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45篇
  免费   4731篇
  国内免费   5212篇
耳鼻咽喉   449篇
儿科学   1138篇
妇产科学   710篇
基础医学   5533篇
口腔科学   632篇
临床医学   15193篇
内科学   11676篇
皮肤病学   613篇
神经病学   2408篇
特种医学   20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7篇
外科学   3679篇
综合类   30015篇
预防医学   7083篇
眼科学   684篇
药学   17383篇
  66篇
中国医学   7585篇
肿瘤学   2389篇
  2024年   440篇
  2023年   1479篇
  2022年   1314篇
  2021年   1757篇
  2020年   1795篇
  2019年   2097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1843篇
  2016年   2035篇
  2015年   2423篇
  2014年   3598篇
  2013年   3781篇
  2012年   5201篇
  2011年   5950篇
  2010年   5608篇
  2009年   5789篇
  2008年   6535篇
  2007年   6283篇
  2006年   6005篇
  2005年   6502篇
  2004年   5354篇
  2003年   4941篇
  2002年   4159篇
  2001年   3604篇
  2000年   2774篇
  1999年   2473篇
  1998年   2343篇
  1997年   2023篇
  1996年   1928篇
  1995年   1814篇
  1994年   1405篇
  1993年   1084篇
  1992年   930篇
  1991年   870篇
  1990年   712篇
  1989年   692篇
  1988年   304篇
  1987年   183篇
  1986年   156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人群不同时相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的基本规律.方法对从平原地区急进3 650 m高原前、急进高原后第3 d、第7 d第15 d及第30 d的30名健康青年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含量(DD)进行检测,并与30名世居者作对照.结果健康青年急进高原3 d后其PT、APTT出现延长,t-PA活性增高,而PAI、Fg含量降低,与平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7~30 d,其PT、APTT随移居时间延长而逐渐缩短,t-PA活性则逐渐降低,PAI、Fg逐渐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急进高原30 d后,与平原人及世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青年凝血系统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凝血与纤溶被激活,而后出现继发性纤溶受抑,凝血及纤溶的平衡被破坏,而使血液呈现高凝和继发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SYBC Wu-3菌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 6 g/L,NaH2PO4 3 g/L; 油脂250 mL/L,乳化剂OP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72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0.68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亚组。[方法]RT—PCR扩增A组轮状病毒VP6基因379bp片段,AciⅠ酶切分析RT—PCR产物,根据产物酶切图谱鉴定A组轮状病毒基因亚组。[结果]2002—2003年从武汉地区收集的405份A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387例属于基因亚组3(95.6%),9例属于基因亚组0(2.2%)。[结论]2002—2003年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包含3、0两个基因亚组,以基因亚组3为主。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9.3%和4%,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8%和12%,同时产AmpC酶及ESBLs检出率分别为14.7%和0。两种菌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菌株以及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较低耐药率,均低于15%,而对其它类抗菌素大于50%,耐药率均较高。两种菌产酶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酶株耐药情况严重,应慎重选择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6.
药膳美食     
《药膳食疗研究》2009,(8):F0002-F0002
桃仁粥 原料:桃仁10g-15g,粳米100g 制作: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煎法去渣。用桃仁汁煮粳米为稀粥。 功效:本品较为清淡,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苦杏仁酶、B族维生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7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巴曲酶组,2组均采用巴曲酶注射液(10BU、5BU、5BU)静滴,隔日1次,共3次.联合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共14d;巴曲酶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依达拉奉.2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临床显效率(63.16%)明显优于巴曲酶组(39.47%)(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吗啡依赖模型大鼠脑cDNA文库.方法:建立大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后,取鼠脑进行总RNA的抽提、mRNA的纯化,以mRNA为模板合成第一链cDNA后用LD-PCR方法合成双链cDNA,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A、B分别双酶切双链cDNA与pTRG载体,连接后的cDNA文库转化XL1-Blue MRF′ Kan 超级感受态并收菌,完成cDNA文库构建.结果与结论:PCR结果显示,cDNA片段连接效率>90%,cDNA插入片段在1 kb左右.吗啡依赖大鼠脑cDNA文库总容量为3.05×106,满足下一步细菌双杂交文库筛选要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肝素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作用后转化生长因子bet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TGF-beta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大鼠肝星状细胞以1×108/L浓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 每孔100 muL. 实验分组为肝素Ⅰ组、肝素Ⅱ组、肝素Ⅲ组, 加入肝素使各组培养液中肝素浓度分别是10, 100, 1000 mg/L, 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每组6孔重复3次)培养48 h. 培养终止后吸取上清液-20℃冰冻保存, 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TGF-beta1和Ⅰ型胶原水平, 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肝素Ⅱ组和Ⅲ组HSC培养上清液TGF-beta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9±1.27 ng/L, 3.34±1.13 ng/L vs 5.95±1.72 ng/L, P均<0.01), 肝素各组Ⅰ型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7.20±9.30 ng/L, 73.17±12.04 ng/L vs 95.61±12.55 ng/L, 63.31±10.93 ng/L vs 95.61±12.55 ng/L, P均<0.05), 肝素Ⅲ组平均吸光度低于肝素Ⅰ组和对照组(0.29±0.07 vs 0.42±0.12, 0.46±0.17, P均<0.05). 结论: 大鼠肝星状细胞在肝素作用下TGF-beta1和Ⅰ型胶原分泌受抑制, 其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两种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例空腹血糖(FBG)为7.0~11.0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20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第二组16例采用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3个月时测定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PAI-1,胰岛素和C肽第二时相分泌量、15例患者加测胰岛素和C肽第一时相分泌量、以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敏感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PBG和HbAlc均获得良好控制,HOMA-IR和HOMA-β显著改善,两组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量显著升高,PAI-1则显著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β细胞功能,治疗后血清PAI-1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