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5篇
  免费   1971篇
  国内免费   396篇
耳鼻咽喉   226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887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2306篇
内科学   819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333篇
特种医学   14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721篇
综合类   5706篇
预防医学   1966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772篇
  63篇
中国医学   723篇
肿瘤学   5304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103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459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376篇
  2009年   1322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231篇
  2006年   1250篇
  2005年   1218篇
  2004年   1061篇
  2003年   1043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X刀治疗12例重度BPH,靶区为整个前列腺,采用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1.5—2)Gy/f,共(5—8)f,隔日一次,每周3次。治疗前、后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4例,各项指标变化显著(P〈0.0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不能手术切除的鼻咽癌放疗后再复发的病人,其治疗困难,化疗疗效差,而单独再放疗只能挽救一小部分病人,本文探讨再放疗并同步使用多西紫彬醇(Docetaxel)在鼻咽癌首次放疗后复发病人中可行性及毒副反应,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1例鼻咽癌足量放疗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复发、而无法行手术及腔内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外照射鼻咽部,分次量为1.8Gy,总剂量为36Gy-39.6Gy。化疗采用Docetaxel,15mg/m2,每周一次,静脉滴注。结果:10%、33%的患者分别出现Ⅲ度、Ⅳ度皮肤反应,18%、10%的病人分别出现Ⅲ度、Ⅳ度黏膜反应,18%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27%的患者出现Ⅲ度-Ⅳ度白细胞下降,10%患者出现Ⅲ度血小板下降。1例患者因严重的黏膜反应致使治疗延迟2周。治疗结束后,9例(82%)患者达到CR,2例(18%)达到PR,反应率为100%。结论:对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3D-CRT同时每周使用Docetaxel是可行的,其毒性反应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食管癌等中心定位时两后斜野的深度误差及其对肿瘤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12月进行放射治疗的68例食管癌病例,其中上段19例,中下段49例。利用荷兰核通Simulix-HQ模拟定位机,取仰卧治疗体位,等中心定位,读出射野深度。定位毕后使患者俯卧于定位床,找到等中心点,读出射野深度。结果:胸上段和中下段两后斜野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时的深度上存在误差。颈段和胸上段的深度误差尤为显著。结论: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等中心治疗时,仰卧位测得的两后斜野的肿瘤深度明显大于俯卧位。若以仰卧位定位时测得的肿瘤深度所给予的处方剂量,按俯卧位实测深度重新计算靶区吸收剂量,则胸上段食管肿瘤的总剂量将明显高于计划剂量。胸中下段的剂量变化不大。建议食管颈段和胸上段癌在仰卧位等中心治疗时,后斜野的深度应在俯卧位重新测量,以免过量照射造成不必要的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994.
1临床病例患者,男,5岁,2005年因右胸部隐痛不适1月余,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侧前及中纵隔见类圆形边缘清楚之实行包块,其密度欠均匀,可见点状钙化灶,肿块压迫上腔静脉,考虑右侧纵隔肿瘤,穿刺活检并免疫组化证实为恶性纵隔胚胎癌(图1,2,3)。于2005年6月10日至2005年7月11日行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疗;纵隔病灶6MV-X线照射,DT2.5Gy/次,治疗3次,患者反应不重,将放疗剂量改为DT3.5 Gy/次,照射3次后,行胸部透视检查,提示肿块明显缩小,重新定位修改计划DT3.5 Gy/次,照射7次,靶区总剂量DT42.5Gy/10f/32d。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反应。治疗后1个月复查CT,肿块明显缩小(图4)。2007年3月,患者治疗后20个月复查CT提示:肿块几乎消失(图5)。2讨论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多位于前上纵隔,后纵隔少见。本例位于前纵隔,与文献报道相符。恶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基本分为二大类,纵隔精原细胞瘤及非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分为成熟型畸胎瘤、胚胎癌、畸胎癌、绒毛膜癌、卵黄囊瘤、混合瘤等[1]。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占所有纵隔肿瘤的1%-4%,占纵隔恶性肿瘤的5%-13%[2]。纵隔非精原细...  相似文献   
