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905篇
  免费   13412篇
  国内免费   10991篇
耳鼻咽喉   1857篇
儿科学   3714篇
妇产科学   1598篇
基础医学   14810篇
口腔科学   2132篇
临床医学   33375篇
内科学   20777篇
皮肤病学   1462篇
神经病学   12304篇
特种医学   64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3篇
外科学   16886篇
综合类   64694篇
预防医学   25792篇
眼科学   2234篇
药学   26250篇
  425篇
中国医学   18862篇
肿瘤学   7424篇
  2024年   2264篇
  2023年   7693篇
  2022年   6330篇
  2021年   7782篇
  2020年   7365篇
  2019年   7344篇
  2018年   3871篇
  2017年   6157篇
  2016年   6473篇
  2015年   7467篇
  2014年   11735篇
  2013年   11364篇
  2012年   14933篇
  2011年   16041篇
  2010年   14382篇
  2009年   14271篇
  2008年   15456篇
  2007年   14264篇
  2006年   12793篇
  2005年   13070篇
  2004年   10412篇
  2003年   9044篇
  2002年   7269篇
  2001年   6030篇
  2000年   4524篇
  1999年   3825篇
  1998年   3082篇
  1997年   2887篇
  1996年   2741篇
  1995年   2340篇
  1994年   2005篇
  1993年   1329篇
  1992年   1142篇
  1991年   1050篇
  1990年   798篇
  1989年   949篇
  1988年   266篇
  1987年   227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探究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术后感染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开腹切除组和腹腔镜切除组,每组100例;统计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统计两组患儿手术前及术后1周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BC)数目、中性粒细胞(N)数目及淋巴细胞(L)数目及CD_4~+、CD_8~+T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开腹切除组患儿相比,腹腔镜切除组患儿的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均减少(P<0.05);手术后1周,腹腔镜切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s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CD_4~+T细胞百分比及CD_4~+/CD_8~+增加(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恢复较快,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8-10间应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4例胸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应用单孔胸腔镜行手术治疗,无中转紧急插管或增加辅助切口。其中,自发性气胸20例,肺结核球1例,肺炎性假瘤2例,胸腺瘤1例。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35.5 min。失血量10~50 mL,平均20.2 mL。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时间1~4 d,平均2.5 d。术后随访5~12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4.
85.
86.
目的:观察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相关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临床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OIPN提供有效治法。方法:将113例OIPN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与甲钴胺分散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28 d,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奥沙利铂levitll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中医症候量表评分、FACE-C生命质量、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NGF)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分级治疗组0级13例,1级21例;对照组0级5例,1级16例;两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levitll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两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GF、FACE-C生命质量、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OIPN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不同途径显露喉返神经的应用情况.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下动脉途径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采用甲状腺最下动脉途径法显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途径显露喉返神经,其效果存在差异.与甲状腺下动脉途径法相比,甲状腺最下动脉途径法能够明显缩短寻找喉返神经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声音嘶哑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作为AIM2样受体(ALR)家族成员之一,其和胞质中异常存在的双链DNA进一步组装成 AIM2炎症小体而引起炎症及其相关的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关于AIM2对肿瘤的作用机制,较为明确的是其作为炎症小体 发挥作用,然而AIM2在结肠癌、宫颈癌、肾癌、肝癌等肿瘤中均有差异表达,并且还通过不依赖于AIM2炎症小体的途径发挥促 进或抑制肿瘤的作用,该途径包括PI3K/AKT、EMT、NF-κB以及MAPK/ERK等信号通路。加深基于AIM2对肿瘤发生发展中作 用机制的认识可为肿瘤诊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应激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Tf水平均比术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ER、Hp、CRP水平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NE、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P1NP、BGP、BALP的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确切,可更有效减轻骨折创伤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转录调节因子c-Myb的表达对肺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Myb高表达的4T1乳腺癌细胞株,种植小鼠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检测实验动物肺转移情况,通过荷瘤抑制试验检测肺转移抑制效果。提取组织进行荧光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利用Medisapiens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对c-Myb和Ccl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表达c-Myb的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灶明显减少,其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受限。由数据库分析得出,c-Myb高表达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结论:乳腺癌中c-Myb的表达能够通过炎症因子Ccl2抑制肺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