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97篇
  免费   7222篇
  国内免费   2792篇
耳鼻咽喉   1331篇
儿科学   867篇
妇产科学   672篇
基础医学   4986篇
口腔科学   3229篇
临床医学   27434篇
内科学   10577篇
皮肤病学   346篇
神经病学   7054篇
特种医学   184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4篇
外科学   12525篇
综合类   60798篇
预防医学   12832篇
眼科学   2316篇
药学   21694篇
  386篇
中国医学   7867篇
肿瘤学   3756篇
  2024年   1034篇
  2023年   3979篇
  2022年   3640篇
  2021年   4624篇
  2020年   5315篇
  2019年   4326篇
  2018年   2061篇
  2017年   4054篇
  2016年   4396篇
  2015年   4876篇
  2014年   8831篇
  2013年   8751篇
  2012年   10504篇
  2011年   10888篇
  2010年   9933篇
  2009年   9540篇
  2008年   10744篇
  2007年   9830篇
  2006年   9744篇
  2005年   10755篇
  2004年   8502篇
  2003年   9807篇
  2002年   8196篇
  2001年   6968篇
  2000年   4772篇
  1999年   3998篇
  1998年   3231篇
  1997年   2961篇
  1996年   2574篇
  1995年   2100篇
  1994年   1649篇
  1993年   1149篇
  1992年   945篇
  1991年   771篇
  1990年   590篇
  1989年   674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比较纤维鼻咽喉镜手术与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声带息肉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纤维鼻咽喉镜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6%和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和3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优于纤维鼻咽喉镜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中肿大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EBUS-TBNA超声内镜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的活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行EBUS-TBNA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我们使用以下EBUS超声内镜特征来预测淋巴结的良恶:回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纵横比,形态,边界,淋巴门有无,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肿大淋巴结EBUS-TBNA超声内镜下的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以 P<0.05 为标准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1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227个淋巴结进行回顾性分析,67.4%的肿大淋巴结被证实为恶性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声、长轴及短轴的长度、正常淋巴门结构的消失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可以通过这些超声特征提高EBUS-TBNA对纵隔恶性淋巴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病人8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普通护理,研究组41例给予优质临床全面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2.68%,对照组为8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在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均明显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3例,发生率7.32%,对照组为8例,发生率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良性卵巢囊肿的病人实施优质的护理后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生存质量,病人在院护理体验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44.
摘 要目的:探讨 CT 和 MRI 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长沙中心医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行 手术治疗的 80 例肝癌患者,均应用 CT 和 MRI 进行检查,比较分析 80 例患者的肝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结果,不同大小肿瘤 的诊断结果。 结果:MRI 对肝癌的检出率为 96.25 %,显著高于 CT 的 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的肝内病灶、肝外病灶数目显著高于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对肝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为 95.83 %, 显著高于 CT 的 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RI 对于肝癌的检出率,肝内、外病灶检出数目及肝 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能更好的为进一步治疗肝癌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69岁。主诉:乏力气短1月余,咯血1次。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月余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乏力,以双下肢为著,伴咳白色泡沫样痰,于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约100 ml,后痰中带血,为粉红色。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未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接种史不详。于2019年5月22日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右下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右下肺浊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音。  相似文献   
46.
张巍 《当代医学》2016,(20):45-46
目的:探析宫颈癌临床分期中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活检及手术证实的宫颈癌患者8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予以16层螺旋CT容积增强扫查,获得宫颈癌多平面图像,评估比较16排螺旋CT扫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及手术结果。结果 CT分期Ⅰ期25例,准确率为96.0%;Ⅱa期30例,准确率为85.7%;Ⅱb期19例,准确率为78.9%;≥Ⅲ期为6例,准确率100.0%,与手术和随访后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扫描Ⅰ期可为假阴性;Ⅱa期为癌细胞累及阴道上2/3;Ⅱb期癌细胞与盆壁肌肉距离超过3 mm,显示子宫旁结节影或不规则性非血管性条索,Ⅱb期为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子宫旁癌细胞浸润;≥Ⅲ期为侵入直肠膀胱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宫颈癌进行16层螺旋CT扫查技术可清晰显示宫颈肿物侵犯和生长特点,可用于指导宫颈癌临床分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4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85-1887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180例,均接受静脉置管治疗,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下血肿、血流不畅、气胸、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究3种检查方式(X线、CT、MRI)用于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检查方式( X线、CT、MRI)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X线组(40例)、CT组(40例)与MRI组(40例),3组患者治疗手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3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穿刺次数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对比发现,CT组与MRI组PKP、PVP手术时间均短于X线组,并且穿刺次数与VAS评分分别少于、低于X线组,以上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CT与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与PVP术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临床指导作用,故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