995.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目前我国临床运用广泛的精确放射治疗方式之一,尤其近10年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对近5年来国内多家医院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介绍目前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剂量以及分割方式、适应症选择以及并发症控制、单一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及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上存在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鼻咽癌未复发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UW-QOL简体中文第4版对放疗后未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增加了3个专项问题:耳部症状、视力、鼻部症状。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生存质量(QOL)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QOL总分高于其他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耳部症状、咀嚼及鼻部症状4项得分较低。QOL的时间趋势是呈下降后上升变化,治疗后第5~9年得分较低,以第7年为最低。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未复发患者的QOL不受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影响。QOL得分最低的项目所对应的器官均在放疗照射野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997.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100例首程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全组处方剂量5600~7000eGy,中位处方剂量6400eGy,200eGy/次,1次/天,5次/周对其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1)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65例(65.00%),部分缓解(PR)34例(34.00%),无缓解(NR)1例,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99.00%。2)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49%、55.21%、42.77%,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25%、48.09%、43.39%,中位生存期24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受侵和近期疗效为强相关因素。全组合并主动脉受侵者42例,未合并主动脉受侵者58倒,3年生存率分别为35.25%和48.26%,P=0.0577。放疗后近期疗效达CR者65例,PR者34倒,3年生存率分别为50.27%和31.08%,P=0.0163。3)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51例(51.00%),1级27例(27.00%),2级16例(16.00%),3级6例(6.00%),无4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18例(18.00%)。1级50倒(50.00%),2级24倒(24.00%),3级8例(8.00%),无4级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有提高患者生存率的趋势,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8.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回顾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百年历史,鼻咽癌的疗效逐步提高,尤其是近20年,疗效提高显著.在诊断方面,MRI逐渐取代CT成为鼻咽癌的标准影像学检查手段,使我们能更准确地评估鼻咽癌病灶范围,功能性影像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N分期和M分期的准确性并预测治疗后的近期、远期疗效,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放射治疗技术方面,60Co治疗机的问世使鼻咽癌的疗效较千伏X线机年代明显提高,相对于常规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技术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肿瘤放射治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放射生物学方面,鼻咽癌的非常规分割放射研究则未获突破性的成果;在综合治疗方面,鼻咽癌的综合治疗研究经历了序贯化疗到同期化疗,最终确定同期放化疗作为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本文将从临床的角度回顾鼻咽癌疗效提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99.
背景与目的: 调强放射治疗(IMRT)可显著改善全乳切线野照射中靶区与邻近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分布,然而各放疗单位优化设计全乳IMRT计划的方法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全乳IMRT的多种计划设计,以探讨最优化的设计方法.方法: 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病例进行全乳放射治疗的常规、正向与逆向计划设计.用子野总数、总跳数等评价计划效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差异.结果: 正向IMRT计划包括人工优化法(M0)、多点强制均匀优化法(P0)和自动逆向优化法(A0)等3种,子野总数的中位数分别是5、5.5和5个,逆向IMRT的中位数为20个.总跳数分别为225.8、228.4、226.4和345.8.在正向调强计划中,靶区覆盖率和剂量分布均匀性以A0计划较好(P≤0.01),而心脏、同侧肺、肝脏、对侧肺和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D<,mean>)在A0和P0计划中明显小于M0计划(P≤0.05).逆向IMRT计划在改善PTV剂量分布均匀性以及减少OARs照射上较正向IMRT计划更好(P≤0.05).结论: 初步建立了全乳IMRT计划设计的方法,以正向计划中A0优化法在效率和剂量学优势上最适合.逆向IMRT计划较正向计划体现了更好的剂量学优势,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成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Her-2受体己成为一些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靶标,在恶性肿瘤的生物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放射抗拒密切相关,因此抗Her-2受体抗体可能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抗Her-2受体抗体结合放射治疗可能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