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7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530篇
耳鼻咽喉   208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132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2585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029篇
综合类   1987篇
预防医学   358篇
眼科学   135篇
药学   682篇
  21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186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735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173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968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24侧实施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仅3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Ⅱ期愈合。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的肠减压能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与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环周切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前瞻性研究56例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侵犯情况。结果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3%(7/56),远处复发率为25% (14/56);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阳性率为21%(12/56);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33%(4/12),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阴性的7%(3/44)(χ^2=6.061,P=0.014);前者远处复发率为50%(6/12),后者为18%(8/44)(χ^2=5.091,P=0.02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环周切缘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log-rank,P=0.011);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1.7%,明显低于环周切缘阴性者的70.4%。T3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37%(10/27),明显高于T1和T2的0/6和9%(2/23)(χ^2=7.758,P=0.021)。肿瘤直径≥5 cm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39%(7/18),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的13%(5/38)(χ^2=4.803,P=0.028)。结论环周切缘侵犯与浸润深度和肿瘤直径密切相关,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Background In cases of synchronous colorectal hepatic metastases, the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strongly influences on the metastases. Our treatment policy has been to conduct hepatic resection for the metastases at an interval of 3 months after colorectal resection. We examine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interval hepatic resection for synchronous hepatic metastas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16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of hepatic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synchronous, 70 patients; metachronous, 94 patients). Background factors for hepatic metastasis and postoperative results were compared for synchronous and metachronous cases. Results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for 164 patients at 3, 5, and 10 years postoperatively was 71.9%, 51.8%, and 36.6%, and the post-resection recurrence rate in remnant livers was 26.8%. Interval resection for synchronous hepatic metastases was conducted in 49 cases after a mean interval of 131 days. No difference was seen in postoperative outcome between synchronous and metachronous cases. Conclusion The outcome was similarly favorable in cases of synchronous hepatic metastasis and in cases of metachronous metastasis. Delaying resection allows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hepatic metastases, and is beneficial in determining candidates for surgery and in selecting surgical procedure.  相似文献   
44.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选择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1.2±3.2)d,无死亡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3.6%),经过局部引流而自然愈合1例,因直肠阴道瘘进行横结肠造口转流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气化术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0年9月至2006年5月收治并联合施行TURP和TUVP共的165例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Ⅱ度80例,Ⅲ度54例,Ⅳ度31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5~170min,平均100min,出血量100~500ml,平均出血量180ml。随访1~2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30.4±3.9)分降至术后(9.3±2.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4±2)分降至(2±1)分。最大尿流率Qmax由(9.5±1.2)ml/s到术后(18.1±2.9)ml/s。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优点多,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单一的电切术和单一的气化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方法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对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术(LP术组)53例及传统开腹根治术135例,比较两组和两组内患者造口与未造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差异。结果LP术组造口与未造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4.6%(1/22)与6.5%(2/31),χ~2=0.08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术组造口与未造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3% (1/43)与8.7%(8/92),χ~2=1.0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术组与OP术组行造口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P=0.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术组与OP术组未行造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P=0.288,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不会增加吻合口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48.
张兵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6):24-25
目的 探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6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VP治疗,其中伴全身症状和泌尿系并发症2种以上的高危患者、前列腺重量>50g的患者共68例.平均年龄72.5岁,经围手术期处理后行TUVP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24个月,平均IPSS从26.6下降至6.6、MFR从6.2ml/s上升到18.6ml/s、PVR从376ml下降到8.9ml.结论 TUVP治疗BPH以及高危重度BPH是安全有效的,强调术中对前列腺尖部采用电切治疗以避免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35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5.7%,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82.9%(29/35)。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3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1%和54.3%,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为78.9%、52.6%、36.8%,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7%。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llroth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及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直径小于5 cm的肝细胞性肝癌(简称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87例临床诊断为小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手术组。随访时间6-71个月,采用Kap 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试验被用来估计生存曲线的不同。结果本研究结束后,共有67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死亡。射频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76.7%、69.7%,手术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2.9%、75.4%,两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32)。全组共有43例肿瘤复发,射频组25例,手术组18例。两组间的复发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6.47,P=0.01)。射频组与手术组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3%、40.3%、35.3%与71.1%、45.7%、、30.9%,两组的无瘤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06,P=0.80)。结论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有相近的疗效。射频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