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425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0篇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植入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12只荷人肝癌BEL-7402裸鼠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只.治疗组每只裸鼠移植瘤内植入1枚活度为33.3 MBq的125Ⅰ粒子,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治疗后每3~4 d测量1次肿瘤直径,并计算治疗组肿瘤的体积抑制率.21 d后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25Ⅰ粒子治疗组肿瘤体积最大抑制率为49.2%,病理检查显示近粒子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远离粒子处可见存活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PCNA表达强度和bcl-2/ba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125Ⅰ粒子植入低剂量持续照射可直接杀死荷瘤鼠肝癌细胞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92.
对我院1994-06~1999-06经131Ⅰ治疗的吸131Ⅰ率峰值提前的Graves病患者的疗效及甲减发生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CT导引^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胰头癌的的临床价值.方法: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胰头癌21例,年龄39~76岁,中位年龄(59±14)岁,病灶平均直径5.2(2.2~8.3)cm.均有黄疸,均失去手术指征.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后2周左右,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瘤灶内,采用(2.2~3.3)×10^7GB9活度的125I例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结果:黄疸明显消退18例,不明显3例,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409.56±11 2.38)μ mol/L降为2周的(106.45±87.32)μ mol/L.腹痛13例中,5例疼痛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平均4~9 d疼痛缓解.^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CT复查,CR5例,PR9例,NC5例,PD2例,总有效率(CR+PR)66.7%.4例死于局部PD,2例死于远处转移,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疗后2个月4粒粒子(3例)迁徙至肝脏内,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胰瘘、胰腺炎、肠出血、腹腔内脓肿等严重并发证.结论:CT导引下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中晚期胰头癌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优甲乐和稳定性碘干预131I致大鼠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甲乐和稳定性碘对131I处理实验鼠后致甲减的影响,为临床131I治疗甲亢和非毒性甲状腺肿提供参考。方法54只Wistar大鼠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均按甲状腺质量计算131I给予剂量,A组单纯给予131I作为对照组;B组于131I处理后第20日起连续给予优甲乐片,共计30d;C组在131I处理后24h给予稳定性碘10μmol。三组给131I后15,60,90d测定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取甲状腺组织切片计数每高倍镜视野下甲状腺细胞数。结果131I处理后15d,三组甲状腺细胞计数及各项功能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时间推移,三组之间出现统计学差异:60d时C组T4低于B组(q=5.16,P<0.05);90d时C组游离T4、总T4低于A、B两组(q值分别为3.31和7.69,P<0.05)。结论131I处理后早期对大鼠给予优甲乐片干预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滤泡的受损情况,从而降低甲减的发生;大鼠131I处理后24h给予稳定性碘干预则加重131I对甲状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5.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1例26个病灶CT导向下穿刺并在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2、26、30、33MBq/粒,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结果:21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每个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540粒(平均14粒)。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诊复查CT,18个病灶明显缩小,4个病灶内出现坏死组织,4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CT导向下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石峰  莫逸  邓群力 《中国医师杂志》2006,8(6):804-804,807
目的观察89Src l2联合云克(99Tc-MD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分为89Src l2对照组71例,89Src l2联合云克(99Tc-MDP)实验组74例。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89Src l2对照组,89Src l2联合云克(99Tc-MDP)实验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3.2%、93.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2%、7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毒副反应实验组没有明显叠加。结论89Src l2联合云克(99Tc-MDP)能显著提高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征及评价131Ⅰ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38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平均年龄16.4岁,男10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8;其中37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肺转移15例,同时合并脑转移和骨转移2例.2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7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行单叶甲状腺切除,2例行部分甲状腺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31Ⅰ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31Ⅰ治疗后随访1~17年,无瘤生存14例,病情明显缓解16例,病情稳定8例.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转移及继发肿瘤.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DTC易转移及复发,术后行131Ⅰ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8.
18 F-FDG制备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18F-脱氧葡萄糖(FDG)制备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生产过程中18O-水回收率和18F-FDG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18F-FDG制备通过回旋加速器和化学反应控制模块自动进行,通过分析物理、化学过程,探讨影响因素,改进制备工艺.结果通过改变影响因素,18O-水回收率可达70%,经校正后放射化学产率可稳定在72%左右,四甲胺柱放射性活度残留不超过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放化纯>97%,其他质量指标符合美国药典25版(2002版).结论在18F-FDG制备过程中,靶电流、轰击时间、16O-水残留量及管道传输效果(时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18O-水回收和18F-FDG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9.
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133Ba衰减校正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评价~(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者行~(18)F-FDG显像,用Beacon装置中~(133)Ba点源作透射扫描进行组织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重建衰减校正和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并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计算衰减校正和无衰减校正图像中病变与正常组织的比值(L/B)。结果 经衰减校正后的图像组织结构、解剖层次较清晰,体表轮廓边缘效应明显改善;无衰减校正图像组织结构、解剖层次分辨欠佳,体表轮廓边缘效应明显,深部组织影变淡。衰减校正与无衰减校正的~(18)F-FDG显像同时检出84个病灶,且部位一致;但衰减校正对病灶定位更准确。7个小于1.5cm的肺、肺门和纵隔病灶有3个两者均未检出,11个小于1.5cm的腋窝病灶有3个两者均未检出,6个小于1.5 cm的腹腔、盆腔病灶两者均未检出。衰减校正后与无衰减校正L/B分别为4.91±4.83和4.56±4.66(P<0.05),差异有显著性,各部位L/B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并未提高病灶检出率,但能改善病灶放射性衰减伪影,对病灶定位、定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00.
杆状病毒介导NIS基因放射治疗甲状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重组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杆状病毒介导甲状腺癌细胞放射性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杆状病毒载体质粒(pFBNIS)并制备重组NIS杆状病毒(BacNIS),体外感染甲状腺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IS蛋白的表达,通过动态摄碘及NaC104摄碘抑制实验观察表达蛋白的功能和特性;进行^131I杀伤细胞的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NIS杆状病毒,受巨细胞病毒(CMV)极早期基因启动子调控;BacNIS体外感染的甲状腺癌细胞表达的NIS蛋白具有摄碘功能和NaC104抑制的特性;BacNIs感染的肿瘤细胞可被^131I有效杀伤。结论BacNIS是介导肿瘤细胞摄碘的有效方法,为杆状病毒介导NIS基因治疗失分化甲状腺癌转移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