度高于骨组织,因此,早期的力学结果显示其抗压、抗扭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后期随着材料的降解,其力学特性也随之改变,逐渐与对照组结果相近.结论 材料对植骨融合无负面影响.PDLLA材料在椎间植骨融合过程中,可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保证植骨部位的融合,避免塌陷.  相似文献   
109.
高原肢体缺血再灌流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周跃梅芳瑞高峰潘显明笔者采用动物实验模型,旨在探讨高原缺氧环境下,不同缺血程度和不同再灌流时间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特点和可能的致伤原因.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及其分组:高原实验组拉萨地区健康犬19条,随机分为A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模仿椎体成形术观察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植入椎体后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将PMMA和CPC通过手术植入到犬椎体,经过8周和16周后分别取材,行X线、CT检查,并测定不同时间椎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和抗扭转强度.结果(1)植入早期,PMMA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正常椎体和CPC(P<0.01),CPC的抗压强度明显低于正常椎体和PMMA(P<0.01).术后8周显示,PMMA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P<0.01=0.009),CPC的抗压强度有所上升(P<0.05=0.034),但与正常椎体相比仍差别显著.术后16周显示PMMA抗压强度继续下降(P>0.05=0.710),CPC的抗压强度继续上升(P>0.05=0.648),与正常椎体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植入早期,PMMA的抗扭转强度明显高于正常椎体和CPC(P<0.05=0.03),CPC的抗扭强度明显低于正常椎体和PMMA(P<0.05=0.02).术后8周显示,PMMA的抗扭强度有所下降,但与正常椎体相比仍差别显著(P<0.05=0.045),CPC的抗压强度有所上升与正常椎体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0.078).术后16周显示PMMA抗压强度继续下降(P>0.05=0.137),CPC的抗压强度继续上升,与正常椎体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0.847).结论磷酸钙骨水泥是椎体成形术中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和胸腰椎爆裂骨折一种比较理想的材料,注入到椎体后,其生物力学强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而PMMA是机械固定,其生物力学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