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9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43篇
内科学   185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87篇
特种医学   6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51篇
综合类   4222篇
预防医学   65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991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92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150篇
  2008年   1259篇
  2007年   1115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1031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陈昌和 《新中医》1995,27(1):38-38
对48例经头部CT确诊的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起瘫汤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为70.8%,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2.
低抗凝肝素来源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生产肝素的副产品——低抗凝肝素为原料,采用亚硝酸控制解聚法制得了低分子肝素,分子量为5300,抗凝活性为39.2u/mg,测定了理化指标。以对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为药效学指标,确定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处方组成为低分子肝素、油酸、牛胆盐。研究了所制备的低分子肝素胶囊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并试用于部分动脉粥样硬化症志愿者,表明该胶囊可有效地改善家免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志愿者血液流变性质,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了解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有15例内瘘发生血栓形成。分析病因、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内瘘使用的早期(三年内)易发生血栓,内瘘血栓发生率为18.52%。老年、男性、糖尿病、血压低、血脂高的患内瘘易发生血栓.结论:定时监测血管通路,适量使用促红索,缓慢提高血红蛋白,恰当地应用抗凝治疗;减慢透析超滤速度,防止透后低血压;采取阶梯式穿刺法,透析后采取点状压迫,防止力量过大,压迫时问过长和对患及家属进行保护内瘘的宣教均是预防内瘘发生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5.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825年Ribe首次报道了脑静脉血栓形成(CVT)。CVT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们应该熟悉CVT患病的高危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好CVT的预防。然而我们对其诊断及治疗尚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将CVT诊治及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病例:患者,男,36岁,无业,初中文化,2005年1月开始烫吸海洛因,1月后成瘾.2005年4月入我所强制戒毒.入所后诉左下肢肿痛1月,1月前曾于左隐静脉处静脉注射海洛因2次.查体: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发亮,左膝屈曲受限.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5×109/L,中性80.2%,淋巴13.1%;心电图、胸透、HBsAg、ALT、RPR、HIV-Ab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示左下肢小腿部位深静脉、隐静脉裂孔均可见核素异常浓聚,考虑为局部血栓形成.临床诊断:(1)海洛因依赖;(2)左小腿血栓性静脉炎;(3)左下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77.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 198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确诊的 16例AS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 ,总结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结果 16例ASMVT患者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4 5 9岁 )。主要症状有腹痛 ( 16 / 16 )、腹胀 ( 16 / 16 )、呕吐 ( 10 / 16 )、发热 ( 8/ 16 ) ,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 ( 16 / 16 )、腹膜刺激征( 16 / 16 )。误诊率 75 % ( 12 / 16 ) ,死亡率 4 4 % ( 7/ 16 )。结论 ASMVT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早期彩色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异常发现可对ASMVT做出正确的诊断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8.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膜糖蛋白是细胞黏附受体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影响着GPIa/Ⅱa、GPIb—IX—V及GPⅡh/Ⅲa等受体的功能,并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本文就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及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物理疗法在治疗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病人血栓机化,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2001年1月-2003年5月,20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物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张秀莲  李娜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1034-1035
晴尔(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效强力的血栓素A2(Thlomboxane,A2)合成酶抑制剂,近年来被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