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6篇
  免费   2359篇
  国内免费   848篇
耳鼻咽喉   412篇
儿科学   2386篇
妇产科学   1285篇
基础医学   4097篇
口腔科学   757篇
临床医学   3823篇
内科学   9516篇
皮肤病学   536篇
神经病学   1770篇
特种医学   1743篇
外科学   7505篇
综合类   6059篇
预防医学   5778篇
眼科学   566篇
药学   2975篇
  13篇
中国医学   811篇
肿瘤学   4711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897篇
  2021年   1351篇
  2020年   1129篇
  2019年   3987篇
  2018年   3243篇
  2017年   1877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032篇
  2014年   2464篇
  2013年   2116篇
  2012年   2281篇
  2011年   2420篇
  2010年   2037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1803篇
  2007年   1790篇
  2006年   1511篇
  2005年   1344篇
  2004年   1139篇
  2003年   995篇
  2002年   768篇
  2001年   797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1篇
  1985年   1022篇
  1984年   1457篇
  1983年   1076篇
  1982年   1172篇
  1981年   1127篇
  1980年   982篇
  1979年   1099篇
  1978年   1006篇
  1977年   699篇
  1976年   896篇
  1975年   789篇
  1974年   706篇
  1973年   7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培养液在 pH值为 6 .8、7.3、7.6条件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人肝癌细胞 74 0 4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MTT法于 96孔培养板上进行杀伤实验 ,测定培养液pH值分别为 6 .8、7.3、7.6状态下 ,rIL - 2、IFN -α2b、ADM、及与维拉帕米联合杀伤人肝癌细胞 70 4 0的差异。结果 pH值为 7.6状态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杀伤效果最佳。pH值为 6 .8、7.3、7.6时 ,IFN -α2b都能增加ADM抗肿瘤作用 ,但pH值为 7.6时 ,IFN -α2b +ADM杀伤效果最佳。结论 在偏硷性环境下 ,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2.
胸腺肽α1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用胸腺肽α1治疗 2个月 ,第 1个月每日 1.6 mg,第 2个月隔日 1.6 mg,均为皮下注射 ,观察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患者生活质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用胸腺肽α1前 ,CD4、CD4 /CD8、NK细胞分别为 (32 .33± 6 .2 5 ) %、(0 .77± 0 .2 3) %、(16 .0 5± 6 .79) % ,治疗后为 (39.4 2± 9.2 6 ) %、(1.19± 0 .5 3) %、(2 4 .37± 8.2 3) %。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意义 (P<0 .0 5 ) ,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提高 (P<0 .0 5 )。结论 :胸腺肽α1能提高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是较理想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83.
人胰胆管合流异常胆汁对胆管细胞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患者的胆汁对人胆管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APBDU与胆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PBDU患者胆汁对胆管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经APBDU胆汁处理的胆管细胞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PBDU患者胆汁与正常对照胆汁比较,能明显促进胆管细胞的增殖(P<0.05),这种促增殖作用可被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celecoxib或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经APBDU胆汁处理的胆管细胞其处于S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经APBDU胆汁处理的胆管细胞其c-erbB-2表达增多。结论APBDU患者的胆汁对正常胆管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潜在致癌活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2cM(centi—Morgon,里摩)。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染色体4p15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1,34%,最高的是D4S3103位点(35.62%);最低的是D4S2933位点(12.50%)。可能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范围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cM的遗传距离内,该区域内有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D4S1546位点杂合缺失与肿瘤直径显著相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索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后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限定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cM的范围内。该区域内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85.
Manage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because of erosion of vessels by esophageal cancer may be challenging. We present herein the angiographic images of a 49-year-old patient who was admitted with massive bleeding from a tumor-eroded inferior thyroid artery. Attempts to control the bleeding by means of flexible endoscopy and insertion of a Sengstaken–Blakemore tube had failed. The diagnosis was impressively demonstrated by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intravenous contrast in the arterial phase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b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The bleeding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superselective catheterization and coiling of the eroded vessel.  相似文献   
86.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16年间收治的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位于胰头部4例,胰体尾部12例,瘤体长径平均12cm。结果行肿瘤摘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远端胰腺及脾脏切除3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因肿瘤广泛侵浸未能切除1例。治愈性切除率为93.75%(15/16),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资料显示:11例良性肿瘤患者全部存活,已2~16年。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因肿瘤广泛侵犯未能切除者,术后5个月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胰体尾切除并左肝切除者存活2年;胰十二肠切除者2例,分别存活1年和6年,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1例已存活12年8个月。结论钡餐,B超,CT,MRI,以及ERCP对该病有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沃辛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10例腮腺沃辛瘤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为单侧腮腺单发病灶(8/8),沃辛瘤可单侧单发(5/10),亦可双侧或多发(5/10)(P<0.05);沃辛瘤多位于腮腺浅叶(13/17),腮腺多形性腺瘤可位于浅叶(6/8),亦可位于深叶或占据深浅叶(2/8)(P<0.05);多形性腺瘤在T2WI中以高信号多见(5/8),沃辛瘤以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17/17)(P<0.05);性别分布上腮腺多形性腺瘤女性多见(6/8),沃辛瘤男性多见(7/10)(P<0.05);年龄分布上沃辛瘤为50岁以上者多见(6/10),多形性腺瘤中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者分布相近,各为4例(P<0.01)。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特征表现和临床资料相结合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沃辛瘤可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8.
前列腺癌中PI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IM-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5例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中PIM-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BPH、20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和42例PCa组织标本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染色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结果 5例PCa组织PIM-1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63、0.55、0.42、0.91、0.76,2例BPH中其相对值为0.26、0.27。BPH、HGPIN和PCa组织中PIM-1蛋白阴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20%(4/20)和2%(1/42),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12)、20%(4/20)和12%(5/42),阳性列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60%(12/20)和86%(36/42),PCa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GPIN和BPH(P值均〈0.05)。PIM-1蛋白表达水平随PCa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强,在有和没有淋巴结转移PCa组织中PIM-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10)、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1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和发展相关,PIM-1表达水平与PCa分期、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成为PCa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9.
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方法以主动监测与系统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年全年入住ICU 38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判,并与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 ICU的医院感染率是28.8%,显著高出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23.6个百分点;因医院感染而导致死亡的占ICU总死亡的36%;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0%,而双重感染达78.7%;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61.7%,但多部位多器官感染占29.6%. 结论 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性;其相关因素有病情重、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侵入性诊疗操作多与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前后TNF-α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NF-kB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EPO组[缺氧复氧前24h,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U/ml的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EPO+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10U/ml的RHuEPO和5μg/ml的PDTC)和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5μg/ml的PDTC)。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变化,同时以EMS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NF-kB活性变化。结果缺氧复氧损伤前,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较弱。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水平较损伤前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EPO组TNF-α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1)。缺氧复氧损伤前EPO组NF-kB活性高于其他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NF-kB活性显著高于损伤前对照组(P〈0.01),EPO组NF-kB活性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EPO预处理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缺氧复氧后NF-kB活性升高被抑制有关。EPO预处理可能通过NF-kB活化的负反馈机制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NF-kB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