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968篇
内科学   47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31篇
综合类   1742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9篇
  9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7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miR-20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miR-20a检测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NSCLC患者11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9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125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浆miR-20a的表达水平;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miR-20a单独及联合检测在NSCLC诊断中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miR-20a高表达于NSCLC组织,且A594细胞中过表达miR-20a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P<0.05)。NSCLC患者血清CEA、NSE、CA125及血浆miR-20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CEA、NSE、CA125及miR-20a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明显高于各肿瘤标志物及miR-20a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与miR-20a联合检测对NSCL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3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肺良性疾病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不同病理类型NSCLC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1阳性率,以及不同TNM分期NSCLC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1阳性率。比较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NSCLC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肺良性疾病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SCC-Ag、CYFRA21-1阳性率高于腺癌患者(P<0.05),两者的CE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Ⅱ期患者CEA阳性率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TNM分期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SCC-Ag、CYFRA2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CEA、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NSCLC的灵敏度,对NSCLC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TBULC)对肺腺癌(LU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116例LUAD患者作为LUAD组,110例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肺良性结节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TBULC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3组血清TBULC与CEA水平,并分析上述两项指标与LUA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TBULC、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LUAD的诊断效能。结果 LUAD组血清TBULC、CEA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AD患者术前血清TBULC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3cm的患者TBULC和CEA水平高于3cm的患者,TNMⅢ~Ⅳ期的患者TBULC和CEA水平高于Ⅰ~Ⅱ期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TBULC和CEA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ULC与CEA联合检测诊断LUAD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TBULC与LUAD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LUAD治疗效果及病情评估的良好指标,且与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LUAD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胶质瘤细胞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CEACAM1)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胶质瘤细胞CEACAM1表达变化后其培养上清液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血管生成的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针对CEACAM1的3对siRNA,脂质体法瞬时转染SHG44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分别采用RT-PCR检测RNA干扰后细胞中CEA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 MTT比色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共培养刺激后HUVE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变化,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检测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CEACAM1-siRNA后胶质瘤细胞中CEACAM1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以CEACAM1-siRNA3组最为显著。 RNA干扰后SHG44细胞VEGF mRNA及上清液中的VEGF蛋白含量均减少,HUVEC的增殖受到抑制,迁移及体外血管生成能力下降。结论 CEACAM1-siRNA能够下调SHG44细胞中CEACAM1 mRNA的表达,并通过减少VEGF分泌,从而影响HUVEC的增殖、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毕节市中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直肠癌患者30例,肝癌30例,胰腺癌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分析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各人群、各类型肿瘤中表达情况。结果在恶性肿瘤患者中,CEA、CA125、CA19-9表达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肿瘤中,直肠癌中CEA升高明显高于胰腺癌和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中CA125、CA19-9升高率明显高于肝癌和直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率直肠癌为96.7%、肝癌为90.0%、胰腺癌为93.3%,明显高于各组的单项检测率,三项联合检测率与单个检查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可显著提高胰腺癌、肝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了血清AFP、CA199和CEA检测,并进行了诊断判断。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FP、CA199和CE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A199和CEA的诊断敏感度高,而AFP的诊断特异度高。联合检测显示,观察组的诊断阳性率为98.3%,而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为0。结论血清AFP、CA199和CEA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检出率,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随访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测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比对其动态变化,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对全部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2、3、6个月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送检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结果   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SCC-Ag、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较植入前即出现明显变化(P < 0.01)。125I粒子植入后1、2、3、6个月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能够有效的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疗效分级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男性贲门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4例贲门癌男性患者和30名健康男性体检者血清Hcy、CEA、糖类抗原(CA) 199、CA724、CA242、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的表达,比较联合检测对贲门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贲门癌组血清Hcy、CE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0.3±9.2) μmol/L比(13.7±3.1)μmol/L,(7.8±3.5)μg/L比(1.6±1.2)μg/L,均P<0.05]; CEA、CA199、CA724、CA242、TPS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64.5%,准确度为70.2%;Hcy、CEA联合检测贲门癌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5%,准确度为82.1%,两种组合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EA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对男性贲门癌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99.
李莹  陈玲玲  姜浩  冯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69-4871
目的探讨血清中CEA、CA125、NSE和CYFRA21-1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116例肺癌患者及65例健康人血清中的CEA、CA125、NSE利CYFRA21-1水平。结果CYFRA21-1、NSE、CEA、CA125四项肿瘤标志物肺癌组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标志物测定水平与病理组织类型有关。其中CYFRA21-1在鳞癌及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3.21%、63.64%;NSE在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为62.50%;CEA和CA125检测的阳性率及血清水平以腺癌最高;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76%。结论血清CEA、CA125、NSE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诊断效率,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CEACAM1表达缺失提示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良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讨论CEACAM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不同表达方式对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影响。 材料与方法:获取48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标本中CEACAM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肿瘤标本中不同表达方式的CEACAM1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将不同CEACAM1表达方式和肿瘤的复发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4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肿瘤标本中,25例患者标本为CEACAM1肝癌细胞膜表达,19例患者标本为CEACAM1肝癌细胞质内表达,4例患者标本CEACAM1表达缺失。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标本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和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相关(P=0.0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可以作为预测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一个独立指标(P=0.037)。 结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提示肝癌细胞侵袭性增强,且可以作为预测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