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1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45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267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1519篇
内科学   628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2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2656篇
预防医学   58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345篇
  8篇
中国医学   465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变化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骨髓病态造血、早期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2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肝炎肝硬化LDH水平与外周血三系血细胞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89,P0.05),而与网织红细胞增高呈显著正相关(r=0.576,P0.05),与预后不良呈显著正相关(r=0.778,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LDH升高可以作为早期病态造血的客观指标,是早期防治及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巨幼细胞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44s(solCD44s)、乳酸脱氢酶( LDH)、血清铁蛋白( SF)水平,来探讨此三项指标在MDS与MA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12例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DS患者58例(MDS组),MA患者39例(MA组),健康成年人1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留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olCD44s,速率法测定LDH水平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SF水平。结果 MDS组血清solCD44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MA组( P <0.05),M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MDS组与MA组血清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MDS组LDH水平低于 MA组( P <0.05)。 MDS组与MA组血清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MDS组SF水平高于MA组( P <0.05)。结论MD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s、SF水平较MA患者明显升高,MDS患者LDH水平低于MA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s、LDH、SF可作为MA与MDS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N前端脑钠肽(NT-pro-BNP)、乳酸(LAC)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观察组)和30例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在初入ICU时抽取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比较上述两组指标的差异。观察组依据转归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PCT、NT-pro-BNP、LAC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作生存死亡转归患者的PCT、NT-pro-BNP、LAC的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PCT、NT-pro-BNP、LA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23.00±27.60)ng/L、(7 665.50±8 084.83)ng/L、(4.59±3.47)mg/L,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45.65±30.64)ng/L、(9 950.21±7 118.21)ng/L、(6.79±3.00)mg/L,高于生存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NT-pro-BNP、LAC与患者的生存转归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7、-0.323、-0.505,P均<0.05。ROC曲线显示:PCT的Cutoff值12.25 ng/L,灵敏度为0.998,特异度为0.698。NT-pro-BNP的Cutoff值2 372.50 ng/L,灵敏度为0.963,特异度为0.488。LAC的Cutoff值2.8 mg/L,灵敏度为0.999,特异度为0.628。 结论脓毒症患者PCT、NT-pro-BNP、LAC明显增高,联合检测PCT、NT-pro-BNP、LAC具有判断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球—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及乳酸差(V-ALac)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2月20日—2018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ICU的4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ICU后0、24、48、72h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血,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值及乳酸值,计算出V-APCO_2及V-ALac,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观察两组患者V-APCO_2及V-ALac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ICU时G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经计算得出V-APCO_2及V-ALac的数值各184个,其中V-APCO_2最低值为2mmHg (1mmHg=0. 133kPa),最高值为12mmHg,均值为6. 14mmHg; V-ALac最低值为-0. 2mmol/L,最高值为1. 2mmol/L,均值为0. 34mmol/L。(3)根据患者短期预后绘制V-APCO_2及V-ALac的ROC曲线:V-APCO_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02±0. 022,95%可信区间(CI)为0. 859~0. 944,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6. 5mmHg,在此截点的敏感度81. 9%,特异度82. 4%。V-A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33±0. 030,95%可信区间(CI)为0. 774~0. 891,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0. 35mmol/L,在此截点的敏感度74. 1%,特异度76. 5%。(4)入ICU后0h两组患者的V-APCO_2、V-ALac无明显差异(P>0. 05)。(5)入ICU后24、48、72h的V-APCO_2及V-ALac好转组逐渐减少,恶化组逐渐增大,而且两组同时间的V-APCO_2、V-ALac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V-APCO_2、V-ALac可较可靠地反映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脑代谢状况,对预测此类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脑瘫患者(GMFCS分级为I级)的康复提供最佳的有氧运动方式。方法样本选择:青年脑瘫患者306例,年龄在16~20岁,来自于郑州市脑瘫康复中心、南阳脑瘫康复中心、新乡康复中心等。平均年龄18.2岁。随机分为跑步组(a组)和游泳组(b组),进行为期半年的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康复前后的效果。结果 a、b两组康复前后的Barthel指数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的改变更显著(P0.001)。结论该研究结果对16~20岁且GMFCS等级为I级的脑瘫患者康复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血清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与乳酸联合检测在热性惊厥(FC)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4例FC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FC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型FC组52例和复杂型FC组62例;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6例有发热而无惊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儿发作后24 h和发作后10 d时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对FC组不同发作情况患儿发作当天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进行比较,对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乳酸值和NSE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对FC组患儿进行随访,根据其出院24个月内的复发、癫痫发生及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儿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对FC组患儿复发与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发作后24 h时,复杂型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NSE、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型FC组和对照组患儿(P0. 05),单纯型FC组和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发作后10 d时,复杂型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NSE水平仍显著高于单纯型FC组和对照组患儿(P0. 05),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不同发作情况患儿发作后24 h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比较可见发作持续时间在15 min及以上者、发作次数在2次及以上者及部分性发作患儿的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显著高于发作持续时间不足15 min者、发作1次及全身性发作者(P0. 05)。(3)FC组患儿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和乳酸水均与NSE水平呈正相关(P0. 05)。(4)FC组57例患儿复发率和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1. 58%和7. 02%,智力边缘状态和低下者占比例为7. 02%,复发患儿、癫痫患儿及智力低下患儿的外周血NF-κB mRNA水平、NSE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患儿、未发生癫痫和智力正常的患儿(P0. 05)。(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发作后24 h内外周血NF-κB mRNA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与复发具有相关性(P0. 05)。结论 FC患儿存在外周血NF-κB表达水平、NSE和乳酸水平的升高,这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患儿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与PCT、D-乳酸、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6例设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设为健康组做对照。粪便检测研究对象肠道菌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对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与PCT、D-乳酸、内毒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与PCT、D-乳酸、内毒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脓毒症患者比较,重度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脓毒症组PCT、D-乳酸、内毒素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正相关于D-乳酸(r=0.781;P=0.001);PCT正相关于内毒素(r=0.696;P=0.001);D-乳酸正相关于内毒素(r=0.670;P=0.001)。结论:PCT、D-乳酸、内毒素与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具有相关性,对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