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给胸部补水     
脂肪是胸部的主要组成部分,腺体和结缔组织漂浮在脂肪之中,当水液运转失调、胸部水液不足时,胸部脂肪会缩水!多吃胶原蛋白食物适量补充胶原蛋白,可使乳房中结缔组织的韧度增加,让胸部看起来更翘挺!胶原蛋白还有凝聚水分的作用,常吃牛筋、鱼皮等胶原蛋白食物,可使乳晕看起来红润而水灵!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疗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246例拟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根据检测结果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最终全部治愈。结论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简便、快速、特异、结果可靠,对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极具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破骨细胞功能状态,了解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标准患儿有68例列入佝偻病组,健康婴幼儿66例列入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isoform 5b,TRACP5b)、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CTX),对所得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组较对照组血清25-(OH)D、TRACP5b、CTX水平均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血清25-(OH)D水平婴儿较幼儿均低,两组血清TRACP5b、CTX水平婴儿较幼儿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25-(OH)D、TRACP5b、CTX水平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组血清TRACP5b、CTX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血清TRACP5b与CTX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破骨细胞活性明显活跃。婴儿破骨细胞活性较幼儿明显活跃,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破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TRACP5b和CTX是评价骨吸收的良好指标。破骨细胞分子标志物可作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4.
患儿,男,9岁,因头晕、复视、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伴精神萎靡6d入院。既往生后4d曾因肠闭锁行部分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25.
目的:重视对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认识及预防.方法:2002年2月~2007年5月收住我院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儿平均日龄22.5 d,男16例,女10例,母乳喂养20例,出血部位在胃肠道、颅内、皮下、注射部位等.结论:随着初生婴儿肌注维生素K之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相对增多,主要高发人群为母乳喂养婴儿,颅内出血多见,预后不良,幸存儿常遗留有后遗症,应预防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静脉注射5%葡萄糖酸钙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葡萄糖酸钙可促进骨髓和牙齿的钙化,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用于缺钙及过敏性疾患等。在临床工作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儿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以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为特征,严  相似文献   
27.
张国玺  许健 《药物与人》2006,19(11):61-61
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治疗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的中成药,近年来用该药治疗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肾主  相似文献   
28.
廖彩真 《健康大视野》2006,14(2):105-105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大多数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2w-乳儿期,常见于1-3个月婴儿。维生素K的缺乏多因胎儿肝功能不成熟;出生时肝内维生索贮存量不足,或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导致。2000年-2004年我院脑神经外科共收治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婴儿共3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我科于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婴儿手足搐搦症87例,其中实验室检查资料较完整的64例。64例中低钙伴低镁血症23例,均属顽固性婴儿手足搐搦症,笔者对此类患儿在常规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的同时,加用硫酸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late vitff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late VKDB)是指生后8天至3月,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发生的出血,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5%~100%,预后不良。现将我院收治36捌患儿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