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本文分析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P波变化特征,以了解P波对判断房性心律失常起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的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12 7例运动试验病例伴发的心律失常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12 7例病人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6 6例 ,其中心绞痛 35例 ,心肌梗死 31例 ;非冠心病组 6 1例。应用Bruce方案 ,监测并分析心律失常类型。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15 .7%。非冠心病组为 11.5 % ,冠心病组为 19.7% ,P >0 .0 5。心律失常以室性者最为多见 ,占 85 % ,房性心律失常占 15 %。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2 9.0 % ,明显高于心绞痛病人11.4 % ,P <0 .0 5。且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运动试验中发生心律失常比较常见 ,冠心病病人出现的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原因。方法101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其中54例在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这54例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54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中有1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9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5例阳性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1例;39例阴性中女性30例,男性9例。结论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中男性占50%以上,值得重视;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女性占80%以上,若能进一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还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起源于希氏束左侧的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并观察电解剖标测(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起源于希氏束左侧的频发室早患者9例,在Carto指导下进行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征、心内电图及消融结果。结果 起源于左侧希氏束旁的室早心电图表现为:(1)胸前导联QRS波群时限较短;(2)胸前导联移行区通常在V1-V2导联之间;(3)以R波为主波的导联顶端尖锐无切迹、顿挫;(4)V1导联通常呈rS或者R型。9例中4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成功率100%。结论 希氏束左侧起源的室早具有特定的心电图特点,在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可以成功进行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病因及心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已明确诊断),采用冠状动脉造影(judkins法)、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测量分析心脏功能.[结果]在所有病因中以冠心病最常见占45%, 高血压17 % ,扩张性心肌病15% ,风湿性心脏病5%,无器质性心脏病17%.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比较差,尤其以冠心病患者最多见,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正常.[结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健康人.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其次是高血压,也可见于风心病、心肌病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有胸痛及心电图异常变化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相关心功能检查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和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及二者对诊断低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低钾血症患者的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心电图提示低血钾75例,诊断准确率为88.2%,血清钾测定显示低血钾54例,诊断准确率为63.5%,其中44例心电图检查与血清钾测定均提示低血钾,31例心电图提示低血钾但血清钾测定正常,10例心电图正常而血清钾低于正常值,两者不符41例。结论低钾血症患者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钾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心电图较血清钾测定对诊断低钾血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二者不能互相取代,而应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同时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