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221篇
  免费   10220篇
  国内免费   5839篇
耳鼻咽喉   786篇
儿科学   1479篇
妇产科学   903篇
基础医学   4177篇
口腔科学   1253篇
临床医学   22135篇
内科学   12264篇
皮肤病学   1457篇
神经病学   3215篇
特种医学   49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9篇
外科学   7132篇
综合类   48770篇
预防医学   16647篇
眼科学   1494篇
药学   49685篇
  219篇
中国医学   29836篇
肿瘤学   5723篇
  2024年   1269篇
  2023年   4655篇
  2022年   4046篇
  2021年   4708篇
  2020年   4579篇
  2019年   4542篇
  2018年   2530篇
  2017年   4280篇
  2016年   4541篇
  2015年   5349篇
  2014年   9318篇
  2013年   8859篇
  2012年   11671篇
  2011年   12018篇
  2010年   11201篇
  2009年   10927篇
  2008年   13268篇
  2007年   11757篇
  2006年   11136篇
  2005年   11855篇
  2004年   9646篇
  2003年   8585篇
  2002年   6913篇
  2001年   6268篇
  2000年   4584篇
  1999年   3733篇
  1998年   3005篇
  1997年   2890篇
  1996年   2662篇
  1995年   2442篇
  1994年   2034篇
  1993年   1450篇
  1992年   1355篇
  1991年   1291篇
  1990年   1033篇
  1989年   1142篇
  1988年   226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显示肝静脉的价值,优化扫描延迟时间和各种后处理技术,并分析国人肝静脉的解剖构成比.资料与方法 选取30例患者,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50 s.60 s.70 s、80 s.90 s行肝区扫描,测量肝右或肝中静脉主干与肝实质的CT值,采用重复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得到肝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将重组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表面遮蔽显示(SSD)后处理,记录各种重组方法对肝静脉的显示级别,采用K related Friedman秩和检验得到最佳的后处理方法.以Nakamura和Marcos的解剖分类为标准,分析75例患者的解剖构成情况.结果 延迟70 s和VR为肝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和后处理方法.国人肝静脉解剖以Nakamura Ⅰ型和Marcos Ⅰ型为主.结论 多层螺旋CT可清晰、准确地显示肝静脉,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分型和影像学改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的临床表现类型与神经影像学改变新特征(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的关系,为临床尽早做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ilman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11例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和头颅MRI资料。结果本组诊断为很可能MSA11例,其中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MSA-C型)8例。2例在发病后3年头颅MRI脑桥“十字征”达Ⅰ期;1例在病后2年达Ⅱ期;3例分别在病后1年、3年、5年达Ⅲ期;另外2例分别在病后2年和7年达Ⅳ期。8例“壳核裂隙征”均为0期。黑质纹状体变性(MSA-P型)2例:1例病后6年脑桥“十字征”0期,“壳核裂隙征”Ⅰ期,另1例发病后9年“壳核裂隙征”Ⅱ期,脑桥“十字征”Ⅳ期。Shy-Drager综合征(MSA-A型)1例:病程5年,MRI检查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分期均为0期。结论临床表现与头颅MRI检查发现的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可作为及早识别MSA-C型的神经影像学改变特征,“壳核裂隙征”可作为识别MSA-P型的神经影像学改变特征。  相似文献   
993.
磁共振脑径线测量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磁共振脑径线测量对于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MSA患者,可能MSA 2例,拟诊MSA 9例.其中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MSA-P)5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MSA-C)6例.健康对照组6名,病例对照组9例(帕金森病1例、其他类型的帕金森综合征8例).选取反映脑干、小脑和基底节形态学的径线进行测量,计算全脑三维体积,比较各项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 MSA组的脑桥横径(mm,下同)明显短于健康对照组和病例对照组(27.6±2.0、30.5±0.6、29.9±1.1),MSA患者的四脑室前后径(11.9±2.8)明显长于健康对照(9.0±2.1).MSA-C组的脑桥横径明显短于健康对照组和病例对照组(27.2±2.1、30.5±0.6、29.9±1.1).MSA-C患者的四脑室前后径和横径(12.8±2.6和9.0±2.1)明显长于健康对照(17.3±2.1和13.8±1.7).MSA-P患者的脑桥横径较健康对照组短(28.2±1.8、30.5±0.6).MSA-P患者的苍白球最长径(23.7±5.0)和红核直径(6.6±0.8)明显较MSA-C患者(29.7±2.4和8.2±0.4)短.MSA-C患者的第四脑室横径较MSA-P患者宽(17.3±2.1、12.6±2.7),小脑中脚宽度较MSA-P患者缩短(13.3±1.9、15.8±1.2).结论 磁共振脑体积径线测量对于MSA患者脑组织局部萎缩的程度提供了量化的手段.脑桥的横径缩短可以客观地反映MSA患者脑桥的萎缩,但不能用于区分MSA-P和MSA-C.MSA-C患者更易出现第四脑室的扩大和MCP的萎缩,MSA-P患者更易出现红核萎缩.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 ,将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3月临床分离 12 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报告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及其他医院送检的临床标本 ,包括痰液、脓液、尿液、创面分泌物等。1 2 仪器与试剂 :德灵公司autoSCAN - 4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M H琼脂 (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 ) ,药敏纸片 (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 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 5 92 2 ,铜绿假单胞菌ATCC2 785 3。1 4 细菌鉴定 :将标本分别接…  相似文献   
995.
多房性囊性肾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伟 《四川医学》2003,24(11):1159-1159
患者 ,女 ,5 0岁 ,反复解无痛性血尿 3月 ,加重 5天入院。B超示右肾实性包块。CT示肾盂占位性病变 ,肾盂癌。行右肾切除。病理检查 ,大体 :肾脏 11 5cm× 5cm× 5cm ,被膜完整 ,切面灰红灰白相间 ,肾盂见一灰白色圆形肿块 :3 5cm× 3cm× 2 8cm ,肿块切面多囊 ,囊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 ,囊间隔薄。镜检 :囊壁被覆盖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囊间隔为分化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 ,少量平滑肌组织及胚胎性组织。细胞呈小巢状排列 ,伴程度不同的腺管分化 ,并见散在排列的厚壁小血管。囊内有蛋白性分泌物。免疫组化 ,角蛋白(+ + + ) ,波形蛋白 (+ +…  相似文献   
996.
他汀类药物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甲羟戊酸代谢产物如FPP、GGPP的合成,使依赖FPP、GGPP修饰的小CTP蛋自如Ras和Rho不能定位于细胞膜。从而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并进一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合成;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促进其降解,产生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有人用各种去头皮屑的洗头膏,长期使用,疗效不明显。也有人长期服用多种维生素,结果也不奏效。  相似文献   
998.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少见的遗传病,是由于线粒体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呼吸链乃至整个能量代谢过程紊乱的临床异源性多系统疾病,以脑和肌肉受累最严重。我们报道1例误诊为癫痫、糖尿病多年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佯发作综合征(MELAS)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诊断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经验探讨。  相似文献   
999.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我院对42例UAP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抗凝血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口腔粘膜粘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粘膜粘附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生物粘附给药系统,是近年来药剂学的研究热点,它利用粘附性的聚合物为载体,通过载体的生物粘附作用,延长制剂在口腔的滞留时间而发挥局部疗效和全身治疗作用,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具有绥释和定位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口腔粘膜粘附给药制剂的现状及研究动态,对口腔粘附给药系统研究中的药物吸收特点、粘附剂的选择、剂型及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综述,为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