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 立足于动物模型评价新方法,对现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动物模型的中西医病证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及PubMed中ASD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参照中西医诊断标准,对核心症状、伴随症状分别赋值,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吻合度。结果 ASD模型实验动物的选择以啮齿类居多,造模方法包括遗传和非遗传两大类,国内研究以生化诱导为主,国外研究以遗传模型更为常见,所有模型中以丙戊酸诱导临床吻合度最高,其次是神经连接蛋白4(NLGN4)、接触蛋白关联蛋白样蛋白2(CNTNAP2)基因敲除模型,大多数造模方法可满足表面有效性及结构有效性特点,但未对中医证候做明确区分,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模型同时具备较高的中西医临床吻合度。结论 现有ASD动物模型多在西医指导下构建,缺乏中医证候特征,西医评价指标的选择较为单一,未明确中医证候类型。建议模型制备过程中施加中医干预因素,完善中西医评价指标,重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为今后实验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微波技术对雪莲中浸出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研究微波技术对雪莲中黄酮浸出量的影响。方法:对药材粒径、浸出时间及微波输出功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雪莲中黄酮量最佳浸出方案;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雪莲浸出液中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微波技术对雪莲中黄酮的浸出量明显优于常规煎煮方法。结论:微波技术应用于药材浸出是一种省时捷,值得推广普及的中药浸出新方法;2/3全量雪莲细粉的浸出量与全量雪莲饮片的浸出量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已使耐药菌越来越多。加上不恰当地联合用药及忽视药物的药动学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等原因,常常造成抗生素药物临床治疗失败。为了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就常见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方法以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脂质体结构,通过影响因素实验、放置实验等方法检测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外观、气味、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电导值、pH值、黏度值、吸光度值的变化清况。结果显微镜下脂质体为单室结构,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型,分布较均匀,D igitalM icrograph图像分析软件测得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29.7780 nm。影响因素实验、放置实验结果显示鸦胆子油脂质体比较稳定。结论包封在脂质体中的鸦胆子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筛选鸦胆子油脂质体(BJOL)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 分散法制备鸦胆子油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分离法对其回收率和包封率进行测定;电子显微镜观察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形态;透射电镜研究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微电泳仪测定了所制得的鸦胆子油脂质体的Zeta电位;分光光度计测定脂质体的吸光度变化.结果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包封率和回收率分别为93.53%和95.38%;脂质体大多为多室脂质体,形态圆整,双分子膜呈指纹状螺纹结构;平均粒径为129.7780 nm;Zeta电位值为-23.723 9 mv.结论薄膜 分散法制备鸦胆子油脂质体工艺可行,同时具有重现性好,包封率高,质量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