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耳甲腔皮肤、软骨复合组织联合额部皮瓣行较严重的鼻缺损再造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因外伤、鼻部肿瘤造成的半侧鼻或全鼻缺损患者,根据鼻尖、鼻翼、鼻小柱等缺损面积,设计额部皮瓣和耳甲腔皮肤、软骨复合组织,分期行复合组织瓣预制、转移、断蒂等,完成半侧鼻或全鼻再造,尽可能修补鼻的骨架支撑和外形。结果:本组2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行鼻再造,未发生移植物、皮瓣坏死,术区瘢痕轻微,鼻部外观及功能良好,耳部供区无畸形。结论:耳甲腔复合组织联合额部皮瓣行鼻再造可达到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重度上睑下垂的视功能障碍程度高于轻中度者, 患者一经确诊, 需尽早行手术矫正。目前, 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术式可归纳为上睑提肌缩短术、额肌悬吊术、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联合术式。然而由于术式繁多, 目前对各术式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该文介绍了上睑下垂分类及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并针对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方法及适应证、优缺点等进行总结比较, 以期为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探讨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位增殖情况。方法 对 2 4例瘢痕疙瘩组织和周围正常皮肤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增殖指数 (Proliferatingindex ,PI)。结果  2 4例瘢痕疙瘩PI平均值为 1.44,两者经配对t检验 ,P <0 .0 0 1,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结论 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在瘢痕疙瘩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额部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眼睑皮肤松垂症25例,通过发迹内或发迹缘小切口行帽状腱膜下剥离,眉毛及发迹缘行埋没导引缝合悬吊额眉部软组织,额眉组织提升后再行重睑成形术。结果本组切口平均0.9(0.8~1.0)cm,术后5~10d消肿,术后1月眼部形态恢复,额眉眼比例恢复。无一例大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上眼睑皮肤提紧,手术疤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额眉提紧术联合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垂症简单、有效,不需特殊设备,在解除眼部症状的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借助现代影像学技术术前检查拟利用皮瓣的血供,以精确化修复体表软组织缺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方法对拟用轴型皮瓣修复创面的15例患者术前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并根据造影结果 ,选择手术方式及进行术前设计。结果 DSA及3D-CTA均能清楚地显示知名轴型动脉,本组15例中检查腹壁上下动脉6例、胸背动脉5例,颈横动脉2例,胸肩峰功能2例,其中14例血运通畅,据此设计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患者术前发现双侧胸廓内动脉及向下延伸的腹壁上动脉闭塞,遂改行游离皮瓣移植,避免了手术失败。结论借助于现代影像学技术可以更合理地制定轴型皮瓣切取的手术方式,简化手术步骤,节约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例CMT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家系患者主要表现为先天性慢性进行性双下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肉萎缩,部分伴双上肢受累;腱反射消失,双下肢感觉减退;弓形足.神经电生理检查示周围神经损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38m/s.先证者肌肉病理示I型...  相似文献   
17.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属于一种起源未定的中间型的软组织肿瘤,表现为低度恶性,临床上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一般不引起远处转移或死亡[1].由于术前容易误诊.若治疗方法不当也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因而重视并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对提高其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恶性黑素瘤(MM)起源于皮肤及皮肤黏膜上皮基底细胞间的黑素细胞,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5%,是一种转移早和预后差的高度恶性肿瘤。MM的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欧美的高加索人以浅表扩散型为主,原发灶常见于躯干;而我国患者以肢端雀斑样黑素瘤最多见,占我国MM的41.8%,原发灶多见于肢端,即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1]。肢端恶性黑素瘤(AM)作为一种特殊的亚型,相比于一般的皮肤MM更具侵袭性,预后也更差[2-3]。AM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就诊时的病情也不尽相同。AM的外科治疗需在确诊患者的肿瘤分期基础上,进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及淋巴结清扫等多次手术治疗。我院整形烧伤科2015年12月—2019年2月共收治76例AM患者,均采用"肿瘤原发灶-前哨淋巴结-Cloquet淋巴结"的三级阶梯式外科治疗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检测24例瘢痕疙瘩和其周围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以每10个高倍镜(400倍)视野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及PCNA阳性细胞数与总细胞数之比作为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利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4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对照组平均增殖指数、平均凋亡指数、平均凋亡指数/平均增殖指数,经配对t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过量增生和凋亡相对减少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手术成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手术成败原因及处理。方法:123例腋臭患者采用了腋窝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统计了应用此术式的疗效并对手术成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未清洗条件下,活动出汗后双侧腋窝无臭味为痊愈,本组109例;距腋窝50 cm处未闻及臭味为有效,本组14例;活动出汗后距腋窝50 cm处闻及臭味为复发,本组0例。结论: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腋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