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研究刘中林兰宝森廉能静赵啸天前庭导水管扩大(简称LVA)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先天性耳聋。目前LVA的影像学所见,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横断面能显示前庭导水管,但不如斜矢状面扫描能显示全程。矢状面重建...  相似文献   
102.
高分辨率CT技术在眼耳鼻咽喉科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CT(HRCT)技术在眼耳鼻咽喉科应用的系列研究,属医学临床应用基础研究,适用于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诊断科及相关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103.
食管裂孔疝X线与内镜50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X线与内镜在裂孔疝诊断中的价值及探讨二者应用优选问题。材料与方法:50例X线与内镜检查对对照分析。结果;X线与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均适用于裂孔疝诊断,X线为首选。有反流性食管炎或其他并发症时应行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4.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均经过CT检查。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奶酪状黏涕、鼻阻塞感及鼻区痛。鼻内镜检查:12例受累侧鼻腔内均可见息肉、黏膜水肿,鼻窦腔内均见真菌分泌物。结果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半组鼻窦3例,累及全组鼻窦9例。CT平扫12例表现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内充满软组织影,伴有不规则条状、匍行性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软组织窗),边界清楚,也可伴有云雾状高密度影(骨窗),边界模糊;CT值80~110HU,平均92.5HU。11例鼻窦膨胀,窦壁骨质变形、变薄10例,8例窦壁骨质侵蚀。8例病变延伸到邻近结构,其中4例累及眼眶,2例累及颅内,2例同时累及眼眶和颅内。结论 半组或全组鼻窦充满软组织影,伴有多发典型的高密度影是诊断本病的特征性CT征象,根据此征象可能首先提出本病的诊断。CT不但可以准确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也能够帮助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5.
高分辨率CT对诊断颞骨骨折的价值:附5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高分辨率CT诊断颞骨骨折的作用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对50例颞骨外伤,临床有耳出血、脑脊液漏、面神经麻痹或感觉性耳聋的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横断及冠状面扫描,1例同时行矢状面扫描。结果:发现乳突、鼓室部骨折40例,外耳道骨折8例,听骨脱位18例,面神经管骨折17例,骨迷路骨折6例,内耳道底骨折3例,累及前庭导水管及颈静脉孔各3例。结论:高分辨率CT能确定骨折部位,并显示软组织变化,如中耳出血及脑脊液漏。高分辨率CT可为诊断颞骨外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泪腺良性混合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泪腺良性混合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30例行CT检查,35例行MRI检查. 结果 45例中,起源于泪腺眶部43例,泪腺睑部2例.肿瘤呈椭圆形29例,圆形10例,不规则形6例;边缘光滑30例,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或结节状15例.CT表现为等密度,大多数密度均匀.眶壁骨质受压、凹陷或缺损22例,骨质破坏伴眶壁硬化、肥厚6例,骨质增生硬化14例.MR T1WI上呈低信号25例,等信号10例,T2WI上呈高信号21例,等信号14例,增强后肿瘤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大多数强化均匀. 结论 泪腺良性混合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CT和MRI结合可以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发生于上颌窦者25例,前组筛窦3例,蝶窦2例。30例均可见病变向邻近的部位蔓延,压迫相应结构,但分界尚清楚,MRI较CT显示更清楚。CT表现为受累的鼻窦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窦壁骨质受压、变形,28例骨质不连续并形成缺损,以上颌窦内壁最常见(21例),残端骨质伴硬化8例,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其中10例见静脉石影;16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有散在、形态不一的明显强化区域。与脑组织比较病变在MR T2 W1呈低信号4例,中等信号14例;在T2 WI呈高信号16例,中等信号2例,但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形态及数量不一的低信号影;增强后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外观呈蜂窝状8例,斑驳状10例;8例动态增强扫描均显示渐进性强化。结论典型骨质改变加静脉石可提示该病诊断;MR T2 WI不均匀高信号、渐进性强化、斑驳状或蜂窝状表现,也是诊断该病的特征性征象;联合使用CT和MRI可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8.
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绿色瘤的特征性MR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绿色瘤的特征性MR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5例绿色瘤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以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14例CT表现均为眼眶不规则肿块和邻近的眶壁溶骨性骨质破坏,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肿块。2例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表现为眼眶肌锥外间隙肿块内有与眶外壁垂直的针状高密度影。14例MRI表现为眼眶肌锥外间隙略长T1、略长T2信号不规则软组织影,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硬膜外间隙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扁平不规则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14例双侧眶骨及蝶骨大翼,9例斜坡和双侧岩尖及2例双侧颞骨鳞部骨髓腔脂肪高信号影被略长T1、略长T2信号影取代,采用脂肪抑制的增强T1WI显示均有强化,强化程度与眼眶内肿块相似。结论 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绿色瘤的眶壁和颅面骨MR表现具有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9.
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颈动脉、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8例临床怀疑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后,用薄层横断面放大图像(MTI)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管腔及管壁斑块的形态学显示,并用高级血管分析软件测量狭窄段径线、狭窄段长度等作定量分析。结果:38例共计76支颈动脉、76支椎动脉CTA图像中,正常颈动脉血管40支,狭窄血管36支,其中1支颈总动脉中度狭窄者合并有动脉瘤;76支椎动脉中,6支椎动脉狭窄,受压于邻近椎体骨质;38例中有9例行颈动脉DSA检查,18例做了颈动脉多普勒超声(TCD),7例DSA和16例TCD对照结果一致,2例CTA轻度狭窄者TCD显示正常,11例颈动脉斑块均为混合密度斑块。结论: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图像质量满意,重建图像质量高,能较准确显示管腔狭窄及管壁斑块形态学改变,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具有很好的临床筛查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的:分析外耳道骨性闭锁并发Korner隔(KS)的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外耳道骨性闭锁并发KS异常的50例(耳)患者均行同步性听力重建术及全耳再造术,术前均行高分辨颞骨CT检查,常规采用轴、冠状位CT扫描。结果:39例KS较为完整,与鼓窦有明显分界;11例KS不完整,术中可见KS明显延长,分隔乳突气房与鼓窦,仅有极细小孔隙与乳突窦相通。41例于术中经解剖定向后终于破“隔”进入鼓窦;9例因脑膜低位、髁突后位等解剖障碍而中止手术,未探及到KS。结论:术前CT检查对观察KS异常有重要意义,对临床手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