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阵发性哭吵/腹痛、血便、呕吐、发热、腹泻、腹部包块、住院时间、肠梗阻、套叠影位置、肠套叠类型、空气灌肠整复、手术治疗情况等。单因素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整复失败的价值。 结果 年龄、病程≥48 h、阵发性哭吵/腹痛、血便、呕吐、发热、腹泻、腹部包块、肠梗阻、套叠影位于左半结肠及住院时间在整复成功组和失败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整复失败的保护因素,而病程时间≥48 h、血便、呕吐、发热、腹部包块、肠梗阻及套叠影位于左半结肠是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套叠影位于左半结肠、年龄、血便及肠梗阻均有一定预测准确性,其中年龄最佳截断点为10.5个月;肠梗阻、血便、年龄及套叠影位于左半结肠联合预测可提高准确性。 结论 年龄≤10.5个月、血便、肠梗阻及套叠影位于左半结肠预测整复失败均有一定准确性,联合预测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承气汤灌肠在腹部外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3例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根据疾病种类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于术后12h开始给予中药复方承气汤灌肠和温盐水灌肠,观察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腹部疾病术后,中药灌肠组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温盐水灌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承气汤灌肠在促进腹部手术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中有确切疗效,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ITS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98例行B超及X线平片检查并经手术或灌肠确诊的ITST,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B超诊断正确98例,符合率100.00%;观察组的复位成功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两组复位失败共13例占13.27%(13/98),后均行手术治疗成功;而观察组复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0%(P<0.05),两组患儿均积极手术治疗并痊愈出院。结论 B超诊断ITST准确性高、方法简便、迅速、无创伤、安全、疗效好、无辐射。B超不仅可作为诊断肠套叠的方法,而且可在实时超声图像的监视下进行复位,且复位率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液灌肠配合针刺治疗UC49例(治疗组),并与柳氮磺吡啶片口服,甲硝唑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UC50例(对照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有效率93.8%VS62.0%)、肠镜下黏膜变化(有效率95.9%VS64.0%)及大便常规化验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配合针刺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经皮内镜引导下盲/结肠造口术(PEC)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体会,探讨PEC的适应证、实施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以来2例应用PEC行顺行灌肠治疗UC的实施方法,观察治疗前后UC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内镜分级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结果 2例患者UC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内镜分级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明显好转,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PEC行顺行灌肠治疗UC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针药结合方案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效果优势.方法 入组180例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疗效对比,三组分别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60例.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盆腔B超以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三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症状积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①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针药组(96.7%)与中药组(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针药组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腹痛症状总有效率比较:针药组(96.7%)和中药组(93.3%)均优于西药组(80.0%)(均P< 0.05),针药组与中药组无明显差异.④不良反应比较:针药组和中药组均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3例.结论 在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愈率方面,针药结合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较中药口服和西药口服方案更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荆对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高荆量组(高剂组)、肠露低剂量组(低剂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用兔结肠黏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UC模型。给药治疗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然后处死小鼠,取全段结肠,称结肠湿重,测肠重指数,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肠露高、低剂量组,SASP组疾痛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体重改善,结肠炎症反应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覆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充血伴出血,水肿明显;SASP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明显糜烂及溃疡形成,但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肠壁轻度充血,轻度水肿;肠露高剂组小鼠结肠黏膜无糜烂及溃疡形成,部分炎细胞浸润,肠壁轻度充血、无水肿。结论 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免疫性UC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院制剂加味白头翁汤凝胶灌肠剂中秦皮甲素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流动相:溶液A为乙腈,溶液B为含5%三乙胺的0.33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0)。0~9min,溶液A:溶液B为12∶88;9~10min,A∶B为30∶70;10~22min,A∶B为30∶70。流速:1.0mL·min^-1;秦皮甲素和盐酸小檗碱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34nm和349nm。结果:秦皮甲素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4~200μg·mL^-1和1~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3%(RSD=2.52%)和97.37%(RSD=1.84%)。结论: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加味白头翁汤凝胶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红芎灌肠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制元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金银花、制元胡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对所选药物金银花、制元胡的分析方法可靠、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红芎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0.

Purpose

Contrast enema is the initial study of choice for simple meconium ileus to confirm diagnosis and to relieve obstruction. Despite favorable historically published results, our clinical impression suggests decrease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ast enema resulting in more surgical interventions in contemporary practic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review for a 12-year period was conducted for neonates diagnosed with meconium ileus by contrast enema. The neonat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historic group (HG = before 2002) and contemporary group (CG = after 2002). T tes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variables and χ2 for categorical data.

Results

Thirty-seven total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21 females and 16 males). Obstruction was relieved in 8 neonates (22% overall success rate). Average enema attempt per patient was decreased in the CG group compared to HG (1.4 vs 1.9). The success rate in the CG group was 5.5% (1/18) compared to 39% (7/18) in HG.

Conclusions

In this review, success of contrast enema for relief of meconium ileus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ver time. These findings may be because of reluctance to repeat enemas, change in radiologist experience, or use of contrast agent. As a result, higher rates of operative intervention are now observed. In stable patients, surgeons should recommend repeat enemas before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