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2篇
  免费   1296篇
  国内免费   62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93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622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299篇
内科学   66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8篇
综合类   356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611篇
  19篇
中国医学   5113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724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1272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097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以舌下针对70例中风(缺血性)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观察到针刺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包括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血浆比粘度等指标均有降低,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可见用舌下针针刺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均较针刺前有显著改善,这表明针刺后能使血液粘度降低、血管阻力减弱、血液流动加快、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了中风(缺血性)患者的脑部的血循环,这对患者的治疗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2.
对不用贴附基质和生长因子情况下原代培养72h的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AEC)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电镜下HUAEC形态不规则,细胞器丰富。核周有散在的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及较多的线粒体,后者有些为板层状嵴,另一些为管泡状嵴。细胞膜下可见微管,胞质内有大量循同一方向排列的微丝。Weibel Palade小体内含涡旋状排列的细管。胞质内含丰富的糖原颗粒。细胞核内常染色质较多,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核膜下。有时可见处于无丝分裂状态的细胞,核已分裂为二,但二者间仍有核膜相连。内皮细胞间以紧密连接或中间连接的方式相连。以上结果表明: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代谢功能旺盛,且具有参与脂类代谢的细胞器,细胞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不同底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支架上粘附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Fibrinectin、polyLlysine处理血管内支架后将其置入HUVEC悬液,定时旋转血管内支架,使内皮细胞在支架上充分粘附。比较HUVEC在底物处理的支架与裸支架上粘附率及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HUVEC在裸支架、polyLlysine及Fibrinectin处理血管内支架上的粘附率分别为19.92%、39.82%、64.9%,3者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HUVEC在Fibrinectin处理的支架上的生长状况也优于其它两种情况。结论:底物Fibrinectin和polyLlysine处理能提高内皮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率。  相似文献   
94.
石光  张春红 《天津医药》1999,27(10):590-592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S/D)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超声波对98例妊高征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指数进行测量并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性质和围产期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98例妊高征中有34例围产儿预后良好,64例围产儿预后不良,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中,重度妊高征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P〈0.01),S/D比值与围产儿预后的程度业的相关性,结论,产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产后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活蜂试针为阴性的产后痹患者42例,采用内服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结果:痊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结论: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产后痹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经络综合治疗在硬化症治疗中的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天麻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VitB12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硬化症58例,结果: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经络综合治疗在硬化症治疗中疗效确切,作用机制与促血管新生相关。  相似文献   
97.
针灸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近10年针灸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电针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β-淀粉样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影响,揭示针灸治疗的作用机理和针灸治疗AD的免疫基础。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电针组、喜得镇组、模型自然恢复组、假手术组,观察血清β-AP和TGF-α水平。结果:电针组和喜得镇组大鼠血清β-AP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电针能降低AD模型大鼠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及TGF-α。  相似文献   
99.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均以国际通用SPIEGEL睡眠量表检测 ,设针药结合组 (治疗组 )与中药组 (对照组 )各 4 5例。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针药并用 ,内外兼治 ,疗效显著 ,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0.
调补气血针法对SAMP10脑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揭示调补气血针法治疗痴呆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 -ECD法对SAMP10及SAMR1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乙酰胆碱 (Ac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①SAMP10脑组织DA、5 -HT、Ach的含量显著低于SAMR1的含量 ;②调补气血针法可使脑组织降低的DA、5 -HT、Ach的含量显著提高。结论 :①SAMP10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脑组织Ach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出现了神经损害 ;②调补气血针法改善了SAMP10的学习、记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