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69篇
  免费   1947篇
  国内免费   1710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43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356篇
口腔科学   383篇
临床医学   2479篇
内科学   2077篇
皮肤病学   161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72篇
综合类   7339篇
预防医学   1138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6156篇
  35篇
中国医学   7528篇
肿瘤学   644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904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1064篇
  2014年   1480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2026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1784篇
  2009年   1799篇
  2008年   2002篇
  2007年   1973篇
  2006年   1925篇
  2005年   1798篇
  2004年   1347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851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肌酶谱和cTnⅠ的变化。方法对190例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轻中型110例,重型80例)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CG)、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并有9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析。结果重型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率(57.5%)与对照组(18.9%)及轻中型脑梗死组(2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型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脑梗死AST、LDH、CK等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及轻中型脑梗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MB轻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轻中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Ⅰ水平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脑梗死HRV各指标明显下降,与轻中型脑梗死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及心率变异性下降与脑梗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2.
为加强全国放射学界同道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经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厦门市放射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18届腹部影像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5月14~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将有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欢迎广大同仁积极参与。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使用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侧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BBS和Holden评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使用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尝试在纯钛钛片表面构建胶原/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膜涂层,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纯钛钛片表面经打磨抛光及氧化性混酸溶液处理,得到表面富含钛羟基的基底面(设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着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将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引入到钛片表面(设为实验组)。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实验对两组钛片的表面进行表征。最后,在两组钛片表面培养成骨前体细胞,检测其早期粘附、增殖及分化的能力。结果 SEM结果显示,对照组钛片的表面非常平整,高倍镜下发现其表面有很多直径为数十纳米的颗粒状结构。而实验组钛片的表面也很光滑,高倍镜下也可见很多纳米颗粒,但其直径较对照组为小。XPS分析发现实验组钛片表面元素成分氮的含量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接触角实验显示实验组钛片表面的可湿性随着钛片表面聚电解质组装层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实验组钛片表面的接触角较对照组小。实验组钛片明显促进了成骨细胞的早期粘附(P<0.05),而且培养在实验组钛片表面的细胞增殖得更快(P<0.05)。同时,在实验组钛片表面生长的成骨细胞分化能力更强。结论 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能够被成功的组装到纯钛钛片表面,该涂层结构有利于成骨前体细胞的生长,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制备胶原-纤维蛋白胶双层复合材料,评估其作为皮肤组织工程材料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修复小鼠全层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制备胶原-纤维蛋白双层材料,扫描电镜检测双层支架材料表面结构。24只小鼠建立全层皮肤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用无菌纱布处理伤口、h UCMSC复合胶原组和h UCMSC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胶组,分别采用各组敷料处理创面。治疗后5、10、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3组创面愈合率并进行对比。治疗后15 d,取小鼠创面新生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新生皮肤组织结构。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双层材料胶原层横断面呈现出高孔径结构并且互相连通,纤维蛋白胶层横断面显示紧密的三维网状结构;创面愈合结果显示:h UCMSC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胶组治疗5、10、15 d创面愈合率分别达到(62.62±6.27)%、(88.47±7.14)%、(96.14±4.56)%,优于空白组(t=17.03、16.22、15.69,P均<0.01),同时也优于h UCMSC复合胶原组(t=2.71、5.60、5.28,P均<0.05)。h UCMSC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胶组组织学检查新生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结论胶原-纤维蛋白胶双层支架具有较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复合h UCMSC后有利于促进皮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Ⅰ131与抗甲状腺药物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确诊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共82例纳入本次研究,治疗组给予Ⅰ131口服,平均给药剂量(6.8±1.3)m Ci;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甲巯咪唑2.5~10 mg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12个月的TPOAb、TSH、FT3、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得到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POAb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131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疗效确切,疗效优于抗甲状腺药物。  相似文献   
997.
卓武荣  吕振发 《吉林医学》2015,(8):1515-1516
目的:对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抗炎、抗感染以及禁食、降低胰液分泌量等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急性轻症胰腺炎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3%;研究组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以及检查指标的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过程中,采用七叶皂苷钠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9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心脏功能异常经常发生。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心肌肌钙蛋白I是检测SAH后心肌损伤的良好生物学指标。肌钙蛋白I在SAH患者中的变化,对预后的指导意义及病理生理学是目前研究热点。但是,肌钙蛋白I的临床作用存在争议,还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来明确肌钙蛋白I对SAH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肛瘘切除开放术,治疗组患者行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甲级愈合46.88%,对照组的34.88%,丙级愈合12.50%,对照组28.12%,两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复发率6.25%,显著高于对照组0.00%,P<0.05;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并发症少,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弥漫性肺泡损伤(ADA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1.5 ml/kg作为对照;B组和C组静脉注射博来霉素诱导ADAD,而后B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C组静脉注射PNS,均连续注射3 d。3 d后测定3组动脉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PAM)和中性粒细胞(PMN)总数、BALF中蛋白质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TNF-α水平、PMN总数、蛋白质及含水率高于C组,C组高于A组(P0.01);B组SOD水平低于C组,C组低于A组(P0.05)。3组PAM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组肺组织间质水肿、细胞浸润明显,相比C组肺组织以上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PNS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ADAD具有减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