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目标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和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感染/定植情况,研究其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有何不同。[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每个新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病人均进行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每株分离菌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监测期间共发现MRSA感染/定植281例,其中医院获得性MRSA243例(86.5%),社区获得性MRSA38例(13.5%);与CA-MRSA感染/定植患者相比,HA-MRSA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00),并且多为肺部感染(P=0.001),而CA-MRSA患者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则明显多于HA-MRSA患者(P=0.001);虽然CA-MRSA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敏感性明显高于HA-MRSA,但仍低于30%,所有MRSA仅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HA-MRSA和CA-MRSA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微生物特征,其耐药情况已十分严重,特别是HA-MRSA,应加强MRSA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HA-MRSA的预防控制,降低MRSA的耐药率及医院感染流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特别是对近年卫生部新颁布的规范和指南的掌握程度,以确定培训的重点对象及内容。方法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手卫生、职业暴露防护、多药耐药控制、消毒隔离技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5个方面,各占20分。结果共测试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护士67人,分数为43~92分,平均74分;内科医院感染控制护士测试及格率为86.48%,高于外科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护士的测试及格率为93.33%,高于普通科室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医院感染控制护士测试及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护士掌握新规范的程度依次为:手卫生、职业暴露防护、隔离技术、多药耐药菌株控制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护士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卫生部新规范的培训力度和频率,使之在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对患者住院时间、院内死亡以及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华西医院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357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57例患者,MRSA感染91例,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266例。MRSA组和MSSA组住院时间比较(29 d vs 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前MRSA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MSSA组(P0.01),感染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17 d vs 16.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MRSA组和MSSA组患者死亡率比较(13.19%vs 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26);MRSA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9.67%,高于MSSA组的16.92%(χ2=6.85,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SA感染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MRSA感染未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但MRSA血流感染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380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调查某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数据,为医院实施监控措施、采取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按统一方法和标准,调查分析2008年胆囊切除、乳腺手术、结肠切除和髋关节置换4种手术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有约50.00%未在麻醉诱导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手术时间>3 h有约85.00%在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约80.00%均>24 h;60.50%乳腺手术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结论 为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降低患者、社会的经济负担,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迫在眉睫,应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策略,探索嗣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特大地震伤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群聚医院的感染防控策略,开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多重耐药株医院感染防控新思维及有效方法。方法在华西医院预分诊处时地震伤员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分析,据此提出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并实施。结果地震伤员中伤口分泌物30例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过采取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等综合措施,共有22例伤口分泌物培养阴性,病情痊愈出院;8例伤口分泌物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病情相对稳定,未再有其他新的地震伤员伤口分泌物培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地震伤员采取群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能有效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其他全耐药株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840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设计的锐器伤调查问卷,按工作类别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相关人群的10%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锐器伤后的报告情况,以及培训参与和过去1年锐器伤涉及的暴露源、操作、场所和器具.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40份,回收840份,有效回收率100%.84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占23%,女性占72%,50.24%发生过锐器伤;工作年限<10年者占锐器伤总数的75%,护士、保洁员、医师锐器伤率处于前3位,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的第一高危科室;已知血源性暴露源为乙肝69例、梅毒19例、丙肝6例和HIV 3例;6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仅有11.61%被刺伤者报告过锐器伤.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高危科室,护士、保洁员、医师为锐器伤发生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和培训.  相似文献   
17.
气膜舱实验室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核酸检测的重要工具,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的关键性医疗资源。气膜舱实验室内的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与标本接触频率高,因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较高。为降低这种风险,该文以南充气膜舱实验室运行流程为线索,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环境卫生的管理、使用后物品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等方面的感染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运行中的常见问题,以为其他气膜舱实验室的构建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鼻前庭机会致病菌携带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情况,以加强ICU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ICU工作的93名医务人员和对照组的98名医务人员的鼻前庭拭子进行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从191名医务人员的鼻拭子中分离到214株机会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携带率4.19%,均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1株,携带率93.71%,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50.3%,革兰阴性杆菌27株,携带率14.14%,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未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ICU医务人员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率(6.5%)、MRCNS的携带率(60.2%)、革兰阴性杆菌的携带率(26.9%)均明显高于普通科室(P〈0.05)。结论医院内医务人员间鼻前庭机会致病菌携带率较高,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之间的机会致病菌的携带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医院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特别是长期在ICU工作的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9.
地震医疗救援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的应急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随之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地震伤员来院的时间、数量及伤情变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临时指南,由专职人员每天深入临床督促执行,既预防特殊病原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院内感染,又预防传染病的院内流行和职业暴露感染。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预防、接触隔离预防和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保证了医疗质量,为地震伤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救治环境,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67例疑似气性坏疽地震伤员院内交叉感染控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索地震伤员中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医院交叉感染控制途径。方法2008年5月14日至6月24日,华西医院通过预检分诊、科学分期,优化地震伤员的接诊收治流程,科学管理开放性伤口,筛选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实施手术消毒隔离处理,将预防控制疫情前移: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湿敷;对已缝合的伤口,拆去缝线,彻底清创,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截至6月24日共收治疑似气性坏疽67例,其中高度疑似气性坏疽共32例,经暖氧细菌培养确诊气性坏疽5例,无1例凶气性坏疽死亡,也无1例气性坏疽病例发生院内交叉感染。32例中有26例已痊愈出院,尚有6例仍在住院治疗中。结论科学管理与治疗得当是控制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医院感染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