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996篇
预防医学   48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22篇
  17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23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256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临床拟行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头颈部血管CTA,对比剂用量80mL,注射速率5mL/s。低剂量组采用40mL对比剂,注射速率5mL/s,注射完毕后以同等速率注射生理盐水50mL。对所得到的原始数据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重建技术。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的显示效果,观察静脉充盈程度,并测量主动脉弓、颈动脉、颈内静脉、颅底动脉环、颅内静脉、对比剂注射侧头臂静脉及锁骨下静脉CT值。结果颈动脉、颅内动脉在两组病例中均较清晰的显示。显示程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Ρ>0.05)。常规组共有15例病例锁骨下静脉或头臂静脉出现放射状伪影。低剂量组仅有1例病例锁骨下静脉或头臂静脉出现放射状伪影。两组病例具有统计学差异(Ρ<0.05)。结论在256层螺旋CT头颈联合成像中运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技术既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或消除造影剂注射侧锁骨下静脉造影剂充盈伪影对颈动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付亦学 《当代医学》2021,27(24):65-66
目的 探讨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咳痰量、急性加重次数、血清CRP浓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咳痰量、急性加重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咳痰量,降低急性加重次数,降低血清CRP浓度,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儿童埋伏牙口腔全景摄影时的低剂量摄影技术.方法 120例患儿采用儿童模式P10,以12岁为界,随机分成常规组(>12岁)、常规组(≤12岁)、低剂量组(>12岁)及低剂量组(≤12岁)四组即A、B、C、D组,每组30例.常规组、C组及D组分别采用62 kV、8mA,60 kV、6 mA及60 kV、5 mA进行曝光,记录每次的曝光条件、剂量面积乘积(DAP)值和有效剂量(ED).由两名主任医师按5级评分法对图像诊断接受率及主观噪声进行评分.结果 四组图像均能准确显示埋伏牙结构及其周边关系.与常规组相比,剂量方面低剂量组(>12岁)下降28.6%,低剂量组(≤12岁)下降40.5%;质量方面低剂量组的图像诊断接受率和主观噪声评分较低,但仍能满足埋伏牙的诊断要求.结论 埋伏牙患儿口腔全景摄影时,12岁以上及以下分别采用60 kV、6 mA及60 kV、5mA的曝光条件,可以实现低剂量摄影.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早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治疗手术)与观察组(35例,使用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住院时间和黏膜恢复情况,对比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除术联合低剂量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黏膜恢复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n=100),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高剂量(25.0mg/d)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雌激素、孕酮)、子宫肌瘤大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皮疹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血清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6.36±1.01)U/L、雌激素(175.06±21.55)pmol/L、孕酮(4.12±0.91)pmol/L)、子宫肌瘤大小(30.02±9.13)mm3]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76.00%)高,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率2.00%、皮疹率4.00%)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同时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和缩小子宫肌瘤大小。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低剂量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丙肝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8例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19例患者采取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19例患者采取低剂量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持续病毒学应答率、HCV-R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和实验组患者(21.05%)无明显区别,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HCV-R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取低剂量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低剂量联合用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A、B治疗组各53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口服低剂量沐舒坦、红霉素及氨茶碱,B组加用口服低剂量必嗽平、小青龙颗粒,静脉滴注强力霉素。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A、B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94.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临床控制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低剂量药物组合在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作用显著,在慢支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分为两组,第一组建议剂量0.2mL/kg行3D-STIR-SPACE扫描(对照组),第二组低剂量0.1mL/kg行3D-DIR-SPACE扫描(研究组),两组均行2D-STIR实图重建扫描。在2D-STIR实图像上测量计算神经、血管、淋巴的SI、SNR(将信号相近的淋巴与血管定义为组织1,将信号低于淋巴的血管定义为组织2),统计神经与组织1/2间的差异,比较神经在3D-DIR/STIR-SPACE平扫下的CNR且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低剂量下3D-DIR-SPACE与建议剂量下3D-STIR-SPACE在增强后的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与组织1、组织2在2D-STIR图像上的SI分别为274±37.49、654.20±145.85、267±49.56,SNR分别为267.83±65.62、638.17±202.90、261.03±71.83,神经与组织1在SI、SNR上有明显差异(P1=0.00),神经与组织2在SI、SNR上无明显差异(P2=0.77/0.93)。3D-STIR/DIR-SPACE在臂丛平扫中的CNR分别为89.85±50.36、72.02±34.63,没有明显差异(P=0.06),低剂量下3D-DIR-SPACE与建议剂量下3D-STIR-SPACE在增强后的评分分别为4.55±0.50、4.72±0.45,无统计学差异(P=0.10)。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扫描在降低剂量的同时能获得达到诊断效果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我院2009—2011年行CT低剂量扫描检查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异常,胸痛等症状,行X线光片检查考虑肺内有可疑的结节,肺内外存在恶性肿瘤的45例患者分布进行肺部CT常规剂量扫描及CT低剂量扫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4-76岁,平均55.6岁。肺部结节的影像诊断标准:肺内有确切的病灶,直径≤3cm(病灶直径为其横断面图像长及宽的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