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篇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开放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仍是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金标准。近年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切除术等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其在肿瘤切缘控制、尿控能力和性功能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另外机器人辅助前列腺切除术在改善患者功能学方面更具优势。本综述就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发展、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学、功能学及学习曲线等方面阐述机器人运用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92.
近2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来我国留学的学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多,其中就包含了大量医学专业的留学生。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及思维方式与我国学生有显著差异,使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领域,它可以精准复制脊柱外科疾病的实物模型,促进师生互动,可有效地化解脊柱外科教学及临床实践的难点,加深留学生对脊柱外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显著缩短了学习曲线,提高了教学质量,为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留学生成为优秀的脊柱外科医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94.
用Inoue法对50例风心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49例成功,1例跨瓣失败,术后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3.16±1.02)kPa降至(1.47±0.65)kPa(P<0.001),跨二尖瓣压差由(2.69±1.11)kPa降至(0.55±0.043)kPa(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从(0.91±0.20)cm^2扩大到(2.03±0.24)cm^2(P<0.001),心功能从3±0.46提高到1.37±0.51(P<0.001)。无严重并发症,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选择无明显瓣膜钙化和瓣下严重融合的病例,对房颤病人进行抗疑准备和正确掌握扩张终点是PBMV成功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并能顺利通过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总结单中心同一术者317例日间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同一术者于2017年4月至2020年9月间连续完成的日间病房317例SILC的临床资料,统计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等指标,与同期同一术者完成的323例传统四孔法LC患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SILC组317例患者中313例成功施行SILC,传统四孔法LC组组323例患者中316例成功施行LC,两组中转开腹率无统计学差异[4例(1.3%) vs 7例(2.2%),χ2=0.82,P=0.362]。SILC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低于传统四孔法LC组(P<0.001);但传统四孔法LC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SILC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SILC组(P<0.001)。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尽管总体上SILC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四孔法LC,但同一术者完成110例SILC手术后,SILC的平均手术时间与传统四孔法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LC是安全可行的,相比于传统四孔法LC具有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与满足美观切口需求的优势。完成学习曲线后的持续实践能够有效缩短SILC的手术时间,推荐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积极开展SILC。  相似文献   
96.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可行、安全、美观的腔镜手术术式,目前正在国内逐步推广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总结外科医师对这门新术式的逐渐熟悉掌握的过程,以期为该术式的推广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连续收治的40例行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构建并分析手术时间变化趋势图与CUSUM学习曲线,并寻找学习曲线的截点值。以CUSUM学习曲线的截点值作为分界,将学习曲线分为两个阶段,比较两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5~150 min,平均(107.50±26.38)min。手术时间变化趋势图显示,随着手术例数的不断增加,手术时间整体呈下降的趋势。拟合的CUSUM曲线在手术例数累积至22例时达顶点,以第22例手术患者为分界,将学习曲线划分为学习提高与熟练掌握两个阶段,学习提高阶段组(22例)和熟练掌握阶段组(18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习提高阶段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熟练掌握阶段组(129.09 min vs. 81.11 min,P<0.001);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学习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具有显著的学习曲线,掌握该项术式至少需要累积22例手术,希望该研究的结果能为普外科医师顺利平稳的达到学习曲线的平台(由学习提高阶段过渡到熟练掌握阶段),并逐渐熟悉掌握这一术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帮助。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O型臂导航系统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行胸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109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60例,年龄53.5±12.3岁(27~77岁)。