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别检测各期胃癌患者和腹腔良性疾病患者腹直肌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 TRAF6与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TRAF6在64例各期胃癌患者和53例腹腔良性疾病患者腹直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患者临床数据相结合,探讨其表达的意义。结果与腹腔良性疾病患者相比(1.249±0.723),Ⅰ期(2.080±0.611)、Ⅱ期(2.126±0.640)、Ⅲ期(3.127±0.953)、Ⅳ期(3.289±0.734)胃癌患者腹直肌中 TRAF6 mRNA 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07,P =0.001;t =4.128,P =0.000;t =8.741,P =0.000;t =9.208,P =0.000)。与腹腔良性疾病患者相比(0.088±0.013),Ⅰ期(0.198±0.042)、Ⅱ期(0.209±0.051)、Ⅲ期(0.295±0.072)、Ⅳ期(0.345±0.084)胃癌患者腹直肌中 TRAF6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203,P =0.000;t =5.642,P =0.000;t =9.351,P =0.000;t =9.854,P =0.000)。TRAF6 mRNA 在67.2%(43/64)的胃癌患者腹直肌组织中呈高表达。TRAF6 mRNA 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体质量下降百分比(χ2=12.231,P =0.000)、白蛋白水平(χ2=22.808,P =0.000)显著相关。TRAF6 mRNA 在胃癌患者腹直肌中的表达与生存率显著相关(χ2=3.933,P =0.047)。结论TRAF6在胃癌患者腹直肌中呈高表达,可能在胃癌患者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2.
<正>肿瘤恶病质(Cachexia)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的一种严重的机体代谢紊乱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1]),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虚弱、贫血等症状。研究发现约50%肿瘤晚期患者出现恶病质~([2]),由于其疗效差,肿瘤恶病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生存期缩短,最后因躯体功能极度衰弱而死亡。目前西医对肿瘤恶病质尚缺乏可靠的治疗手段~([3])。中医药通过整体调和营卫、调和阴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肿瘤恶病质发展,改善患者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系统评价醋酸甲地孕酮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 gov,Web of Science,Embase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CBM)、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2012年至2022年有关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晚期肿瘤和厌食症-恶病质综合征的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分别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规范(TREND)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类实验研究(QES)的质量和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项研究,涉及1 815例患者,包括5项RCT和19项QE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仅接受常规治疗组比较,接受常规治疗+醋酸甲地孕酮组患者的体质量显著增加[OR=7.04,95%CI(5.31,9.33),P <0.000 01],食欲显著改善[OR=10.85,95%CI(8.09,14.56),P <0.000 01],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显著升高[OR...  相似文献   
74.
恶病质是多种慢性疾病——如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风湿性关节炎的严重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尽管临床医师早已注意到许多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有恶病质表现,但始终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作者就有关心衰恶病质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究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患者行淫羊藿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40例肿瘤恶病质肌肉减少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10例,未开展肿瘤恶病质治疗,B组10例,应用甲地孕酮治疗,C组20例,应用淫羊藿治疗.对比3组患者进食量疗效、卡氏评分疗效、体质量疗效,治疗前后瘦体...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复方守宫散治疗癌症恶病质5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符合标准的52例癌症恶病质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相关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守宫散口服,观察两个治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生活质量、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检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复方守宫散治疗癌症恶病质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提高体重、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提高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在增加体重、改善营养状态、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7.
肿瘤恶病质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金标准的今天 ,如何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恶病质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肿瘤恶病质发生机理十分复杂 ,目前仍未得到满意的解释 ,一般认为与肿瘤患者的能量摄入不足、消耗增加及细胞因子、体循环激素的作用等有关。由于肿瘤性、治疗性厌食的影响 ,肿瘤患者往往对营养摄取不足 ,且肿瘤细胞过度增生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能量 ,都是形成肿瘤恶病质的重要原因 [1 ] ,本文就目前中医研究本病的热点做以阐释 :1 中医对肿瘤恶病质机制的认识肿瘤恶病质应属于中医“虚劳”的范畴…  相似文献   
78.
肿瘤恶病质是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先古前贤论虚劳立足脾肾、脾肾两虚是其发生的重要机制、其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与脾肾关系密切及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脾肾亏虚证相一致4个方面阐述可从补肾健睥治疗肿瘤恶病质。  相似文献   
79.
梁芳 《环球中医药》2010,3(2):138-139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对象为2007年1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肿瘤科确诊为晚期非细胞肺癌(Nu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住院患者36例。将36例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4.15±9.95)岁,最小38岁,最高81岁,  相似文献   
80.
癌症恶病质(CC)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证实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糖类、脂肪、蛋白质异常代谢、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IFN-γ)及肿瘤产生的分解代谢因子(脂质动员因子(LMF)、蛋白质水解诱导因子(PIF))的释放等有关。中医药治疗除影响三大代谢及介质因子的作用外,还可以调控疾病的相关基因。现就近些年来癌症恶病质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