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7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424篇
内科学   2145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267篇
外科学   666篇
综合类   68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6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630篇
  4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述了全国范围内污泥中重金属赋存水平以及污泥施用到农田后重金属产生的危害,重点阐述了采用物理、化学、微生物方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并对这几种方法的去除效率、处理成本以及环境安全性进行了比较,最后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2.
污水生物处理中重金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污水处理中重金属的毒理学研究现状,包括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理、重金属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的具体影响和决定因素、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其驯化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3.
目的:以安徽省合肥市郊大蜀山几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为例,分析铅(Pb)在药用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初步探索Pb在药用植物体内分布的规律。方法:采用湿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元素的含量。结果:植物体内Pb的含量与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有关。本实验为从源头控制中药材和中成药重金属超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65.
Recent clinical trials with rapamycin-eluting stents have shown very low restenosis rates.1-4 However, the higher penetration of drug eluting stent (DES) in China is being limited by the high costs of these imported devices, especially when considering multiple stenting.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测定在不同的萃取条件下橘红中重金属的量,探讨这些条件对超临界CO2萃取橘红中重金属的影响。方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 aDDC.3H2O)作为配合剂,乙醇为夹带剂,设计正交试验,采用ICP-M S测定橘红中Cu、A s、Pb的量。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配合剂和萃取时间等条件。结果在样品为10 g时,萃取压力25 M Pa,温度60℃,配合剂N aDDC用量2 g,萃取时间3 h,夹带剂乙醇用量10 mL,萃取后重金属的量可达到美国FDA标准。结论萃取后的药材中重金属量显著下降,为降低中药材中重金属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7.
郝力  丁美珍 《浙江医学》2006,28(2):100-102
目的探讨检测宫颈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1、2(TIMP1、TIMP2)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3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的MMP2、MMP9、TIMP1和TIMP2进行检测。结果MMP2、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9%、2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IMP2在ⅡB、Ⅲ期患者组织中和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未见表达,与Ⅰ、ⅡA期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P基因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展及转移过程。TIMP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郭丹  杨西晓  侯连兵 《医药导报》2005,24(10):934-935
目的 建立中药常通口服液中重金属铅(Pb)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常通口服液中铅的含量,RF功率 1.35 kW,反射功率 < 5W,采样深度6.8 mm,溶液提升量 1 mL·min-1,氩气流量:冷却气 12.0 L·min-1,辅助气 1.0 L·min-1,雾化气1.0 L·min-1。结果铅在1~8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2.86%。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可用于常通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常通口服液中铅含量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69.
目的:测定中药常通口服液中重金属汞(Hg)的含量.方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重金属Hg在4~2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6),平均回收率为98.38%(n=5),RSD为2.41%.常通口服液中重金属Hg的含量符合规定.结论: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快捷、灵敏.  相似文献   
70.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I) is a Ca(2+)/calmodulin-binding enzyme that generates nitric oxide (NO*) and L-citrulline from the oxidation of L-arginine, and superoxide (O(2)*(-)) from the one-electron reduction of oxygen (O(2)). Nitric oxide in particular has been implicated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vasodilator tone, hyperten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perties of neuronal function. Unlike Ca(2+), which is tightly regulated in the cell, many other divalent cations are unfettered and can compete for the four Ca(2+) binding sites on calmodulin.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surve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divalent metal ions on NOS I-mediated catalysis. As in the case of Ca(2+), we demonstrate that Ni(2+), Ba(2+), and Mn(2+) can activate NOS I to metabolize L-arginine to L-citrulline and NO*, and afford O(2)*(-) in the absence of L-arginine. In contrast, Cd(2+) did not activate NOS I to produce either NO* or O(2)*(-),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a(2+) and either Cd(2+), Ni(2+), or Mn(2+) inhibited enzyme activity. These interactions may initiate cellular toxicity by negatively affecting NOS I activity through production of NO*, O(2)*(-) and products derived from these free radic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