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8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217篇
基础医学   1754篇
口腔科学   269篇
临床医学   2463篇
内科学   1828篇
皮肤病学   238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62篇
综合类   5236篇
预防医学   2110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1013篇
  5篇
中国医学   703篇
肿瘤学   93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951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749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765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679篇
  2000年   785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套式PCR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套式PCR建立快速检查方法来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细菌。方法 采用细菌 1 6SrRNA基因通用引物 ,通过套式PCR方法对细菌进行扩增 ,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作一评价。结果 临床常见细菌扩增反应为阳性 ,其他病原微生物及人类基因组DNA为阴性。结论 本法具有敏感、快速、特异、准确的优点 ,是一种可靠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22.
用 34对特异性引物对 AKR、BAL B/ c、C5 7/ BL、DBA/ 2、CBA、A/ WY、6 15和 T739等 8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用 PCR方法进行遗传检测 ,并从中选用 6对引物 ,对这些品系小鼠进行二重和多重 PCR检测。结果二重PCR在和单一 PCR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扩增出两条与预其相同的条带 ,而三重 PCR则没有得到三条预期的条带 ,出现了干扰现象。通过二条条带的相对和绝对距离可以鉴别出 8个不同的近交系小鼠 ,表明二重 PCR可应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 ,二重 PCR遗传检测方法具有方便简单、省时的优点多重PCR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可靠的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法。方法:取外周静脉血100μl,用ROSE法提取基因组DNA,用两对引物:P192F 5′-TAT TGT TGC TGT GGG ACC TGA G-3′,P192R 5′-CAC GCT AAA CCC AAA TAC ATC TC-3′;P55F 5′-GAA GAG TGA TGT ATA GCC CCA G-3′,P55R 5′-TTT AAT CCA GAG CTA ATG AAA GCC-3分别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AlwI,NlaⅢ对两种PCR产物分别进行酶切,3%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扩增的两个PCR产物在192、55多态性位点大小分别为99bp、170bp。Alw I酶切后,凝胶电脉得到完全酶切(66bp,33bp),部分酶切(99bp、66bp、33bp),未被酶切(99bp)三种类型DNA片段(RR,QR,QQ基因型);NlaⅢ酶切后,凝胶电脉得到部分酶切(170bp,126bp,44bp),未被酶切(170bp)两种类型DNA片段(LM,LL基因型)。经双盲重复检测,结果一致。应用此方法对胃癌患者血样标本检测,发现其PON1基因多态性在192位点频率较高。结论:采用一步PCR-RFLP技术可以建立简单、稳定、可靠的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法。  相似文献   
24.
2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versity of urease gene and urease activity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of urease gene and rapid urease activity tes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urease activity of different clinical isolates of H. pylori. Results: H. pylori clinical isolates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PCR-RFLP results of urease gene and urease activity. Type Ⅰ , possessing strong urease activity (0. 11) and presented 1 fragment of 1. 7 kb by PCR-RFLP, had close relations with gastric ulcer; type Ⅱ , with the weakest urease activity (0. 07) and 2 fragments (1. 3 and 0. 4 kb respectively) , was associated with duodenal bulb ulcer; type Ⅲ , with the strongest urease activity (0. 12) and 2 fragments (0. 4 and 0. 17 kb) with or without 1 fragment (0. 23 or 0. 37 kb) , was responsible for gastritis; type Ⅳ , with weak urease activity (0. 09) and 2 fragments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建立高表达醛糖还原酶相似基因的细胞株。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醛糖还原酶相似基因导入HepG2细胞,建立稳定表达该基因的细胞株,采用PCR,RT-PCR等方法鉴定醛糖还原酶相似基因在HepG2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高表达醛糖还原酶相似的转染细胞株。  相似文献   
27.
性传播疾病(性病,STD)是指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行为是其主要传播途径,除此之外还有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职业性传播以及胎盘产道和母乳传播等传播方式[1]。广泛开展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就性病常见的几种主要实验检测方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混合感染的可靠性。方法用ABI5700自动荧光PCR分析仪检测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H)、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及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单纯疱疹病毒(HSV),分析STD混合感染中5种6型病原体的组合及比率。结果5种6型病原体均有混合感染的情况。女性CT出现混合感染的比率高于男性,男性UU出现混合感染的比率高于女性(P<0.01)。14种类型混合感染中2种病原体感染的类型占10种,其中CT+UU型混合感染达86.6%。结论用FQ-PCR检测STD准确、方便、快捷,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多种病原体的联合检测,以及早发现混合感染者。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方法,探讨了该方法的某些实验条件。用PCR检测24例临床患儿尿标本。证明PCR方法特异、敏感、简便而快速。同科不同属病毒如HSV、EBV等以及人源正常细胞均无假阳性结果:最小检出量可达0.1fg DNA,相当于6个基因拷贝;用水浴箱手控时间即可进行PCR循环,30次循环仅需97min30s;PCR和DNA杂交检测尿标本中HCMV阳性例数分别为20和14例。该结果证明HCMV感染儿童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初步表明儿童肾病综合症与HCMV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