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探讨Kimura法(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中脾血管分离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Kimura法实施的18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Kimura手术,手术时间136~220 min,平均170 min,出血量50~450 mL,平均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1 d,平均9.6 d,术后病理均为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10例患者术中使用5-0的Prolene线缝合脾静脉或脾动脉裂口。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胰瘘,其中A级胰瘘8例(44.4%),B级胰瘘2例(1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Kimura法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腔镜下操作技术和配合能力,尤其是掌握脾血管分离和缝合技巧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临床上以先天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多见,可分单发和多发两种。小肝囊肿一般无需处理,而较大或有症状者应予积极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主要为B超或CT引导下囊肿穿刺、在剖腹或腔腹下行囊肿去顶术、肝脏部分切除术等。我们于2001~2004年经B超定位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52例,现将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共52例,其中女30例,平均年龄30.5岁;男22例,平均年龄为45.6岁。我们按囊肿大小将患者分为A、B组。A组为穿刺前经B超或CT明确肝囊肿直径5~10cm,共41例;B组为囊肿直径大于10cm,共11…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因1965年首先由Klatskin[1]报道,故也称之为Klatskin瘤.近年来HC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HC对放化疗不甚敏感,未经手术治疗的HC患者生存期大多不超过12个月[3],因此手术根治性(R0)切除仍是目前患者获得治愈的惟一希望.由于其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解剖位置特殊,并具有侵犯毗邻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肝组织的特性,故其诊断及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如何在根治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残肝功能,始终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HC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仅20%~40%[4].本文就近年来外科治疗HC的一些新的手术理念及争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合并十二指肠损伤中的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对闭合性胰腺合并十二指肠联合损伤者施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及其转归。结果本组4例均抢救成功,术后住院天数14~40 d,平均29.5 d,2例术后出现胰周、右肾周局限性包裹性积液,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严重的胰腺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积极的术前准备、急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可行的,可获得良好的愈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5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29例患者共行33次肝切除术,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成功随访20例,16例目前仍存活,存活时间为0.5~5.5年,其中4例再次出现肝转移并再次接受手术治疗,余12例无肿瘤复发;4例死于结肠癌复发。结论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对复发性肝转移癌选择性再手术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PPD)与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即Whiple手术在治疗壶腹周围癌、胰头癌及其他胰腺相关疾病时的术前、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2月施行的57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PPPD术式与PD术式术前、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PPPD术式较PD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等优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PPPD与Whipple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PPPD术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发生率较高(3.59%),与PD术式(0.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PD是近年来胰腺外科重要进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应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规范的手术步骤,使其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东  孙振棣  吴宝强 《广西医学》2013,(12):1646-164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鸟司他丁10万U/d,连续7d。采用动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l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进行评分,同时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Cr)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1、3、5、7d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ld及7d后观察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R、PCT、CRP、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XE察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IL-15、IL-8、TNF-α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我科从2010年8月到2013年5月期间7例术中行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经过治疗,7例患者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1例;6例伴有上腹痛患者中有4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7例均有粒子移位,1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治愈;没有胰痿、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肿瘤指标较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125^Ⅰ粒子植入术能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症状,延长其生存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与年龄、手术方式、术后胰瘘等多因素有关,并且CA19-9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剥离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的肝血管瘤42例临床资料。结果 42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32例(72.6%)行血管瘤剥除术,8例行规则的左肝外叶或左半肝切除术,另有2例行包括瘤体在内的右肝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55.0~265.0 min,平均(135.0±32.2)min;术中出血量50.0~1 600.0 m L,平均(560.0±250.6)m L。所有患者未出现膈下感染、胆漏、大出血、胸腔大量积液、再次手术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剥离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保留正常肝组织多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在于充分游离肝脏、尽快找到瘤体假包膜、密切配合控制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在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Whipple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2例行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的Whipple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手术成功,除1例发生胰瘘,无再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方式简单、安全、实用,学习曲线较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