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宣肺祛湿化痰汤治疗风寒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大昌 《四川中医》2008,26(5):60-60
目的:观察宣肺祛湿化痰汤对风寒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宣肺祛湿化痰汤为基础方,随证灵活加减,水煎服.结果:对200例风寒咳嗽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风寒咳嗽病有较好的宣肺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利钦  粱天豪 《光明中医》2016,(12):1696-1697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开篇即论惊悸病的成因"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即由气血阴阳亏虚所致,总病机为因虚生悸,理当以温补气血,滋阴温阳为治则。但篇中第13条却以攻逐痰饮为法,以半夏麻黄丸为方,与开篇所论"动即为惊,弱即为悸"的病机、治法治则完全相反,而与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的病机、治法治则相近,将13条归于惊悸病篇明显不适。将之归于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且归为痰饮咳嗽病的并发症更显合理。  相似文献   
13.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染。细菌侵入人体呼吸道生长繁殖,呼吸道粘膜发生炎症,产生大量粘稠分泌液。百日咳流行较广,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末春初多见。春天,幼儿容易被传染一种特殊的咳嗽病。患儿在咳嗽时很痛苦,往往连续咳嗽几十声,涨得面红耳赤,眼泪鼻涕也一齐流出,直到粘痰咳出,或咳出引起呕吐,方能暂停缓解。在一天之内,反复发作,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本病一时难愈,有时要拖上二三个月,故谓“百日咳”。1临床特征此病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新生儿和乳幼儿易并发肺炎。如无并发症,愈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中用麻黄者凡18条,19方,分别见於痉湿喝病、中风历节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痰饮咳嗽病、水气病、惊悸吐衄下血病、呕吐哕下利病等七篇中,多与它药配伍,运用于刚痉、风湿、咳逆上气、溢饮、水肿等病的治疗。现将该书对于麻黄的治疗范围、配伍方法及煎服特点进行探讨,并简述个人在临床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金匮》中痰饮  相似文献   
16.
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此乃张仲景所提出的治疗痰饮病的总原则。痰饮的形成,多因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成痰饮。从发病的部位而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故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正如张景岳所说:“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  相似文献   
17.
痰饮之辨,历来殊为艰难。《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其论痰饮之证,虽仅以饮为主,然亦已极为复杂,甚难把握,而其所列之方,更多达21首之巨。为便于临床辨析运用,今且按各方之主治,作大体分析,阐述其临证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18.
《双足与保健》2012,(6):23-28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从业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界有“医林怪杰”之美誉。张老临床喜用经方,尤其擅长以经方治疗各类疑难杂病,效果奇佳。笔者有幸跟随老师侍诊学习,受益良多。以下整理了老师临床运用经方治疗“面风病”“不寐病”“咳嗽病”三则医案,总结其诊治经验与用药特点。“面风病”,西医称为“三叉神经痛”,其发病机制复杂,发作时患者极度痛苦,西医多采用药物止痛或手术阻滞神经分支而取效。张老总结该病病因多为肝血不足或肝肾阴虚、肝风上扰,流窜阳明所致,且常兼夹瘀、痰、风等邪气,致经络不通,临床运用经方“滋生青阳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良效。“不寐病”,俗称“失眠”,为临床常见病,但很多时候治疗效果差。张老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体内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阴阳失衡、心神失养,临床自拟了“二仁安神汤”,本方以炒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紫贝齿为基方,合入经方“黄连阿胶汤”,补益心脾、滋补肾阴,使心肾交通,安神定志,改善了不寐之症。临床上,张老将“咳嗽病”分为风寒咳嗽、热性咳嗽、肺燥咳嗽及肺肾阴虚咳嗽,辨证施治,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原文 小儿或病咳嗽,医家证要分明,咳为有伤于肺经,嗽则脾家病证,有声无痰是咳,无声有痰嗽真,时乎咳嗽病同临,有声有痰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