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细胞凋亡。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法、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测定25例MODS患者PBMCs的细胞凋亡,并与18例健康志愿者比较。结果电镜、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荧光显微镜均观察到MODS患者PBMCs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MODS组和健康对照组的PBMCs凋亡率分别为(25.4±9.21)%、(15.9±6.75)%(P<0.01),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040±0.096、0.235±0.028个/HPF(P<0.05)。结论MODS患者PBMCs细胞凋亡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cl-2基因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以盲肠结扎并穿刺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用电镜和TUNEL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蛋白,用RT-PCR法检测其心肌细胞的Bcl-2基因mRNA的表达。用SPSS10.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一定时间内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和mRNA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其变化均与TUNEL法检测凋亡的结果一致(P〈0.05)。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脓毒症中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Bcl-2基因的改变可作为脓毒症病情改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IL-1β水平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脾肾两虚、湿注关节证;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选择无膝骨性关节炎、无内分泌疾病及其他疾病,年龄在40岁以上健康自愿者)30例,观察比较各组血清IL-1β水平。结果:(1)证型分布。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37例(41.1%);脾肾两虚、湿注关节证28例(31.1%);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25例(27.8%)。(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按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脾肾两虚、湿注关节证,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呈逐步增高趋势;其中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组与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肾两虚、湿注关节证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血清IL-1β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辅助辨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组织中微小RNA-155(miR-155)表达在脓毒症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BALB/c小鼠分为脓毒症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0 mg/kg复制脓毒症模型,术后0、2、6、12、24、48 h每组各取10只小鼠的血及肝组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miR-155的表达.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6、IL-10水平均随制模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TNF-α、IL-6达高峰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TNF-α(ng/L)于2h达高峰(血清:1538.46±102.12比64.52±18.44,肝:255.26±41.23比60.21±13.55),IL-6(μg/L)于6h达高峰(血清:875.33±102.37比153.72±20.67,肝:9.22±0.82比3.35±0.36),IL-10(ng/L)于48 h达高峰(血清:520.13±88.52比23.43±3.01,肝:260.12±50.38比16.37±3.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血清ALT活性(U/L)随制模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至48 h达高峰(603.26±70.21比45.84±5.6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LPS后12h,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坏死;肝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在注射LPS后2h开始升高,12h达高峰,为正常对照组的(72.96±9.34)倍(P<0.05).结论 MiR-155表达增加在脓毒症肝损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步进法(stepwise)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建立基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判别函数(discriminant functions),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协助对心绞痛患者进行分型.方法 选择39例SAP患者、47例UAP患者及39例健康志愿者以构成训练样本(training sample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s-CRP、MIF、IL-4及IL-10水平,分别采用传统的纳入全变量方式及步进法对结果进行判别分析,根据函数考核结果对两种方法建立的判别函数的判别效率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纳入全变量的方式对训练样本的年龄以及hs-CRP、MIF、IL-4、IL-10等生物标志物进行判别分析获得判别函数:健康对照组=-129.858+ 2.869×年龄-2.451×hs-CRP+ 1.393×MIF+ 6.001×IL-4+ 4.848×IL-10;SAP组=-161.037+2.896×年龄-2.022×hs-CRP+1.662×MIF+ 6.703×IL-4+ 6.287×IL-10;UAP组=-199.087+ 2.468×年龄-1.440×hs-CRP+ 3.404×MIF-13.875×IL-4+ 7.752×IL-10.对上述函数进行回顾性考核的总错判率为4.8%,交互验证考核的总错判率为5.6%.再采用步进法筛选上述指标,程序建议纳入年龄、MIF及IL-10并建立判别函数:健康对照组=-125.218+2.659×年龄+0.599×MIF+5.040×IL-10;SAP组=-157.864+2.721×年龄+1.008×MIF+ 6.468×IL-10;UAP组=-197.327+ 2.360×年龄+2.932×MIF+ 7.640×IL-10.对步进法建立函数进行回顾性考核及交叉验证考核的总错判率均为6.4%.两种方法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对SAP及UAP患者的判别正确率相当,均达100%.结论 步进法判别分析筛选后建立的基于年龄、血清MIF、IL-10的判别函数可协助判别不典型的SAP与UAP患者,具有较优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COX-2)活性和白介素18(IL-18)含量的变化,探讨COX-2和IL-18与AMI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44例AMI患者5个时间点的血清COX-2活性和IL-18含量,即发病第1(治疗前)、2、3、7和14天.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第1、2、3天的COX-2和IL-18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第7、14天的含量则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存活组的COX-2和IL-18含量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患者血清CK-MB的变化、发病第1天的临床积分、梗死面积与COX-2和IL-18含量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血清COX-2和IL-18水平与AMI病情的变化一致,提示COX-2和IL-18参与了AMI的病理过程,可以作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势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探讨左归丸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双侧切除大鼠卵巢的方法制备去势大鼠,造模后进行治疗干预,持续3个月。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2、MMP-9和MMP-13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MMP-2、MMP-9和MMP-13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 0. 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血清中MMP-2、MMP-9和MPP-13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 0. 05)。结论:左归丸可通过降低去势大鼠血清中的MMP-2、MMP-9和MMP-13的含量,从而抑制骨细胞的功能活性,降低骨质的吸收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肝健腰方对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神经功能评分及 IL-1 表达的影响。方法:取 SD 大鼠 100 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补肝健腰方组、塞来昔布组各 20 只,成功制备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分别给与补肝健腰方、塞来昔布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干预第 1、2、3 周神经功能评分及 IL-1 表达,并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肝健腰方组、塞来昔布组腰椎间盘突出局部组织 IL-1 表达及神经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肝健腰方灌胃后第 1、2、3 周,补肝健腰方组 IL-1 表达分别为 19.29±0.61、14.54±0.23、14.01±0.21,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0.05),同时,补肝健腰方组灌胃后第 1、2、3 周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 2.60±0.55、2.40±0.5、2.20±0.84,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0.05);补肝健腰方组灌胃后第 1、2、3 周以上指标表达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补肝健腰方可降低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突出部位 IL-1 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这可能为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补肝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关节软骨的慢性退行性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补肝通络法治疗本病60例,观察该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对微小RNA-15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还集中在总体单核巨噬细胞水平。 目的:了解小鼠骨髓来源M1和M2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表达的差异。 方法:用100 U/mL干扰素γ和5 μg/L脂多糖诱导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分化,用10 μg/L白细胞介素4诱导出M2巨噬细胞。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实验诱导的M1和M2巨噬细胞纯度分别达91%和95%。RT-PCR检测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M1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在M2中则基本不表达;而Ⅰ型精氨酸酶、发现于炎症区域1 mRNA在M2中高表达,在M1中则表达较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在M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2,相反白细胞介素10 mRNA在M2中的表达高于M1(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1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2(P < 0.05)。提示微小RNA-155可作为鉴别M1,M2巨噬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