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85篇
  免费   2474篇
  国内免费   1018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514篇
妇产科学   192篇
基础医学   1541篇
口腔科学   373篇
临床医学   9751篇
内科学   3439篇
皮肤病学   299篇
神经病学   463篇
特种医学   53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3327篇
综合类   14592篇
预防医学   3224篇
眼科学   437篇
药学   5768篇
  85篇
中国医学   2206篇
肿瘤学   1821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954篇
  2022年   913篇
  2021年   1167篇
  2020年   1134篇
  2019年   1081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1014篇
  2016年   1088篇
  2015年   1346篇
  2014年   2439篇
  2013年   2359篇
  2012年   2787篇
  2011年   3157篇
  2010年   3055篇
  2009年   3045篇
  2008年   3111篇
  2007年   3088篇
  2006年   2926篇
  2005年   3003篇
  2004年   2340篇
  2003年   2178篇
  2002年   1958篇
  2001年   1735篇
  2000年   1285篇
  1999年   1087篇
  1998年   926篇
  1997年   750篇
  1996年   647篇
  1995年   573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常见病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3例SIRS并ARF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SIRS并ARF的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132/163),严重创伤、手术等次之。引起感染的病原体除出血热病毒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为最多见,其次为绿脓假单孢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另外,本组病例常伴有糖代谢紊乱和肺功能障碍。本组病例均在血液净化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治愈率86.5%。结论:感染是SIRS并ARF的最常见病因,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及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改善SIRS并ARF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为气管插管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而且有望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目的在于:(1)进一步观察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证实经口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是否能够比直接喉镜(DLS)产生较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 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ILMA组和DL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ILMA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LS组明显延长。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血压的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心率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两组在各对应时问点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血压和心率的最大值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下,ILMA和DLS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与DES相比较,ILMA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不具有减轻心血管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5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其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备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就成为每个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制作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更新、充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4.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4):329-329
本书阐明了超声诊断的临床基础、诊断原则与诊断思维程序,系统地介绍了颅脑、眼部、颈部、腹部、骨骼肌肉、全身血管和其他小器官等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技巧,并精心选取了作者近10年临床工作中积累的900余幅黑白声像图和200余幅彩色声像图。本书立足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5.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经B超、X线、CT、细胞学及病理学或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54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8岁,其中肺癌9例,胃癌5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7例,膀胱癌3例,胰腺癌2例,转移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鼻咽癌多发转移3例,卵巢癌  相似文献   
56.
格雷夫氏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甲亢病例80%以上,其特点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功能亢进,浸润性突眼,其发病与缓解均有免疫学机制参与。^131I治疗在使亢进的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同时,亦引起免疫学方面的变化,涉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等。本文通过对GD患者^131I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进一步探讨^131I治疗的作用机理,为GD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全麻术前减少腺体分泌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减少腺体分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观察。298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肉注射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或注射用水,测定注射后30min唾液分泌量。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测定口干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唾液分泌量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7·64±19·53)、(-22·30±21·04)和(2·71±19·46)mg。VAS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组用药后明显增加。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HR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65±8·82)、(-4·30±7·01)和(-0·54±6·49)次/分。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HR增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8.
七氟醚和氟烷在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院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微笑行动中采用Jacson Rees回路吸入氟烷或七氟醚的全身麻醉下对唇腭裂患儿行唇腭裂修补术,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ASAⅠ级唇腭裂手术患儿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6月~8岁,体重6~25kg。随机分为氟烷组和七氟醚组,每组50例,分别吸入氟烷和七氟醚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25岁,入院诊断“脑挫裂伤,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底骨折,外伤性上下颌骨骨折”,经脱水、床边清创、抗感染、应用神经营养药等对症处理后1周,无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复查头颅CT无明显异常,拟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上下颌骨固定术”。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并经右鼻孔放入沾有丁卡因和麻黄碱的棉棒,10min后以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15mg、丙泊酚50mg、琥珀胆碱100mg依次静注诱导,在明视下经右鼻孔气管插管,行控制呼吸。术中以阿曲库铵、芬太尼间断静注以及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60.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甲状旁腺平面显像诊断甲状旁腺腺瘤有2种阳性显像图,即甲状腺下缘型——单侧甲状腺下极外见浓聚灶和甲状腺腺体型——一侧甲状腺腺内见放射性浓聚灶,前者多见,后者少见。^99Tc^m-MIBI是一种亲肿瘤显像剂,可被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瘤摄取。因此,鉴别甲状腺腺体型的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腺腺瘤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笔者报道一例罕见甲状旁腺腺瘤伴甲状腺腺瘤的^99Tc^m-MIBI显像结果,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