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59篇
  免费   7248篇
  国内免费   2792篇
耳鼻咽喉   1334篇
儿科学   872篇
妇产科学   688篇
基础医学   5005篇
口腔科学   3242篇
临床医学   27744篇
内科学   10591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7054篇
特种医学   18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4篇
外科学   12552篇
综合类   60844篇
预防医学   12870篇
眼科学   2319篇
药学   21708篇
  426篇
中国医学   7879篇
肿瘤学   3762篇
  2024年   1044篇
  2023年   4482篇
  2022年   3640篇
  2021年   4671篇
  2020年   5330篇
  2019年   4331篇
  2018年   2064篇
  2017年   4055篇
  2016年   4396篇
  2015年   4876篇
  2014年   8831篇
  2013年   8751篇
  2012年   10504篇
  2011年   10888篇
  2010年   9933篇
  2009年   9540篇
  2008年   10744篇
  2007年   9829篇
  2006年   9749篇
  2005年   10755篇
  2004年   8502篇
  2003年   9807篇
  2002年   8196篇
  2001年   6968篇
  2000年   4772篇
  1999年   3998篇
  1998年   3231篇
  1997年   2961篇
  1996年   2574篇
  1995年   2100篇
  1994年   1649篇
  1993年   1149篇
  1992年   945篇
  1991年   771篇
  1990年   590篇
  1989年   674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71.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诊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行冠状动脉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患者进行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比较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等级间冠状动脉钙化斑块(CACP)的参数,比较DSCT与CAG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等级间CACP体积、CACP数目、CACP钙化积分和CACP当量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狭窄程度的增高,CACP体积逐渐增大,CACP钙化积分逐渐增多,CACP钙化积分和CACP当量块逐渐增加(P<0.05)。DSCT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灵敏度为88.6%(241/271),特异度为96.8%(717/741);阳性预测值为90.9%(241/265),阴性预测值为95.8%(717/741),准确率为94.6%(958/1013),两种检测方法具有显著的一致性(Kappa=0.735,P<0.05)。结论 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较好,可用于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且具有无创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行EMR手术,B组行高频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B组(80.00%)(P0.05)。A组住院时间为(4.61±1.13) d,短于B组的(6.52±1.21) d(P0.05); A组手术时间为(85.24±16.54) min,短于B组的(105.52±16.33) 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33.46±8.51) ml,短于B组的(46.67±8.42) ml(P0.05)。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54±4.72) h,短于B组的(25.61±4.55) h(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磁共振结合高分辨率CT在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2月接收患有中耳乳突炎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以及高分辨率CT进行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后手术特征显示度。结果诊断后,磁共振联合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显示度高于单独使用磁共振或高分辨率CT诊断(P<0.05)。结论使用磁共振结合高分辨率CT对中耳乳突炎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显示度较高,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观察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治疗的10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米索前列醇术前宫颈预处理,观察组采取卡孕栓术前宫颈预处理。观察两组宫颈松弛情况、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6.79±0.83)mm、手术时间(36.35±12.07)min、术中出血量(39.67±12.24)ml相比,观察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7.65±0.96)mm相对较宽,手术时间(27.96±8.43)min、术中出血量(22.58±13.19)ml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提升宫颈扩张效果,减轻手术损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口内入路和颌下入路治疗成人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75例成人髁突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口内手术入路,对照组35例采用颌下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张口度、歪斜情况、咬牙合关系、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张口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开口偏斜率、面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入路和颌下入路在治疗髁突骨折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手术入路的不同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研究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CT诊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MRI进行诊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期诊断确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期诊断确诊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的分期诊断确诊率为6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诊断中,使用CT联合MRI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确诊率,对患者往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所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和实行.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本研究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LO)评价双侧中央暗点患者使用棱镜后的眼球运动反应.方法 本预试验共招募6例有双侧中央暗点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以及6例正常视力的志愿者.首先用Nidek MP-1微视野仪确认患者的中央暗点和优选视网膜注视点(PRL),然后用Rodenstock SLO,在将视标投射在优选视网膜注视点时拍下实时视网膜像,接着在受检者眼前加入6~8 PD的棱镜,要求受检者保持注视视标,这时通过视网膜标记来测量视网膜像的移位量,以及随后发生的优选视网膜注视点的再次注视.过程中平均移位量和再次注视时间通过图像软件(ImageJ software)来计算.结果 实验组再次注视时的移位量在3个像素点或11.66个弧分之内(x轴:2.90±3.92,y轴:2.53±4.18).对照组再次注视时的移位会准确些(x轴:0.33±1.15,y轴:0.89±2.50),但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1.32,Px>0.05;ty=0.80,Py>0.05).对照组再次注视时间(0.98±0.19)s较实验组(2.83±1.63)s要短,差距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1).其中有1例实验组受检者没有发生再次注视,其结果被排除并单独分析.结论 研究发现,双眼中央暗点患者对棱镜物像转移后的再注视反应与正常人接近,但实验组再注视明显较对照组慢,并有1例受检者没有发生再注视.该数据说明双侧中央暗点患者无论眼前有没有棱镜,都会利用相同的视网膜位置视物,因此,通过棱镜物像再定位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肿瘤血流量存在的异质性及容积灌注CT成像对降低肿瘤异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十二指肠结节病例的132例,其中腺癌48例,间质瘤52例,淋巴瘤32例。所有的病例均行单层面灌注CT和容积灌注CT成像扫描,比较两者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变异系数评价两者在影像学异质性的差异,评价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响。结果 容积灌注CT成像与单层面灌注CT诊断恶性结节的效能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中高分化组及低分化组两个亚组的容积灌注CT成像的变异系数也均小于单层面灌注CT的变异系数,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量差异性的大小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容积灌注CT成像与单层面灌注CT检查在诊断效能上无明显差异,稳定性好,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对评价十二指肠肿瘤血流量有着一定影响,容积灌注CT成像能够降低肿瘤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