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325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607篇
预防医学   215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99篇
  16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561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摘 要: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放疗是仅次于手术的癌症重要治疗手段,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中有一半需要放疗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得到放疗,对癌症5年生存率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中国放疗需求与可及性失衡存在人才缺乏、设备不足、资源分配不均、认识不到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影响因素。“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理念和新技术正在迅速进入放疗领域,是改善放疗供给侧失衡的有效手段。全文从放疗供给侧现状出发,阐述了放疗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探索通过智能化远程放疗来解决我国放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造福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头颈部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应用人工智能(AI)对脑卒中患者的图像质量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6~92岁,平均年龄68.26岁(标准差5.25岁);单侧肢体无力19例,口角歪斜14例,语言不清13例,昏迷8例,肢体运动不协调6例。所有患者头颈部CTA原始图像均上传星云工作站,并由两名主治医师对图像进行手动后处理及上传AI工作站,分别重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对比AI重建与手动重建的图像质量及时效性。结果头颈部CTA对脑卒中患者诊断中,AI重建的VR图像3分为75%,2分为23.3%,1分为1.7%;MIP图像3分为76.7%,2分为23.3%;CPR图像3分为85%;2分为15%;手动重建VR图像3分为80%;2分为20%;MIP图像3分为81.7%,2分为18.3%;CPR图像3分为95%,2分为5%。手动后处理与AI重建方法 VR、MIP、CPR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I处理图像所需时间为(2...  相似文献   
993.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具备时代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基于走向人的价值取向,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素养、研究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终身学习素养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4.
最近, 深度学习特别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的成功推动了基于图像和视频的息肉识别和分割的发展。目前, 大多数诊断性结肠镜检查室使用人工智能方法。现通过广泛研究及测试, 验证了其在结肠镜检查中分类并监测结直肠病变的可行性。本文对关于国内外CNN在肿瘤或癌前病变特征、对结肠镜图像进行自动解剖学分类、可变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自动质量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应用以及CNN在结肠镜诊断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肠鸣音监测对指导克罗恩病(CD)手术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60例CD手术患者, 分为肠鸣音监测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肠鸣音监测组利用人工智能肠鸣音听诊记录仪实时监测肠鸣音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指导患者进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开始口服营养补充液的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肠鸣音监测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8.3±1.5)h比(63.5±1.2)h, t=3.025, P=0.036)、开始口服营养补充的时间[(18.3±0.3)h比(22.1±0.7)h, t=3.521, P=0.026)、吻合口瘘的发生率(3%比7%, t=1.954, P=0.048)、住院时间[(7.2±0.4)d比(8.5±0.4)d, t=2.954, P=0.030]、患者满意度[(9.2±0.1)比(7.4±0.1), t=5.036, P=0...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大拇指"心电监测仪对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监测效果,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在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85例行介入消融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大拇指组(94例)和传统随访组(91例).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心房颤动生存率,比较人工智能算法与传统心电算法诊断心房颤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至随访截止日大拇指组和传统随访组分别随访98~263(157.0±38.4)d和91~268(158.8±54.7)d,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无心房颤动生存率分别为79.8%(75/94)和92.3%(84/91)(P<0.05).术后3个月后大拇指组改变治疗策略的患者比例高于传统随访组(P<0.05).大拇指组94例患者共记录了18981份心电图,1520份(8.0%)由心电图医师诊断为心房颤动,人工智能算法诊断心房颤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5%(1467/1520)和99.6%(17391/17461),均高于传统心电算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1363/1520)和97.2%(16972/17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大拇指"心电监测仪在消融术后能更早地检出心房颤动复发,利于及时改变治疗策略.人工智能算法能提高心房颤动诊断的准确性,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拇指"心电监测仪用于心房颤动消融术后的随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97.
论医学知识标准化的复杂性和HCSL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含飞  刘沁 《医学信息》2001,14(3):126-128
本文讨论了以自由文本为基础的医学知识的社会性、物理性和非本体性及其所致的标准化工作的复杂性,进而描述了一种标准化医学语言即半自然半结构的医学语言HCSL在结构、成分、序性、运算性、表达性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浅谈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的产生、消沉和再度复兴的历史,阐述了人工智能思想与现代语言学发展相互影响的过程,说明了计算机在自然语言理解(比如机器翻译)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宋惠玲  隋爱霞  任文君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45-1049
摘 要:[目的] 比较沃森肿瘤系统(WfO)和多学科团队(MD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决策方案中的一致性,探讨WfO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50例进行MDT讨论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当WfO生成的“推荐”和“供考虑”方案中包含MDT方案,即判定为决策一致,并比较两方案的诊疗决策时间。[结果] WfO与MDT方案总一致率为78%(39/50)(Kappa=0.731,P<0.01)。MDT平均时间(37.4±7.4) min,WfO平均时间(8.5±3.9) min,WfO时间明显低于MD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fO与MD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决策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WfO具有耗时短、智能化程度高、信息贮存量大、数据更新快等诸多优势,在肿瘤临床决策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微信人工智能(AI)聊天用于脑卒中病人社区治疗的疑问词云分析及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脑卒中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微信AI聊天干预,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AI聊天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病人社区治疗中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