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1994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Ⅲ度面积均超过50%TBSA)、治愈后多部位出现瘢痕挛缩、严重畸形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扩张、毛发种植、皮片、皮瓣或瘢痕瓣、复合皮、同基因异体皮等多种方法修复.结果 本组患者在全部手术完成后外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5年,BI评分优12例(39%),良16例(52%),中3例(10%),日常生活均能自理,无一例长期卧床需人照顾.结论 通过综合康复及手术整形等多种方法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瘢痕畸形已能得到良好改善,大部分患者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上逆行皮瓣血供及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8具16侧成人尸体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大腿中下段皮肤血供情况,并应用膝上逆行皮瓣56块修复52例Guo窝部瘢痕挛缩畸形。结果:膝上前内、外侧区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与髌周围血管肉广泛吻合。于该区设计向上的逆行皮瓣,修复Guo窝部瘢痕挛缩松解后创面,56块皮瓣成活良好,远期效果满意。。结论:膝上逆行皮瓣修复Guo窝部瘢痕挛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技术武器的广泛应用,在未来战争中,烧  相似文献   
14.
背景:瘢痕性秃发多发生于头皮外伤后,头皮软组织扩张是目前认为最理想的修复方法.目的:拟验证头皮软组织扩张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修复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1996-01/2008 04在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对象:收治瘢痕件秃发患者36例,秃发面积为15 cm×9 cm~24 cm×14 cm.方法:应用扩张器对瘢痕周围正常头皮软组织进行扩张,对于残留小秃发区,后期采用瘢痕分次切除缝合、局部皮瓣转位修复、带毛囊自体毛发移植等方法治疗.修复秃发面积最大达336 cm2.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扩张器修复效果及后期小瘢痕整复情况:随访观察秃发区消除情况、毛发生长密度及外观.结果:全部病例均能消除秃发的瘢痕,术后11例因切口瘢痕过宽或残留小面积秃发区,行头部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位、自体毛发移植等治疗后修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头发生长良好.结论:头皮软组织扩张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较理想的方法,后期结合其他简单多样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9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加强术后管理.结果9侧患者均无并发症,恢复快.结论正确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小组在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医护人员分为院内及院外小组,实行小组负责制,参与现场指导救治、途中转运、院内抢救及护理的全过程。结果14批烧伤患者共88例,除2例分别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重度吸入性损伤导致死亡外,其余86例均顺利度过休克期。结论采用小组式管理能有效提高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L-6、IL-10水平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IL-6+组和IL-6-组,以及IL-10+组和IL-10-组。比较不同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测结果以及温度感觉检测结果。结果 IL-6+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IL-6-组(P0.05);IL-6+组患者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振幅明显低于IL-6-组(P0.05),IL-10+组患者腓肠神经SNAP振幅以及腓总神经CMAP振幅、MNCV、F波最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IL-10-组(P0.05);IL-6+组WDT明显高于IL-6-组(P0.05);IL-10+组WDT明显高于IL-10-组(P0.05),IL-10+组CDT明显低于IL-10-组(P0.05)。结论血清IL-6和IL-10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有相关性,细胞因子IL-6和IL-10可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过程中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灵芝(GL)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DM组及GL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造成DM模型,治疗组用GL治疗性灌胃.8周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XRP),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结果 DM组血清hs-CRP、肾小球MC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GL组较DM组减少,病理变化明显好转(P均<0.01).结论 GL可能通过降低hs-CRP、MCP-1表达而减轻炎症反应,起到保护DM大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糖紊乱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1,2]),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首要基本措施,但血糖越接近正常,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越会增加.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治疗方法,观察血糖控制结果、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对老年T2DM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应用参芪降糖颗粒(ginseng milkvetch deckling sugar granule,GMDSG)后TGF-β1、VEGF的变化,探讨GMDSG对早期DN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和加用GMDSG治疗组(20例).3个月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VEGF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对照组 (31.23±6 75)μg/L、治疗组(16.72±5.09)μg/L ]、VEGF水平[对照组(165.63±53.22)ng/L,治疗组(89.46±23.09)ng/L]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GMDSG对早期DN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抑制TGF-β1、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