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95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7篇
  5篇
中国医学   132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5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对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治疗,现就其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刘喜德 《新中医》2014,46(9):202-203
<正>《伤寒论》第107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由柴胡、黄芩、大黄、人参、桂枝、半夏、茯苓、生姜、大枣、铅丹、龙骨、牡蛎组成,全方虚实兼顾,具有和解少阳枢机、清热镇惊安神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伤寒误下,邪热内陷,表里俱病,烦惊、谵语等症。该方用药正如《绛雪园古方选注》所云:"柴胡引升阳药以升阳,大黄引阴药以就阴;参草助阳明之神明,即所以益心虚也;茯苓、半  相似文献   
93.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很多人嗓子觉得不舒服,咳嗽也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所谓的燥咳,重者会出现发炎的症状,因为秋燥让肺最先受损,肺外合皮毛,所以一到秋季,干燥脱皮的肯定是肢体末端的皮肤。隆顺榕为您健康支招,帮助您远离秋燥困扰。  相似文献   
94.
95.
刘叶  石建 《新中医》2008,40(6):12-13
钟嘉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钟教授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温热病、病毒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脑病等,首倡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寻常银屑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中草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获临床痊愈63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86.4%。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血热风燥型的早期银屑病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7.
王亚青 《江苏中医药》2007,39(11):52-52
近年来,笔者采用加味泻黄散治疗小儿慢性唇炎1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气管、肺与皮肤组织的影响。方法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温燥组(C组),凉燥组(D组),每组10只。于处理后第7天与第14天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第14天时,C组、D组气管上皮鳞状化生,C组气管纤毛多呈片状缺损,而D组多呈灶状缺损;两组气管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均较第7天为重,伴气管浆液腺上皮黏液腺化生(D组≥40%、C组≤20%)、肺泡淤血、水肿。C组皮肤表皮呈不规则皱缩、毛球数明显减少;C组、D组足垫部皮肤表皮增厚、汗腺减少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实验结果为外燥导致气管、肺与气管腺体病变提供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
何首乌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为蓼科蓼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及茎叶均为名贵的中药材。块根即何首乌,藤茎为中药中的夜交藤。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甘、涩;具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能;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制首乌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夜交藤性味甘平,人心肝经,具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之功能,对慢性顽固失眠,神经衰弱,颇有效益;尤其对阴虚血少的失眠多梦症效果显著。夜交藤善养血通络,对治疗阴虚血少的络脉阻滞、风湿痹痛有较好的效果。何首乌和夜交藤市场需求且较大,近几年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已经枯竭,而市场需求仍进一步增加,因此目前急需开展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和规模人工种植。自2003年起,我所技术人员对何首乌进行了野生驯化研究和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中药治愈小儿重症湿疹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睿 《河南中医》2008,28(3):70-71
1 典型病例 案1:患儿,男,5月龄,2007年5月14日初诊. 主诉:周身起红色皮疹,伴瘙痒、渗出3月余. 病史:患者为足月顺产儿.于出生后2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发生过敏反应,周身遍布较密集的粟粒样大小的红色皮疹,伴瘙痒,初无渗出.外院诊断为"急性湿疹",给予氯霉素、优卓尔及炉甘石薄荷脑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