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59篇
  免费   2994篇
  国内免费   890篇
耳鼻咽喉   285篇
儿科学   205篇
妇产科学   2207篇
基础医学   2833篇
口腔科学   927篇
临床医学   2647篇
内科学   1413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1679篇
特种医学   10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2826篇
综合类   487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1305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323篇
  29篇
中国医学   1275篇
肿瘤学   430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1139篇
  2020年   1037篇
  2019年   845篇
  2018年   772篇
  2017年   1091篇
  2016年   1232篇
  2015年   1179篇
  2014年   2149篇
  2013年   1820篇
  2012年   1722篇
  2011年   1877篇
  2010年   1495篇
  2009年   1287篇
  2008年   1221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1128篇
  2005年   870篇
  2004年   727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106篇
  1982年   125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115篇
  1979年   71篇
  1978年   68篇
  1977年   59篇
  1976年   69篇
  1973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宫腔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宫腔超声造影技术是指向子宫腔内注入造影剂使宫腔扩张、内膜分离后,在经阴道超声下观察子宫内膜及宫腔内病变情况,该技术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病变为弥漫性或局灶性以及局灶性病变的位置和特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宫腔超声造影的发展和操作过程及技术要领,重点讨论宫腔超声造影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介绍该技术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讨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提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结合Bethesda2001报告分类标准,采用TCT制片技术,随机对这6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6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非典型鳞状上皮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IL)14例,病理符合率为87.5%。结论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DSA)定位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86例肺部周围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在DSA的定位下进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同时进行纤支镜刷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组患者在CT定位下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对比A组三种方法诊断结果的阳性率、PCNA与TBLB、BB、BAL比较的诊断结果的阳性率,以及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BLB、BB、BAL三种方法两两比较x 2分别为0.84、0.54、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与TBLB、BB、BAL三种方法对比x 2值分别为0.12、0.06、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BLB联合BB、BAL检查诊断结果阳性率为83.72%(36/43),明显高于PCNA诊断的阳性率69.77%(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3.95%)显著低于B组患者(3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B、BB、BAL、PNCA均对肺部周围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BLB后常规进行BB和BAL能提高诊断结果的阳性率,并且DSA定位下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结合血管内超声技术对冠心病临界病变行介入治疗后产生不良事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均在术前做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采取血管内超声检查,当最小管腔面积符合时行支架植入术。把患者分成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与升高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升高组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机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预测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术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可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中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06例中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手术前采用紫杉醇与顺铂( T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有效率和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并测定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化疗前后观察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5.24±1.35) cm、(2.64±0.6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47,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3.725、5.392,χ2=4.28, 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MMP-9均比化疗前有明显降低( t=3.130、4.724,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中期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为宫颈病变的患者980例,采用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其中,送检样本阳性涂片患者102例,均行阴道镜检查,于阴道镜下取组织活检.结果 980例患者的102例阳性患者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癌前病变(HSIL)及不典型腺细胞(AGC)的检出率分别为6.1%、0.6%、2.1%和1.5%;对细胞学阳性样本进行阴道镜组织活检,两种检测结果比较:LSIL为72.4% (21/29),HSIL为93.8% (15/16).结论 TCT筛查可增加宫颈病变阳性诊断率,对于高度疑似患者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阴道组织活检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TGF-β1在39例宫颈腺癌及20例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27/39),在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00%(3/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7,P=0.000);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仅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37).结论 TGF-β1对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重庆綦江地区子宫颈病变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重庆綦江地区女性体检人员和门诊患者共1376例,其中体检人员977例,门诊患者399例。所有受试者均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筛查HR-HPV,分析HR-HPV感染与年龄及孕次的关系,并与临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HR-HPV感染阳性在不同年龄段中呈现“U形”分布,其中以16~20岁HR-HPV感染率最高,为46.9%(15/32),高龄组(〉55岁)次之,为39.1%(18/46)。HR-HPV感染与孕次无相关性(r=0.12,P〉0.05)。1040例接受一般阴道镜检查者中,以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最高,为90.0%(9/10);1148例接受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者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HR-HPV阳性率最高,为100.0%(8/8);42例病理检查(病检)样本中,以宫颈鳞状上皮高度病变(CIN3)和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最高,均为100.0%(5/5、4/4),而在病检确认的4例健康体检者中,无一例显示HR-HPV阳性。结论基于HC2的HR-HPV定期筛查对识别和监测HR-HPV感染高危人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流行病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联合复方斑蝥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病理检测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54例(给予同步放、化疗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和对照组54例(给予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发生骨髓抑制、乏力及盗汗等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乏力、盗汗发生率分别为79.6%(43/54)、16.7%(9/54)、24.1%(13/54),对照组分别为96.3%(52/54)、64.8%(35/54)、55.6%(30/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83、25.926、11.167,P<0.05)。结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联用复方斑蝥胶囊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cedure of a simple and 10-minute cervical nerve root block (CNRB) under ultrasonic guidance, and to report the clinical outcomes, disorders, and complications. Records of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CNRB, were reviewed under ultrasonic guidance at the hospital from 2010 through 2012. The procedure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rm and shoulder pain was evaluated by use of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Forty-three patients agreed to undergo CNRB under ultrasonic guidance. Nerve roots from C5 to C8 were affected in 41, and these nerve roots were readily distinguished. Two of the 43 participants did not receive injections because impediments in visualizing the affected nerve root. Of the 41 who received injections, radicular pain immediately disappeared in 39, who continued to feel pain relief 1 month later. However, pain recurred in 15 patients (38%), of whom 11 underwent cervical spine surgery. The rest of 24 patients felt sustained pain relief longer than 3 months after the injection, significantly. Although one patient had recurrent radicular pain 10 months later, the pain could be controlled by medication. At the final follow-up periods, 17.2 (10–24 months), the median VAS score of the patients, 23 (0 to 71 mm),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P = 0.001) in comparison to before injection 88 (range; 56–100).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The cervical nerve root block under ultrasonic guidance simply, safely, and efficaciously decreased radicular pain for 17.2 months in 62% patients with intolerable radicular p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