根据是否使用O型臂导航系统辅助置钉分为导航组(A组,n=66)和非导航组(B组,n=43),置钉过程由医师1(具有3年脊柱外科手术经验)或医师2(具有20年脊柱外科手术经验)完成。导航组医师1完成35例(A1组),医师2完成31例(A2组);非导航组医师1完成18例(B1组),医师2完成25例(B2组)。待引流管拔除后复查胸椎平扫CT,根据Neo′s法对术后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统计各组的满意置钉(0级、1级螺钉)和螺钉穿透皮质(1级、2级、3级螺钉)的情况。比较各组的满意置钉率和皮质穿透率,并用皮质穿透率衡量同组内不同节段的置钉准确度。记录并比较各组的置钉时间,观察置钉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加的动态变化,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置钉时间与手术例数的关系。比较每组内不同阶段置钉时间和皮质穿透率的差异,评价术中应用O型臂导航系统的学习曲线。结果: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668枚,其中,A1组置入螺钉222枚,满意置钉率97.3%,皮质穿透率10.8%;A2组置入螺钉188枚,满意置钉率97.9%,皮质穿透率10.1%;B1组置入螺钉120枚,满意置钉率91.7%;皮质穿透率20.0%;B2组置入螺钉138枚,满意置钉率97.8%,皮质穿透率9.4%。B1组的满意置钉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且皮质穿透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B1组在胸椎不同节段(上胸段、中胸段、下胸段)的皮质穿透率存在显著差异(37.5%,28.6%,13.4%,P=0.02),而其余3组在胸椎不同节段的置钉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B1组的单枚螺钉置钉时间(4.87±0.34min)明显高于其他3组(4.38±0.97min、4.40±1.00min、4.18±0.22min)。导航组(A组)的单枚螺钉置钉时间随着术者手术例数的增加而下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1组单枚螺钉置钉时间与手术例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F=123.3,P<0.001),回归方程:置钉时间=5.88-0.084×手术例数,R2=0.79;A2组可得出相同结果(F=141.6,P<0.001,置钉时间=6.01-0.10×手术例数,R2=0.83)。A1组的1~10例、11~20例、21~30例手术的皮质穿透率无统计学差异(P=0.97);同样,A2组上述3个阶段的皮质穿透率也无显统计学差异(P=0.96)。结论:应用O型臂术中导航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可以显著提高低年资医师的置钉准确率,增加手术安全性。随着手术例数增加O型臂导航下置钉时间显著下降;不同年资医师首次使用O型臂导航均能取得较高并且稳定的置钉准确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学习曲线.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同一组医师行腹腔镜的腹股沟疝患者450例,按手术开展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组150例.提取各组行TEP手术的患者相关信息,分为A、B、C3组,比较各组术前、术中、术后各相应指标.结果 3组年龄、性别,术前阴囊疝、复发疝与双侧疝发生率,以及疝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尿潴留、术后镇痛、血清肿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中转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上述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和手术例数作回归曲线,可见约150例有拐点.结论 腹股沟疝腹腔镜下TEP的学习曲线约为15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经验(包含16例TEP),经过术前评估及合适的病例筛选,学习曲线内的TEP手术亦可以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激光定位仪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优势和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溧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激光定位引导方法)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由甲、乙2名主治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进行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包括一次性穿刺到位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CT扫描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操作时间绘制二者的学习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到位率更高[97.5%(39/40)比25%(10/40)],操作时间更短[(19.30±2.38)min比(25.72±2.46)min],穿刺次数更少[(1.03±0.15)次比(2.18±0.78)次],CT扫描次数更少[(3.03±0.15)次比(6.13±0.79)次],并发症中气胸发生率更低[15%(6/40)比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USUM法绘制学习曲线发现,观察组操作时间从第3例开始明显缩短,对照组从第14例开始明显缩短。结论 激光定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运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模型预测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分析其特点,并用于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方法:选取12名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4次右上中切牙树脂牙的全瓷冠牙体预备,预备体由3名具有10年以上口腔修复经验的专家按照预备量、外形轮廓、聚合度、肩台、边缘线角及位置、邻牙损伤和预备时长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4次牙体预备分数计算牙体预备的学习率,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函数预测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参考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要求,以80分作为合格的考核标准,推算牙体预备技能达到考核标准(80分)所需的最少训练次数,分析学习曲线的特点,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结果:4次牙体预备的分数分别为(64.03±7.80)分、(71.40±6.13)分、(74.33±5.96)分、(75.98±4.52)分,学习率为(106±4)%,学习曲线呈上升趋势。第5~13次牙体预备预测分数与考核标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次的牙体预备预测分数高于考核标准(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