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2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354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57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25篇
内科学   685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404篇
特种医学   5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56篇
综合类   2649篇
预防医学   733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394篇
  8篇
中国医学   422篇
肿瘤学   33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871篇
  2007年   883篇
  2006年   856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适宜条件下可转化为神经细胞,对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脑损伤和卒中等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及其保护方法。方法 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16头,体重22~25kg。鼻咽温降至18℃时分别给予如下处理90min:DHCA(I组),顺行脑灌注(ACP,Ⅱ组),逆行脑灌注(RCP,Ⅲ组),RCP 尼莫地平(Ⅳ组)。复温120min至鼻咽温36℃。取左侧海马头部制备细胞悬液,AnnexinV—FITC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Ⅱ组明显高于Ⅲ组,Ⅱ组、Ⅲ组与IV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Ⅱ组、Ⅲ组与Ⅳ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坏死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死亡细胞百分比I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显著性界值P=0.05)。结论 DHCA后神经元发生凋亡、坏死和死亡,是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ACP使细胞凋亡和死亡减少,神经元保护作用最佳;RCP亦能使细胞凋亡和死亡减少,但神经元保护作用次于ACP;尼莫地平部分抑制了Ca^2 内流,脑保护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83.
本文比较了新一代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新一代人工牛黄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对发热大鼠有一定程度的解热作用,它的药理作用与天然牛黄接近,某些药理作用强于人工牛黄,为新一代人工牛黄代替天然牛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被证实有免疫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具有多个功能位点和结构域,并且可以与不同受体或受体亚型相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1~3].α-干扰素(IFNα)是研究最早的、也是研究最多的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因子之一,其中枢镇痛功能及其结构基础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5.
魏平  王金凯 《山西白血病》1992,1(2):106-108
167例白血病并发CNSL54例(32%)急淋发生率49%,急非淋33%。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2例,与白血病症状同时出现8例,在化疗期发生17例,在CR期22例,复发期5例,临床类型可分为颅内压增高、脑实质浸润、脊髓损害及周围神经受损型等。  相似文献   
86.
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氨酸(Glu)具有兴奋性神经毒性,其毒性作用与促进Na~+、Cl~-、水内流、Ca~(++)超载、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的介导有关,参与多种急慢性脑损伤的发生。本文重点综述了Glu的神经毒性作用和机制及其在各种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