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椎弓根双节段闭合型楔形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重度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6月,对9例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重度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双节段(T12、L3)闭合型楔形截骨术.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矢状面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C7铅垂线与S1后上角距离,术前、术后大体像颌眉角的大小,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者ODI评分,评价患者畸形矫形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年7个月.术中2例出现硬脊膜破裂,术后4例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术前分别平均为(0.2±4.8)°、(78.4±3.2)°、(86.8±3.2)°.术后分别平均为(33.7±3.0)°、(42.7±3.4)°、(34.44±2.8)°.两处截骨共获得平均(67.9±5.5)°矫形;C7铅线与S1后上角距离术前平均(27.3±4.4)cm,术后平均(3.4±0.7)cm;颌眉角由术前平均(58.8±6.4)°降至术后平均(1.3±3.5)°.患者恢复矢状面平衡,能够平视行走.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随访结果显示经后路椎弓根双节段(T12、L3)闭合型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是安全的,且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女,29岁.0.5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间伴右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无麻木, 不过膝关节,疼痛为持续性,咳嗽不加重.无明显盗汗及咳嗽.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轻度向左侧弯,L1棘突上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80°,右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较左侧亢进,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活动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风湿全套、结核抗体未见异常,ESR 17 mm/h;腹部B超未见异常;X线片:双肺清,L1椎体异常改变;CT:T12、L1椎体骨质改变并椎旁软组织肿胀:考虑胸腰椎结核合并椎旁冷脓肿形成可能.术中所见:T12、L1椎体前方前纵韧带内见一韧质包块,包膜光滑完整、边界清楚,内为油脂样物质.T12、L1椎体前部骨质破坏.病理组织学检查:(T12、L1)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腰5/骶1)脊 柱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一期后路手术 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共25例。比较25例患者术前术后ASIA分级、腰骶角度、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红细胞沉降率,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 90~180(128±24) min,术中失血量100~800(310±125) mL。术后随访24~59(43±7)个月。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神经功 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5例患者术后6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 增加(P<0.001)。术后2周患者VAS较术前降低;植骨融合时间为4~8(平均6)个月。术后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 形成和结核复发,亦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和钛网沉降发生。结论:对于腰骶段结核患者,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联 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更好地重建脊柱前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15.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手术,比较不同置钉方案的矫形效果,探讨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通过CT图像建立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后路CD矫形模拟技术,分别设置不同的置钉方案,对比不同矫形操作中椎体成角及位移,比较术后矫形效果。结果 4种矫形方案的Cobb角以及腰椎前凸角无明显差别。融合至T10与融合至L1的矫形方案相比,顶椎区去旋转作用以及向中线纠正的能力更强。去旋转矫形过程中顶椎区的螺钉应力较高,尤其在长节段矫形方案。结论对于Cobb角较小、脊柱平衡性以及柔韧性较好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短节段融合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2月共行颈椎前路手术1821例,10例术后出现了颈椎硬膜外血肿,并通过再次行血肿清除减压术得到证实.回顾分析该10例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确诊时段、清除血肿的时段与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10例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分别是:凝血功能障碍5例,伤口引流障碍2例,血管瘤1例,不明原因2例.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确诊时ASIA等级与确诊时段呈负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8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手术时段呈负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93).结论: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及伤口引流障碍是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并尽快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的三维矫形及融合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2008年5月本科收治的13例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全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三维矫形,并根据侧凸结构性特点选择内固定及融合节段.测量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 s角、侧凸矫正率、骨盆倾斜、顶椎旋转度、顶椎偏距、躯干偏移、矢状面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结果]冠状面Cobb' s角从46.8°减少到9.2°,侧凸矫正率80.7%;骨盆倾斜从9.9°减少到3.2°;顶椎旋转度从1.9°减少到0.3°;顶椎偏距从3.6 cm减少到0.8 cm;躯干偏移从16.8 cm减少到1.6 cm;胸椎后凸角从18.2°增加到23.5°;腰椎前凸角从37.4°增加到41.8°.术后平均随访22.2个月,无明显矫形丢失、躯干失平衡、假关节形成,且未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及新的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三维矫形及融合术治疗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牵引结合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后路矫形对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41例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是否行牵引治疗分为两组.牵引组A组 22例,主侧凸平均Cobb' s角91.2°;对照组B组 19例,主侧凸平均Cobb' s角87.5°.[结果]两组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A组平均牵引18 d(14~22 d)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7~S1偏移值、顶椎偏移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 (P<0.05). A组平均随访40个月, 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_7~S_1偏移值、顶椎偏 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 (P<0.05). A组平均随访40个月, 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  相似文献   
19.
男,50岁。因颈肩痛2个月,加重伴左上肢乏力、麻木痛疼1周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部胀痛,为持续性,不向四肢放射,四肢感觉运动无影响,随后胀痛逐渐加重,当地医院以“骨质增生”予以对症治疗,颈肩部胀痛稍缓解后又复发,1周前症状加重明显,并开始出现左上肢及双下肢乏力,以左上肢为甚,不能举手过肩,偶有指尖麻木。查体:一般可,颈曲变直,颈3/4水平压痛明显,无放射痛,左上肢未见畸形及肌萎缩,触痛觉减退,肌张力稍增高,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肌力3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Fas、Bcl-2、C-myc蛋白在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骨肉瘤和14例良性骨肿瘤中Fas、Bcl-2、C-myc蛋白表达。结果42例骨肉瘤中Fas、Bcl-2、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71.4%和80.9%,14例良性骨肿瘤中Fas、Bcl-2、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5.7%和42.9%,骨肉瘤组织和良性骨肿瘤组织Fas、Bcl-2、C-myc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骨肉瘤中Fas蛋白的低表达和Bcl-2、C-myc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