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15篇
  免费   15302篇
  国内免费   11565篇
耳鼻咽喉   1008篇
儿科学   2237篇
妇产科学   1598篇
基础医学   16503篇
口腔科学   2879篇
临床医学   19243篇
内科学   21426篇
皮肤病学   1781篇
神经病学   4375篇
特种医学   39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9771篇
综合类   52541篇
预防医学   11152篇
眼科学   1680篇
药学   21976篇
  206篇
中国医学   16993篇
肿瘤学   11620篇
  2024年   2609篇
  2023年   8516篇
  2022年   6917篇
  2021年   8421篇
  2020年   6922篇
  2019年   7559篇
  2018年   4176篇
  2017年   6053篇
  2016年   6405篇
  2015年   6602篇
  2014年   8631篇
  2013年   8907篇
  2012年   11647篇
  2011年   12800篇
  2010年   12216篇
  2009年   10778篇
  2008年   10180篇
  2007年   9260篇
  2006年   8659篇
  2005年   9266篇
  2004年   7059篇
  2003年   5939篇
  2002年   4664篇
  2001年   4272篇
  2000年   3337篇
  1999年   2321篇
  1998年   1663篇
  1997年   1280篇
  1996年   893篇
  1995年   769篇
  1994年   589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郜志广 《颈腰痛杂志》2006,27(6):519-520
眩晕、恶心,心慌气短,咽喉部异物感﹑梅核气样不适,颈肩背臂疼痛,麻木,牵扯样不适,这些病症令患者痛苦,都属于烦恼、缠绵难治之列,却分属于神经,五官骨伤等科,没人将其归为同一类病。这些临床上难治,病因不明,迁延难愈的证侯,仔细探求,皆可由颈7解释,从颈7偏位考虑,可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症状解释。因此,将其统一归为颈部症候群,命名为“颈7综合征”。我们首次提出“颈7综合征”的概念,并用复位颈7、胸1及手法尝试治疗。解除了以往诊断不明,治疗效果差的数十例病人的痛苦。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19 ̄59岁。病程1个月至两年。…  相似文献   
992.
993.
本文简要介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生理及其在治疗糖尿病,尤其是伴胰岛素抵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实验感染SRV-1的12只恒河猴,通过活检和尸检的淋马结观察了淋巴结组织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淋巴结的病变可分为5个类型;Ⅰ.弥漫增生型;Ⅱ.巨泸泡增生型;Ⅲ.肉瘤样增生型;Ⅳ.清型和Ⅴ.淋巴组织耗竭型。随着感染后的不同时间5个类型交错存在和演变,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表明。除1例(89008)外,均显示淋巴结内有SRV-1 gp-20抗原的持续存在,最长者达2年。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小鼠骨髓细胞长周期培养(LTBMC)体系,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rhIL-1α)对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rhlL-1α作用后,小鼠LTBMC中悬浮细胞数增多,其中粒单系祖细胞(CFU-GM)数量也明显增加,维持时间延长。表明rhIL-1α能促进小鼠造血细胞在体外LTBMC中增殖并分化,而且与剂量有关系。rhIL-1α加入的时间,以骨髓细胞2次接种时同时加入为好,延迟加入则作用减弱。本实验对骨髓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和自体骨髓移植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TAL-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1p32。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25%的患者该基因5’端发生丢失(约100kb),与SIL基因5’端相融合,形成SiL-TAL-1融合基因。我们用筑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SIL-TAL-1融合基因转录本。在17例T-ALL中4例检测到该融合mRNA,并证明该转录本由SIL基因第1外显子与TAL-1基因第3外显子拼接而成。对该法的敏感度测定显示,可从10 ̄6个正常细胞中检测出1个肿瘤细胞,并在2例缓解期标本中检测到微量残留白血病(MRD)。此外,对3例有融合转录本患者的DNA进行PCR检测发现,其TAL-1基因5’端丢失的位点相同,均为Tal ̄(d1)重组。可见,TAL-1基因的改变是T-ALL一个有用的克隆标志,为其诊断和残留白血病检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1000.
VE缺乏组、1/3需要量组、需要量组、3倍需要量组、20倍需要量组的初断奶小鼠喂养8周后观察T淋巴细胞转化及M中诱导IL-1反应。结果表明,VE增强半合适、合适剂量ConA诱导的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且半合适剂量诱导的反应高于合适剂量,VE增强合适剂量PHA诱导的脾T细胞反应,但不影响其诱导胸腺T细胞反应。VE还提高MΦ诱导IL-1生成。上述实验以缺乏组反应最弱,3倍量组反应最强,而20倍量组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