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02篇
  免费   4451篇
  国内免费   1218篇
耳鼻咽喉   508篇
儿科学   997篇
妇产科学   1646篇
基础医学   4475篇
口腔科学   936篇
临床医学   5468篇
内科学   7830篇
皮肤病学   376篇
神经病学   2066篇
特种医学   18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6052篇
综合类   794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005篇
眼科学   470篇
药学   5084篇
  105篇
中国医学   1838篇
肿瘤学   4196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1261篇
  2021年   2293篇
  2020年   2108篇
  2019年   1910篇
  2018年   1860篇
  2017年   1847篇
  2016年   1961篇
  2015年   1885篇
  2014年   3609篇
  2013年   3662篇
  2012年   3234篇
  2011年   3518篇
  2010年   2716篇
  2009年   2477篇
  2008年   2468篇
  2007年   2570篇
  2006年   2117篇
  2005年   1907篇
  2004年   1594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226篇
  2001年   1078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865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702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523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421篇
  1991年   378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306篇
  1988年   269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269篇
  1984年   219篇
  1983年   148篇
  1982年   190篇
  1981年   166篇
  1980年   145篇
  1979年   131篇
  1978年   99篇
  1977年   91篇
  1976年   87篇
  1975年   9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盐酸去氢骆驼蓬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去氢骆驼蓬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与小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和正常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 74.6 ± 9.8 )%、( 69.1 ± 8.7 )%、( 87.1 ± 5.3 )%.结论: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与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动物妊娠早期接触2 ,3 ,7,8 四氯苯二(TCDD)后造成胚胎丢失的原因以及对小鼠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90只妊娠NHI小鼠分9组,在妊娠的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分别观察胚胎转移率、检测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2 40只妊娠NIH小鼠分2 4组,于妊娠第9天和第18天测定子宫重量,观察胚胎成活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胚胎数比较,TCDD未影响胚胎转移率,但造成着床前胚胎丢失(14±4 2 0 ,4 63±6 0 9,P <0 0 1) ;不同时期染毒均可降低胚胎和胎儿成活率(P <0 0 0 1) ;血清雌二醇含量升高(P <0 0 0 1)、孕酮水平下降(P <0 0 1)。结论 TCDD对胚胎和母体均具有毒性,血清类固醇激素的改变可影响子宫功能,造成第9天胚胎成活率下降;同时TCDD具有持续毒性的特点,使出生前第18天胚胎成活数低于第9天胚胎成活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介导的99mTc标记c-erbB2癌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乳腺癌细胞的摄取率.方法用双功能鳌合剂次已酰双半胱氨酸(EC)连接15mer寡脱氧核苷酸(ODN)和叶酸(FA),形成ODN-EC-FA,用99mTc标记,形成99mTc-ODN-FA.同样的方法不加叶酸,形成99mTc-ODN.加2μCi的99mTc-ODN-FA和99mTc-ODN到107cell/瓶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于20、40、60、120、180、240分钟测定细胞的摄取率.结果乳腺癌细胞对99mTc-ODN-FA的摄取率明显高于99mTc-ODN.结论叶酸配体与受体的特异结合使寡核苷酸的乳腺癌细胞摄取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2 0例 ,分为 3组 ,降纤酶大、小剂量组和对照组 ,各 4 0例。大剂量组予降纤酶 10U ,静脉滴注 (静滴 ) ,隔日一次 ,共 7次 ,总剂量 70U。小剂量组于发病d 1,3,5分别予降纤酶10 ,5 ,5U ,静滴 ,总剂量 2 0U。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 +丹参注射液 2 0mL ,静滴 ,qd×14d。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 93% ,高于其他 2组 (均为 78% )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幅大于小剂量组(P <0 .0 1)。治疗后 3mo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大剂量组 (5±s 6 )分 ,小剂量组 (12± 6 )分 (P <0 .0 1)。大剂量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明显 ,脑梗死复发率大剂量组明显低于其他 2组。治疗中未见严重出血情况。结论 :大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肯定 ,且能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应用利巴韦林治疗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心率减慢的关系,探讨利巴韦林少见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181例SARS患者的住院病历,应用利巴韦林的患者135例为试验组,未用的46例为对照组,分析使用利巴韦林治疗SARS与心率减慢的关系.结果: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的SARS患者,其心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P<0.05,引起心率减慢的危险性为不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的4.1倍,这种危险性的可信范围为1.59~10.55.结论: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有致SARS患者心率减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6.
