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3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0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89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26篇
综合类   2295篇
预防医学   292篇
药学   881篇
  11篇
中国医学   347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伴左肱动脉血栓的经导管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0岁。车祸伤致头部、腹部疼痛3h急诊入院,体检:血压18/10kPa,心率98次/min.左上腹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提示: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无效于入院第2天行脾切除术。于术后18、20h.患者排出黑色水样便,约50ml。术后22h突感腹部剧烈疼痛、腹胀、呼吸困难,肌注哌替啶无效。心率130次/min,血压测不出,面色苍白,腹膨隆.全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  相似文献   
92.
患者 女,57岁。发现腹部肿物4个月,约卵黄大小,无发热、黄疸、无腹痛、腹胀,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便症状,未治疗。肿物呈渐进性肿大,现有拳头大小。  相似文献   
93.
和建英 《河南中医》2009,29(8):798-79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应用青霉素针100mg/(kg·d)、病毒唑针10mg/(kg·d)静滴,并对症支持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加用自拟中药理气化痰汤,1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情况及退热和解痉止痛药等使用情况,判断近期疗效。结果:2组腹痛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伴随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退热药、解痉药使用次数相比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4.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需与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及儿童阑尾炎等鉴别。现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诊治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5.
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artery ischemia,AMAD是外科急腹症之一,约占急腹症总数的1%。该病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达59%-93%121。早期诊断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最重要因素。目前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螺旋CT造影对AMAI确诊率高,但对疑似AMAI的急腹症病人常规采用上述检查。既不方便又不经济,因此需寻求一种更简便、低廉、敏感的检查方法。我们对2003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的疑诊AMAI的急腹症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以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AMAI病人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1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进行泌尿系增强多期扫描,并获得各种后处理图像。结果1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均可见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的征象。CT多平面重建(MPR)直观地显示了腹主动脉(AO)与SMA之间的夹角(α),最大为21.88,°最小为12.86°,平均为17.95°。CT横断位图像显示扩张的左肾静脉直径为12~15.3 mm,平均为13.26 mm;LRV受SMA压迫狭窄处直径为3.0~4.0 mm,平均为3.26 mm。左侧卵巢静脉或睾丸静脉直径为2.1~2.6 mm,平均为2.2 mm。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期(后期)显示双肾实质密度相差20 HU以上。结论MSCT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7.
【病例】 女 ,71岁。因剧烈腹痛 3 2小时 ,以急性心肌梗死由乡医院转入我院。患者入院前 3 2小时突发剧烈腹痛 ,呈持续绞痛 ,不放散 ,伴有鲜红色血便 ,无胸痛、胸闷、心悸症状 ,在当地乡医院做心电图检查示心房纤颤 ,Ⅰ、aVL、V46导联的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约 0 2mV ,频发室早  相似文献   
98.
成人小肠及乙状结肠扭转的原因分析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小肠及乙状结肠扭转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例肠扭转病例,复习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结果4例保守治疗缓解,2例手术后死亡,12例手术后存活,其中2例术后复发,二次手术。结论胃肠道炎症引起的功能紊乱、腹腔内粘连、腹腔内脂肪的支撑作用缺失和蛲虫可能也是肠扭转的发病原因,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是早期正确诊断,对于因肠系膜过长引起的小肠扭转,复位后应将小肠系膜固定于后腹膜。  相似文献   
99.
先行钩突切断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方法.方法 当肿瘤横跨在门静脉前方、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的情况不明和有异常肝动脉起源的可能时,先行钩突切断可以避免手术中出现尴尬局面.在探查无远处和肝脏转移情况下,打开胃结肠韧带并作Kocher切口充分暴露胰腺后,先切断钩突系膜,如此时发现肿瘤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则终止根治性手术.在有异位肝动脉起源时,本方法可避免意外肝动脉损伤;当肿瘤病灶横跨胰颈时,采用本方法可保证肿瘤的切除,并保护脾静脉不受损伤.结果 2004年6月到2006年5月,9例病人按上述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0.5±12.3)岁.9例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6.5 h,同期其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耗时5.2 h,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失血量350 ml,未较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明显增加(322 ml,P>0.05).术后并发症发牛率(33.3%vs 26.9%,P>0.05)无明显增加.结论 先行钩突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有经验的胰腺外科医生足一个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0.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肠系膜上动脉突然被栓子完全阻塞所致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心血管病患者,最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疾病并发心房纤颤的青中年患者,因为此种疾病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各有差别,诊断困难,如诊治不及时,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现将我院近期接诊一非典型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加以分析,并回顾本院10年来所见病例加以比较,以促进各位同仁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