杨春光  吴畏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0):904-906
目的:研制尼索地平缓释片.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合适的阻滞剂等辅料,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考察.结果:确定了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阻滞剂、羟丙基纤维素为黏合剂的处方.尼索地平缓释片在4~5h释放50%,可缓慢释放12h以上.结论:制备缓释片的工艺简便,易于控制和操作,缓释片释放度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997.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方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含量.方法:以290 nm为激发波长,以458 nm为发射波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排出速率.结果:氟罗沙星浓度在0.05~0.5 mg*L-1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 mg*L-1.精密度为日内RSD<1.10%,日间RSD<2.98%(n=5),回收率为(98.6±1.3)%.结论:采用此法测定了2名健康受试者口服氟罗沙星片后的尿药排出速率.尿中药物排出速率最高是在服药后6~8 h,24 h内尿药累积排出率为56.12%,0~24 h内尿药浓度为(69.3±40.6)mg*L-1,显著高于大多数常见致病菌的MIC90,表明有效尿药浓度至少可维持24 h.  相似文献   
998.
红细胞载体的渗透脆性及血红蛋白溢出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高渗法制备载体红细胞过程中渗透压对红细胞(RBC)的渗透脆性以及血红蛋白(Hb)溢出率的影响.方法:模拟高渗法制备吗啡载体红细胞的过程,制备成载体红细胞RBC1和RBC2,并测定其渗透脆性,估算50%红细胞溶血时的渗透压(H50);测定计算Hb溢出率.结果:和正常RBC一样,载体RBC1和载体RBC2的OFC也呈S型,RBC、RBC1和RBC2的H50分别为151.8,175.6,153.6 mOsm·L-1;等渗和低渗溶液中Hb溢出率分别为(36.3±5.9)%和(32.1±4.1)%,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渗法制备的红细胞裁体时,虽然经过高渗糖的脱水,红细胞脱水变形,经过重涨后其形状和细胞膜的弹性可以恢复,载体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9.
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评价各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抽查 2 0 0 2年 1 2月~ 2 0 0 3年 5月出院病历资料 ,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并按抗菌药物的应用率、费用比、DDD指数、联合用药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应用率 83 6 5 % ;用药以单独用药为主 ,Ⅰ联用药占 6 3 6 4 % ,Ⅲ联以上联合用药率 8 6 8% ;药费 /住院费 (% )和抗菌药费 /总药费 (% )分别为 2 5 95 %和 37 0 1 % ;约 70 %药物利用指数 (DUl)值 <1 ,基本合理 ;用药前的相关标本送检率仅占 1 2 75 % ,比较低 ;选用抗生素以经验用药为主 ,按药敏结果用药者仅 2 85 % ,针对性不强 ;围手术期用药时机不当 ,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 ;用药前的相关标本送检率太低 ,抗菌药的选择针对性不强 ;大多数品种的利用指数 (DDl)基本合理 ;围手术期用药时机不当 ,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慢性持续期、缓解期哮喘患者,针刺治疗主要穴位有:列缺、鱼际、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体现了中医宣肺健脾益肾的治疗原则.针刺治疗前后15min检测肺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结果:针刺治疗后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出现明显改善,HRV测定表明机体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得到加强.结论:针刺治疗对提高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显著即刻效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机体植物神经调节作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